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上市公司税务风险管理

2021-01-06周克金

市场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发票纳税税务

周克金

(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0023)

全面实施“营改增”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自此,税务部门开始加强对企业纳税、开票等经济行为的监控和检查力度。加上金三系统的上线和不断升级,税务、工商、银行等机构实现互联互通机制,企业的经营行为在监管部门面前显得愈发的透明。上市公司作为纳税大户,更是被税务部门纳入重点关注对象,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可能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涉税风险,导致被税务部门处罚。所以,上市公司必须高度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加强对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一、 上市公司税务风险管理概述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对涉税事项的处理不当而引起多交或少交税收的可能性。多交税将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少交税一旦被税务部门查处,不但会遭受经济上的损失,还会使得企业的形象声誉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上市公司而言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因而,上市公司必须将税务风险管理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加以把控和防范。税务风险管理同一般的企业风险管理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涉及面广。税务风险管理基本覆盖了企业所有的经营行为,大到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并购重组,小到日常的采购、销售。可以说,税务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第二,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税务风险也在不断变化着,这就要求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结合当下的最新政策,相应调整管理手段和方法,以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税收风险;第三,专业性强、管理难度大。税务风险管理涉及税收领域,需要管理者具备丰富的税务知识和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故其专业性更强,对管理者的能力、素质要求更高。基于以上特征,上市公司想要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并非易事,需要深入研究并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

二、 上市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促进公司各项业务的稳步开展和有序推进

上市公司拿项目、招投标、投融资等很多业务的开展都涉及对税收指标的考察。如果公司的纳税信用级别高、税收贡献程度大,将十分有利于其资金周转和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反之,如果公司纳税信用不好,甚至有处罚记录,可能会让公司陷入寸步难行的被动局面。

(二)有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

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不仅可以为公司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还可以让公司赢得股东和债权人的信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也有利于稳定公司的股价,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有助于提升公司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

税务风险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甚至可以部分反映公司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因此,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增强公司的“免疫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壮大。

三、 存在的问题

上市公司在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合同管理中对涉税问题考虑欠妥

合同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类商事凭证,具有法律约束力,同时也是税务部门检查时重点查看的对象。可以说很多涉税风险往往产生于合同,合同签订不当或约定不明,可能会引起后续的发票开具、税款计算和申报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上市公司想要做好税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签订大量的经济合同,如不动产转让、租赁、建筑安装、商品采购或销售、服务合同等,不同类型的合同对于发票的开具、税金的核算和申报都有不同的要求。然而,目前公司在接到新业务后,存在对业务类型判断不准确导致合同签订不当,或者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对涉税事项考虑不到位,导致合同条款对涉税问题约定不严谨,进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二)发票管理存在漏洞

随着金三系统上线和不断的优化升级,税务部门对企业采取“以票控税”,对企业开具和取得的每一张发票都尽收眼底。因而,发票管理也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目前企业在发票管理中仍然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发票开具有误

企业对经济业务的实质把握不准,导致发票开具的业务类型错误,如将服务业务与建安业务混淆,引起发票税率开错;或者对开票编码选择不当导致税率开错,都将引发极大的涉税风险。而且“营改增”后,企业开出的多为增值税发票,存在环环相扣效应,发票开错不仅给企业自身埋下风险隐患,还给下游企业带来了很多麻烦,如增值税进项税不可抵扣、企业所得税税前不可扣除等。

2.取得的发票不合规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收到大量的发票,合法合规的发票(如增值税专用发票)既可以作为企业的进项税抵扣增值税,也可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于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扣除。但是,企业在审核发票过程中,存在对最新的发票开具要求不熟悉,未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导致不合法不合规的发票流入企业。一旦被税务部门发现,就会面临补税、滞纳金甚至罚款的严惩。

3.发票丢失

企业对开具的、取得的以及空白未用的发票保管不善造成发票遗失,都会给自身带来很多麻烦和风险,也将面临税务部门的处罚。

(三)涉税会计核算不规范

税务部门在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或纳税风险评估时,除了会抽查合同、票据以外,还经常会查看企业的账簿,从企业的账务处理中也能发现很多涉税问题。目前上市公司的涉税会计核算依然存在不规范、不严谨等问题,尤其是全面“营改增”后,财政部专门就增值税的核算发布了财会〔2016〕22号文件,详细规范了增值税会计科目的设置及相关的账务处理,但是仍有不少企业没有严格按文件要求进行调整,增值税核算过于简化。有时对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把握不准,导致未按时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造成延迟纳税,或者对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理解不到位,导致账务处理出错,都将给企业埋下纳税风险隐患。

