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二陈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清瘦素的影响*

2021-01-05王佳宁闫龙腾罗德霞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二陈汤瘦素辛伐他汀

杜 冰,王佳宁,杨 艳,洪 力,闫龙腾,罗德霞,姚 政,4△

(1.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2.榆林市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陕西 榆林 719000;3.云南省临沧卫生学校,云南 临沧 677000;4.云南省高校中医证候微观辨证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5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NAFLD)是全球最普遍的肝脏疾病,患者高达17亿,在中国患病率高达29.2%[1-2]。NAFLD患者易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代谢综合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肝癌和心血管病的风险[3-4]。瘦素(leptin,LEP)又称瘦蛋白,是人体OB基因编码的一种分泌性蛋白,主要由脂肪细胞合成,释放入血,抑制胰岛素的释放,调控糖脂代谢平衡[5]。当机体摄入高脂高糖食物等因素引起瘦素水平长时间升高后,会引发瘦素抵抗,胰岛素减少,糖脂代谢紊乱,游离脂肪酸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加重了肝脏的负担,引起脂质沉积在肝脏,成为脂肪肝[6-7]。中医学认为,痰瘀互结是NAFLD的主要病因,痰与瘀同源、互化、同病,共碍肝、脾二脏机能[8]。加味二陈汤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三七,主要功效为祛瘀化痰,为临床治疗NAFLD的常用方[9-11]。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加味二陈汤可通过调节NAFLD大鼠脂质代谢,改善脂肪肝症状[12]。本实验通过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观察加味二陈汤对NAFLD脂质代谢及血清瘦素的影响,寻找加味二陈汤治疗NAFLD的有效作用靶点,进一步明确化痰祛瘀法的现代医学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PF级8周龄雄性SD大鼠80只(四川省成都达硕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证号:SCXK(川)2014-23,合格证号:0018160),体质量180~220 g。动物饲养于云南中医药大学SPF级动物房,室内保持安静,12 h照明,温湿度适宜,实验期间动物自由饮食饮水。

1.2 药物与试剂 加味二陈汤由陈皮15 g,半夏15 g,茯苓9 g,甘草5 g,三七6 g组成,生药购自云南中医药大学门诊部药房。辛伐他汀片(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401001);0.9%NaCl溶液(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601080726);大鼠瘦素ELISA检测试剂盒(美国R&D公司,批号:CSB-E07433r);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试剂盒均购自罗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21595301、01757261、01772862、197344-01);肝脏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AUZ5073)。

1.3 主要仪器 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obas c311(德国罗氏);Spectra Max 340PC酶标仪(美国分子仪器公司);AR2140电子分析天平(上海奥豪斯公司);正置光学显微镜ECLIPSE E200(日本Nikon公司)。

1.4 实验方法

1.4.1 药物制备 中药煎煮方法参考《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汤药浓缩后加入三七粉,室温冷却,分装,4℃冰箱冷藏保存。灌胃时37℃水浴加热30 min后使用。大鼠用药剂量为成人临床等效剂量,换算方法参考《实验动物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用人与大鼠体表面积转换系数换算成大鼠每日所需生药量,灌胃剂量为4.5 g/kg。

辛伐他汀片碾碎研磨后溶解于0.9%NaCl中,分装,4℃冰箱冷藏保存。用药剂量为成人临床等效剂量,换算方法同上,剂量为1.8 mg/kg。

1.4.2 动物分组、药物干预、一般指标观察 将实验动物置于动物房,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加味二陈汤组,每组2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他组给予高脂饲料(88%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喂养至第9周开始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体积0.9%NaCl灌胃;辛伐他汀组予以辛伐他汀(1.8 mg/kg)灌胃;加味二陈汤组予加味二陈汤(4.5 g/kg)灌胃,每日1次,持续至12周末。期间对大鼠体质量、毛色光泽度、进食、活动度分别进行观察,取材时称量大鼠体质量和肝脏湿重。

1.4.3 血清指标及肝脏甘油三酯检测 分别于10、12周末观察大鼠各项指标。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 AST、TG、HDL-C、LDL-C 水平;血清瘦素采用ELISA法检测;肝脏TG采用GPO-PAP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4 HE染色 各大鼠肝脏大叶距肝门约5 mm处取相同部位大小约10 mm×10 mm×3 mm肝组织1块,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成4 μm的组织片后进行HE染色,正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 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用LSD检验,方差不齐时用Dunnett T3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开始实验的前3周各组大鼠状态良好,高脂饮食喂养的3组大鼠在第4周开始食物摄入量明显增加。第10周开始,各组大鼠毛色光泽度下降,饮食、活动度明显降低,其中模型组最为明显。加味二陈汤组出现便粘软,偶有稀溏,可能是药物干预影响了消化功能。

2.2 大鼠肝指数 肝指数可以反应肝脏的受损程度,计算方法:肝指数(%)=肝湿重(g)/体质量(g)×100%。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10、12周末模型组肝指数均显著增高(P<0.05)。10周末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明显降低(P<0.05),加味二陈汤组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末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加味二陈汤组肝指数降低明显(P<0.05),见表 1。

表1 各组大鼠肝指数比较(±s,n=10)

表1 各组大鼠肝指数比较(±s,n=10)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组别剂量/(g·kg-1)10周末/%12周末/%正常组 - 2.53±0.20 2.36±0.33模型组 - 2.98±0.48▲ 3.35±0.62▲辛伐他汀组 0.0018 2.68±1.27* 3.17±0.51*加味二陈汤组 4.5 2.81±0.36 3.16±0.58*

