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语篇解读

2021-01-05姜玲霞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核心素养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应该把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同时强调“语篇研读对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人教版新目标教材的阅读语篇解读案例和实践经验,从不同角度讨论如何才能全面深入地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

【关键词】主题意义;语篇解读;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姜玲霞,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2021年度一般课题“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语篇解读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出台,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已经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转化。

一、话题、主题和主题语境

主题语境规约着语言知识和语言学习的范围,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新课标突出主题的引领作用,强调“英语课程应该把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 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陈新忠指出:“主题指作者(或说话人)通过文本传递的主要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也为语言学习提供范围和语境。主题意义指主题呈现的核心思想或深层含义,往往与文化内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

笔者通过对比《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梳理了话题、主题语境和主题意义三者的区别和具体例证(人教版新目标教材为例)如表1所示。

二、语篇解读的重要意义和现状

研读语篇是深入挖掘主题意义、创设合理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但笔者通过对广受欢迎的“PWP(读前、读中、读后)阅读教学模式”进行课堂观察及与一线教师访谈发现,很多教师在解读语篇时仍然存在如下问题:对课标精神领会不深;对语篇解读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关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胜于语篇内涵,将语篇视为语言知识点的载体;将语言知识的教学与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割裂开来,学生处于碎片化学习状态;语篇解读角度单一,缺乏层次,对主题意义的挖掘不够深入。

在笔者看来,“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语篇解读”就是以主题为引领,以阅读语篇为依托,以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内容和发展,开展教师与文本、教师与作者、教师与自己、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多向对话,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语篇,在此基础上,开展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设计,最终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主题引领下的阅读语篇解读案例分析

新课标指出:“研读语篇就是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图1是笔者根据自身学习和实践经验梳理的语篇解读的几个维度。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对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8 Section A 3a-3c的阅读语篇解读案例和实践经验,从不同角度讨论如何才能全面深入地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

1.单元主题意义分析。本单元主题群为“人与社会——文学、艺术和体育”,单元主题意义为“作品赏析及从作品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启示”。

【策略分析】现行教材单元是以单元主题为主线和引领,呈现几个内容上互相关联、互补的语篇,共同构建单元主题的整体概念。解读语篇前分析单元主题可以保证在子主题探究中思维有方向、边界和焦点。

2.语篇产生的背景分析。《鲁滨孙漂流记》,作者为英国小说家笛福,这个故事的原型是一个叫赛尔柯克的船员因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离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一个小岛上,4年零4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的故事。描写了17世纪,主人公鲁滨孙在太平洋航海时遇险,孤身一人流落荒岛,并独自在荒岛上生活28年的经历(第25年救出星期五)。

【策略分析】通过分析语篇产生的背景可以使教师结合文本内容灵活增补所需额外背景信息或者其他同主题语篇,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图示,帮助学生建构整体认知。

3.主题和内容(What)。(1)主题语境:人与自然——鲁滨孙在征服自然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品质。(2)主要内容:第一段主要描写了鲁滨孙刚到荒岛面临诸多困难,但他不畏艰险,同大自然展开顽强斗争,使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第二段描述鲁滨孙来到岛上的第25年,从食人族手里惊险救出星期五的故事。

【策略分析】解读语篇主题和内容的过程,关注的是“写(说)了什么?”也是Read the lines的过程,即基于语篇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达到理解语篇表层信息、获取、梳理和整合语篇知识的目的。此过程为主题意义的探究奠定内容上的基础。

4.语篇的深层内涵(Why)。结合单元主题和鲁滨孙不畏艰险、积极乐观面对困难的28年孤岛生活经历,可以确定语篇的主题意义为“Learn from Robinson's ways of facing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通过将鲁滨孙的价值观外化,发现鲁滨孙是一个具有成长型思维特点的典型代表。

【策略分析】语篇的深层内涵关注的是“为什么写(说)?”,也就是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是什么,是Read between the lines甚至Read beyond the lines的过程。通过深入语篇,分析、判断所获取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此部分是探究主题意义的关键环节。

5.语篇的文体特征、组织结构及语言特点等(How)。

(1)文体特征:小说节选。第一人称(真实、生动、有代入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2)语篇结构特征(明线和暗线):本文以时间顺序展开,第一段和第二段时间跨度很大,其明线是鲁滨孙在岛上遇到的困难和他解决困难的方法,暗线是鲁滨孙勇敢、不畏艰险、永不放弃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具体见图2)。(3)语言特点(词汇、语法、语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等)。本文主要使用一般過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叙述事件。文中通过although/so/but/and/because等连接词及when I first arrived on the island/a few weeks ago/not long after that等时间状语来体现事件的先后和逻辑关系。图显主题意义的核心句为:“Although I have lost everything, I have not lost my life. So I won't give up.”

6.其他语言或非语言手段(标题、插图、图示、音频、视频等)。 插图展示了星期五在被鲁滨孙搭救后,向鲁滨孙表达谢意(下跪)的场景,体现了星期五的单纯、善良和感恩。

【策略分析】此过程关注的是“怎么写(说)的?”即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是Read beyond the lines的过程。通过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等,探讨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为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解决新的问题奠定了基础,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四、基于语篇解读的学习目标和活动设计

研读语篇是创设合理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根据上述语篇解读结果,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

1.学习理解类。(1)提取语篇大意,梳理文章结构,概括与整合关于鲁滨孙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的事实性信息,梳理结构化知识。

(2) 结合关键句“Although I have lost everything, I haven't lost my life.”及文本内容,分析鲁滨孙的性格特征和“成长型思维”的具体特点,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

【设计意图】深入语篇,建立信息关联,深入理解人物精神,挖掘文本价值,学习鲁滨孙不惧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促使学生将成长型思维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运用实践类。(1)分析文体特征:Why does the writer use “I” to tell the story instead of “he”?

(2)以Robinson Crusoe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和他的性格特点为依据,举行(模拟)答记者问。

【设计意图】内化语言和文化知识,巩固新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迁移创新类(作业二选一):(1)写一篇读书报告,谈论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悟。(2)结合鲁滨孙的性格特点,续写故事结局,想象鲁滨孙从荒岛回国五年后的生活。

【设计意图】超越语篇,在新的情境中迁移运用所学,实现深度学习,提升单元主题意义,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总之,有效的语篇解读是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进行多角度以及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前提;基于语篇解读的教学能体现从作者到读者,从语义到语用,从结构到功能,从感知体验到灵活运用的丰富性,充分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多元性、生成性、互动性、交际性特点;基于语篇解读的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落实教學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为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核心素养
汉译英中释译策略应用试探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
小学品德课堂主动参与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