(四)纳税申报不准确

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存在对最新税收政策掌握不牢、理解不透,特别是对较为复杂的增值税申报及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有时不能准确区分可抵扣进项与不可抵扣进项,或者不能准确判断应税收入、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及视同销售收入,导致收入申报不准确,进而造成税款多交或少交,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

(五)税收筹划方法不当

大部分上市公司系集团公司,采用多元化经营方式,业务繁杂多样,因此都会想方设法进行税务筹划以尽量节约税收成本。但是税务筹划本身技术性较强,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税法知识和对政策的深入理解,还要获得税务部门认可,难度较大。目前不少上市公司在筹划过程中采用方法不当,导致顾此失彼,一不小心反而让自己陷入偷漏税的境地。

四、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力量薄弱

大部分上市公司通常会在财务部门设置专门的税务会计岗位,由其全权负责涉税事项的办理,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然而,税务风险的管理和防范仅靠财务部门孤军作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很多涉税风险并非产生于财务部门,而是产生于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比如合同签订环节,可能由业务部门相关人员全权操办,并未充分考虑其中的税务问题,也未邀请财务人员参与把控涉税风险。或许业务部门还存在这样的思维定势:税务问题是财务问题,因而税务风险理应由财务部门负责解决,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这种错误认识可能导致税务风险长期得不到有效防范和控制,越积越多,最终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二)对税务风险的前瞻性不强

不少上市公司对税务风险的管理还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对税务风险的预见性、前瞻性不强,洞察能力不足,甚至在收到税务部门的稽查通知或风险疑点推送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三)缺乏完善的税务审计制度

现如今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有较为系统的财务审计制度、内控审计制度,而对税务审计尚未建立一套完备详尽的制度。实务中通常会聘请外部中介机构针对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出具专门的鉴证报告,或在必要时聘请中介机构出具针对土地增值税清算的专项报告,而对其他税种的涉税风险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也较少针对其他税种开展审计工作。而税务风险管理是对企业涉及的所有税种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全面管理,绝不能有选择性地部分管理,因为风险再小的税种长期积累也可能转变为高风险税种。

(四)缺乏税务领域的人才

税务风险管理需要财务人员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和系统的税务知识,而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对税务知识的储备不够,对最新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足,面对较为复杂的财税问题往往不知所措,缺乏税务和风险管理领域的人才。

(五)企税沟通不足

很多上市公司与税务部门的接触可能仅限于办理日常的涉税事项或是被动地应付检查,在遇到税务方面问题时出于对税务部门的防范和畏惧往往不愿与其主动沟通解决。久而久之,小问题转为大问题,被处罚时后悔莫及。

五、 解决对策

上市公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以提高税务风险管理能力:

(一)树立全员管理意识

税务风险管理绝不是某个部门或者某个岗位的职责,其涉及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必须靠所有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因而,企业必须大力宣贯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理念,让各部门各岗位都意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税务风险人人有责。业务部门在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中可能存在的涉税问题,必要时请财务人员和法律顾问共同参与,从源头加以防范。只有全员行动起来,时时处处保持对风险的警觉,才能有效识别和应对。

(二)建立有效的税务风险预警机制

税务风险管理需要管理者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洞察力,在问题尚未出现时就能事先预见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为此,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风险预警机制。建议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业务类型及其所涉及税种的重要性,按照风险等级的高低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表1 所示:

表1 风险等级示意

(三)建立健全税务审计制度

上市公司应全面梳理自身的业务及所涉及税种,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税务审计制度。可聘请税务师事务所定期对企业的各个税种开展专项审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财务部门也应严格执行税务审计制度,在部门内部定期组织自查自纠,力求将税务风险消除在萌芽阶段。

(四)重视财税领域人才的培养

上市公司应鼓励财务人员参加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专业考试,以考促学,以此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并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最新财税知识和风险管理等实操方面的培训学习,必要时对其进行考核,以此督促财务人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和素养。

(五)加强企税沟通

税务机关不仅是税收监管机构,同时也是服务机构,他们也希望了解企业的各方面需求,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所以,企业平时遇到税务方面问题时,应当主动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咨询,必要时请税务专管员给予指导,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企税关系,可以让税务部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也有利于企业提高税收遵从度,依法纳税,稳健经营。

六、 结语

上市公司税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持续性的工作,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参与和各部门的大力配合,需要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税务审计制度做保障,更需要税务部门的指导、帮助和支持。因此,上市公司必须从现在做起,高度重视和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以求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环境,助力企业平稳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发票纳税税务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浅谈医院财务报销发票的审核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务检查证管理办法〉的公告》的解读
刮发票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税务达人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