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小学英语课堂的引导者与合作者

2021-01-05张攀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合作者引导者小学英语课堂

【摘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教师的课堂角色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课堂表现。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权威者、领导者角色,而更应该做好学生课堂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不仅体现了新时代对良好师生关系的要求,还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引导者;合作者

【作者简介】张攀(1990.07-),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唐山市玉田县鸦鸿桥镇河西中心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一、背景与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转变课堂上命令、控制、领导者的角色,与学生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

小学英语教师的错误角色定位:

1.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忽略学生主体。英语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再加上学生年龄还小,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懵懂而不知所措,学生一味听从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最常见的一种状态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课文重难点,学生在座位上学习。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难以充分发挥。

2. 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小学英语课堂多是教师主导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机械性听说的训练不仅枯燥乏味,还难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压力倍增,甚至出现了习得性障碍。

3. 师生间缺乏良性的语言互动,互助合作意识欠缺。小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必要的认识,无从下手。他们学习英语仅仅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很少,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难以提升。

二、 实践探索

小学英语课堂面临的种种问题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学会如何学习英语。准确应用英语,我们更应该从教学实践中改进自己,力求做一个称职的课堂引导者与合作者。

1.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引导者,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做出努力:

(1)抓住引导的关键时机。小学英语课堂只有短短的40分钟,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合理把控课堂节奏,在学生确有需要之处进行引导。比如在学习字母Jj到Nn的认读和书写时,学生容易混淆。本人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辨别字母,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联想,比如把m看成两扇门,把j看成一把伞,把k看成一个人在练功夫、伸臂又踢腿,等等,鼓励他们发散思维,提高字母的识别能力。

(2)讲究引导的方法和艺术。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思维还依赖于具体的形象和动作。因此,当我们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更应该直观化,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在讲授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1“How can we get there?”时,部分学生方向感很差,理解不了图中的方位,不能准确用英语描述图中的路线。为了让学生清楚地感知方位,我用横竖成行的课桌模拟了地图路线,自己成为地图中的人,把出发地和目的地用卡片做了标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描述如何到达目的地。这种方法使枯燥的英语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学生们参与感十足。

在讲授语音知识时,很多学生在字母f和字母v的发音中出现了问题。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发音技巧,笔者试图让他们把字母f的发音想象成一阵清风,把字母v的发音想象成一阵龙卷风。在练习的时候,将发音和手势相结合,加深他们的印象。这样一来,学生们轻松掌握了字母的发音要领,而且经久不忘。

(3)注重引导的功能与价值。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这五方面的素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在进行引导时要注重引导的功能与价值。有引导,就有价值。

笔者在讲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Zoom 和Zip去自助餐厅就餐的故事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Can we order too much that we can't eat in the restaurant? Why?”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们审视自己的就餐习惯,并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在回答完这一问题后,我又呈现了几张非洲饥民的图片:Actually,there are so many poor people in  the world and they have to suffer hunger .通過图片和描述,让学生明白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

2.如何做好小学英语课堂的合作者,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呢?

(1)发扬教学民主,营造良好的师生合作氛围。小学英语课堂上师生合作的基础是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英语学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在课堂上,我会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小组对话活动时,我通常会合理设置角色,使每个学生都能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进行表演。表演完成后,本人会运用鼓励的语言表扬和激励他们。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增加师生有效的课堂互动。在师生合作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两者是平等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课堂的本质特征是课堂互动,而课堂互动的过程就是课堂交流。课堂互动中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有利于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一节课的开始环节,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本人通常会设计一些师生互动的游戏,比如guessing game、单词竞赛、击鼓传花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在讲授阅读文本时,本人会尝试着画出一个有关特殊疑问词的思维导图,然后引导学生们通过提示对文本内容进行提问,师生共同搜寻答案。等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我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提问,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师生间这样的互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学生们可以加深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也提高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通过与学生思想的碰撞,也能得到一些不同的观点与启发,丰富了自身的专业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3)以合作促发展,获共赢。师生是课堂互助的主体。从互为主体的合作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能对所学习的知识达成共识,并能够真正拥有这一知识,共同享用对方的经验和体验,也才能实现共同发展。正如《学记》中所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笔者在课堂英语教学中,也秉承着互惠共赢的原则。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积极监控教学,一方面为学生学习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活动反馈来不断调节和更新这些活动,力图实现教学能力的成长和教学活动的优化。

本人担任同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虽然对于同一节课要讲两次,但我的后一次课却绝不是前一节课的重复。比如在教授三年级上册Unit5 中的对话I'd like some...please.Here you are.时,我在第一个班级创立了这样的互动:首先,在黑板画了一个餐桌,贴上egg,juice,bread,和milk的图片。我扮演了主人的角色,底下的学生们扮演客人来点餐。通过课堂表现可以看出:这个环节仅仅是停留在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生生之间没有交流,学生们语言交流机会受限。于是,在第二个班我把这一活动稍作修改。我扮演了一个流动服务员的角色,拿着菜单在学生们中间穿梭。学生们谁想点餐都可以随时与我交流。接下来,通过一两轮的示范,学生们也开始轮流体验服务员这一角色。我发现这一次学生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练习起了对话。他们在精彩角色扮演的活动中体会到了英语的魅力,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

(4)参与、体验与指导相结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可以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加入课堂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一方面使学生倍感亲切,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与老师用英语交流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参与、体验等方式可以判断教学活动设计的优势与不足,为以后改进教学提供了方向。

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4“Where is my car?” B let's talk部分时,本人趁学生练习对话的空隙偷偷拿了学生的物品并藏起来,然后顺理成章地与学生进行Guessing game的游戏互动,学生积极融入猜谜游戏,既锻炼了运用句型Is it in/on/under...的能力,也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热情。

在讲授字母o的发音规律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拼读,我设计了一个“walking clock”的游戏,以字母o为中心,拨动钟表的指針,用时针所指的字母、字母o与 分针所指的字母连成一个单词,小组成员以竞赛的方式拼读。作为游戏的设计者,我也加入小组活动中,当小组成员不能准确读出某个指针所指的发音而影响整体拼读时,在他们身边加以指导,保证小组活动保质保量完成。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应正视其中的机遇与挑战,真正地转变自身的角色,同时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成长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不仅仅能适应学生自我发展与成长的要求,还能促使教师教学方法与教育能力的创新。这样的合作共赢课堂,才是学生和教师共同需要的、共同追求的。

参考文献:

[1]邓承霞.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上),2019(9):52.

[2]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黄源红.浅谈关于师师、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J].读与写,2018(25):196.

猜你喜欢

合作者引导者小学英语课堂
有“德”的人
有“德”的人
怎样是最好的合作者
怎样是最好的合作者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即时评价效果调查研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实践探索
重视高中历史学科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