APP下载

磁珠耳穴贴压对儿童齿科焦虑症状缓解作用的研究①

2021-01-06王江涛马志华孙大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磁珠局麻耳穴

王江涛,马志华,张 杰,孙大磊

(新疆医科大学1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医学中心;2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中心,乌鲁木齐830054;3公共卫生学院,乌鲁木齐830011;4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儿牙预防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口腔医学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54)

儿童齿科焦虑症(child dental anxiety,CDA)是指儿童在口腔治疗中产生的不同程度的紧张、害怕、忧虑的心理状态[1]。焦虑情绪还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如面部表情紧张、双拳紧握、肢体扭动甚至发呕、尿频等,此时患儿很难配合治疗,特别是有着侵入性的齿科治疗,儿童齿科焦虑的患病率为9%~15%,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而降低[2]。目前临床中主要通过儿童行为管理取得大部分患儿配合治疗,主要包括知-演示-操作(Tell-show-do,TSD)、心理行为诱导、音乐疗法、催眠法、威吓法、全身制动法等[3]。在中医治疗学中,耳穴疗法历史悠久,耳穴贴压是其中的一种简单、无创的治疗方法,其主要是用胶布将药豆或磁珠等准确的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麻、涨、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4]。有研究发现,磁珠耳穴贴压按压穴位能够改善成人的焦虑和睡眠质量,耳穴针灸能够通过耳廓迷走神经传入通路从而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缓解成年人的预期焦虑[5-6]。耳穴按压还能够减轻患儿牙科局麻注射时的疼痛和自主神经兴奋,降低焦虑水平[7-8]。本研究探究磁珠耳穴贴压与TSD法联合对儿童齿科焦虑症状的缓解作用,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2月—2019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5~6岁龋齿患儿66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3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本研究中所有患儿和家长均同意参加,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9]纳入标准:(1)5~6岁初儿童;(2)患有乳磨牙深度静止龋(>2颗)尚未累计牙髓;(3)就诊时父母陪同,父母能用普通话与研究者交流。排除标准:(1)有颞下颌关节疾患;(2)口腔科急症;(3)正在运用针灸治疗;(4)外耳道病变;(5)使用镇痛药;(6)精神疾病;(7)凝血障碍;(8)智力发育障碍;(9)极度不能配合的患儿;(10)拒绝参加研究的儿童和监护人。

1.3 治疗方法方法A:磁珠耳穴贴压联合告知-演示-操作法,磁珠耳穴贴压穴位分别是交感穴、心穴、三焦穴。要求儿童在家长的帮助下按压已贴的耳穴,每穴每次按压30下,每天3次,按压的有效表现为:局部酸、麻、胀、痛、灼热感等,贴穴持续一周后来我院就诊,就诊治疗过程中采用告知-演示-行为管理方法。方法B:就诊治疗过程中采用告知-演示-操作法。将66名符合纳入标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1组:方法A+1周洗脱期+方法B;2组:方法B+1周洗脱期+方法A,见图1。全过程分为候诊,局麻,龋齿治疗3个连贯阶段,候诊阶段是指患儿到达诊室10 min后到开始局部麻醉前,局麻阶段是指局麻消毒到局麻结束,治疗阶段是指深龋治疗的整个过程,整个治疗过程均为同一名医师完成。第一次龋齿治疗中,两组患儿分别接受方法A和方法B,治疗结束并经过一周洗脱期后,在第二次龋齿治疗中,第一次接受方法A治疗的患儿采用方法B,第一次接受方法B治疗的患儿采用方法A[10]。

1.4 指标的测定

1.4.1 心率测量采用儿童心电监护仪,在患儿候诊中、局麻中、龋齿治疗中测量其心率,并将候诊中、局麻中、龋齿治疗中测得的患儿平均心率纳入统计分析,心率越高代表儿童焦虑症状越重。

1.4.2 患儿依从性评价[11]采用Frankl治疗依从性评估量表将患儿依从性情况分为4级,I级:直接拒绝接受治疗,患儿依从性极差;II级:能够勉强接受治疗,但是不配合,治疗过程困难,患儿依从性较差;III级:接受治疗过程中存在紧张情绪,但能够配合完成治疗,患儿依从性尚可;Ⅳ级: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治疗,不存在负面情绪反应,依从性较好。指定两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儿童口腔医师,应用Frankl治疗依从性评估量表对所有患儿就诊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估,2位调查者采用双盲法评价后,取两位调查者的平均值,分值越低代表CDA越严重。

1.4.3 患儿焦虑表情评价[12]采用改良儿童牙科面部表情焦虑量表中文版(MCDAS),由两名儿童口腔医学研究生担任调查员,调查前进行规范化培训,包括使用量表介绍语、填写方法和要求及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疑问进行回答,调查在候诊室进行,问卷为儿童自填式,评分过程需要家长配合,分值范围8~40分,分值越高代表CDA越严重。

1.4.4 患儿合作行为评价[13]采用Venham焦虑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表,由口腔专业人员向儿童家长详细介绍该表的使用情况后,并观看儿童配合行为级别录像后共同评分,评价儿童在整个局麻和治疗过程中的焦虑和合作行为,取两位评分者的平均值,分值越高代表CDA越严重。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种交叉治疗方法患儿心率的比较两组患儿候诊中平均心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方法B比较,方法A患儿局麻和治疗中平均心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交叉治疗方法患儿各项评分的比较与方法B比较,方法A患儿依从性评价-frankl评分较高,患儿焦虑表情评价-MCDAS评分和合作行为评价-Venham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种交叉治疗方法患儿各项评分的比较(±s,分)

表2两种交叉治疗方法患儿各项评分的比较(±s,分)

?

3 讨论

CDA儿童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严重时出现恐惧体验,由此引发的抗拒不配合已成为儿童口腔治疗的难题[14]。本研究显示,两组儿童在局部麻醉和治疗阶段的心率都有所上升,说明患儿的焦虑症状较候诊时加重。但使用方法A的儿童平均心率低于使用方法B的儿童,心率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在医师、家长、儿童三方的齿科配合度评分中发现,方法A优于方法B。说明磁珠耳穴贴压对心率的提高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减轻患儿的焦虑情绪有一定的帮助。有研究报道,齿科焦虑同齿科治疗时自我感知的压力呈正相关[15]。压力反应主要通过情绪反应和生理症状表现出来。情绪反应表现为紧张、不安、害怕,甚至恐惧。生理症状表现为心悸、胸闷、出汗、肌肉紧张,甚至四肢发抖等。压力反应主要受到人体自主神经系统(ANS)调节[16-17],ANS中的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NS)和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PNS)具有双向反馈调节作用,SNS和PNS之间的这种交互抑制作用,维持了ANS的正常生理功能。当SNS活动增强时,人体很快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肌肉紧张、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时表现出的躯体症状,以适应机体或环境的快速变化。本研究发现磁珠耳穴贴压对心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按摩耳部穴位,抑制了SNS的过渡活动。有研究证实,焦虑情绪能引起痛阈的改变[18],对疼痛体验的增强同上加重焦虑症状,使自主神经兴奋的症状更为突出。磁珠耳穴贴压通过影响患儿对疼痛的感受,降低了儿童在口腔治疗过程中的焦虑症状[19-20]。磁珠耳穴贴为非创伤物理治疗方法,操作简单,缓解儿童CDA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磁珠局麻耳穴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磁珠绑定DNA分子在纳米孔中易位研究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一种捕获磁珠及光纤检测装置的研究
五官科局麻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