2.3 大鼠肝脏外观 正常组大鼠肝脏体积较小,包膜饱满圆钝,色泽深红;模型组大鼠肝脏体积较正常组增大,色黄,质地略软,表面呈花斑状;辛伐他汀组、加味二陈汤组较模型组均有改善。

图1 大鼠肝脏外观

2.4 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 正常组肝细胞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10周末肝索排列紊乱,超过2/3的肝细胞胞浆中出现圆形脂滴空泡;12周末胞浆疏松化,几乎完全出现气球样变。辛伐他汀组10周末肝索排列紊乱,部分可见圆形脂滴空泡;12周末圆形脂滴空泡较之前减少。加味二陈汤组10周末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胞浆约1/3的视野中可见圆形脂滴空泡;12周末圆形脂滴空泡较之前减少。各药物处理组肝组织损伤情况较模型组有所改善。

2.5 大鼠各项生化指标变化 10周末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TG、肝TG、LDL-C显著升高,HDL-C 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大鼠血TG显著降低(P<0.05),加味二陈汤组 LDL-C 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 10周末各组大鼠生化指标变化(±s,n=10)

表2 10周末各组大鼠生化指标变化(±s,n=10)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组别剂量/(g·kg-1)AST/(U·L-1)血TG/(mmol·L-1)肝TG/(mg·g-1)HDL-C/(mmol·L-1)LDL-C/(mmol·L-1)正常组 - 154.29±40.64 0.35±0.07 2.33±0.49 1.16±0.24 0.33±0.29模型组 - 163.13±38.68 0.46±0.09▲ 6.31±2.04▲ 0.99±0.36▲ 1.00±0.26▲辛伐他汀组 0.0018 153.38±11.08 0.39±0.05* 4.89±1.90 0.77±0.12 0.77±0.26加味二陈汤组 4.5 161.63±25.49 0.44±0.05 4.90±1.24 0.73±0.09 0.68±0.24*

12周末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ST、血 TG、肝 TG、LDL-C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血TG及加味二陈汤组血TG、肝TG显著降低,而HDL-C均升高(P<0.05),见表 3。

表3 12周末各组大鼠生化指标变化(±s,n=10)

表3 12周末各组大鼠生化指标变化(±s,n=10)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组别剂量/(g·kg-1)AST/(U·L-1)血TG/(mmol·L-1)肝TG/(mg·g-1)HDL-C/(mmol·L-1)LDL-C/(mmol·L-1)正常组 - 157.83±30.27 0.37±0.02 2.48±0.39 0.78±0.13 0.28±0.19模型组 - 217.71±38.76▲ 0.56±0.15▲ 6.13±1.91▲ 0.73±0.11▲ 1.09±0.27▲辛伐他汀组 0.0018 206.50±20.07 0.46±0.07* 5.59±1.15 0.83±0.06* 0.88±0.39加味二陈汤组 4.5 205.63±29.49 0.46±0.08* 3.72±1.19* 0.84±0.12* 0.80±0.21

2.6 大鼠血清瘦素变化情况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个时间点的血清瘦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加味二陈汤组血清瘦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辛伐他汀组下降最多,接近正常组水平。

表4 各组大鼠血清LEP比较(±s,n=10)

表4 各组大鼠血清LEP比较(±s,n=10)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组别 剂量/(g·kg-1)10周末/(ng·mL-1)12周末/(ng·mL-1)正常组 - 2.07±0.43 1.57±0.39模型组 - 3.67±0.53▲ 2.50±0.29▲辛伐他汀组 0.0018 2.21±0.36* 1.69±0.58*加味二陈汤组 4.5 2.71±0.40* 1.80±0.66*

2.7 各组大鼠血清瘦素与血TG、LDL-C、肝TG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各组大鼠血清瘦素表达量与血TG、LDL-C、及肝 TG 含量呈正相关(P<0.05),见表 5。

表5 各组大鼠血清瘦素表达量与血TG、LDL-C、肝TG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中医认为,NAFLD病因多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当,病位在肝、脾、肾三脏,病机主要是痰浊与血瘀[13]。痰浊和瘀血既是病因,也是病理产物。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与痰浊、瘀血密不可分[14]。遵从“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的古训,中医治疗NAFLD的基本治法为化痰祛瘀[15]。经典化痰方二陈汤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组成。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二陈汤等系列方可以有效改善脂肪肝情况[9,16-17]。加味二陈汤中的加味药三七是云南的道地药材,具有化瘀止血、补血活血、消肿止痛、养血强身等功效,为中医活血化瘀常用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及血糖、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新生、扩张血管、改善肝内微循环及脑缺血损伤等作用[18-19]。在二陈汤基础上加三七,可以共奏化痰祛瘀之功。

“瘀”的病理表现之一为肝脂、血脂过多。肝脏中过多的脂质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进而引起肝脏损伤。本实验结果显示,加味二陈汤组大鼠肝脏脂质沉积情况较轻,肝指数、血清TG、HDL-C、LDL-C及肝TG均显著降低。本研究中模型组大鼠处于脂肪肝早期,10周末模型组AST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12周末AST显著升高;加味二陈汤灌胃后AST明显低于模型组,说明加味二陈汤能一定程度改善大鼠肝功能。上述结果表明,加味二陈汤可以通过化痰祛瘀有效治疗NAFLD。

瘦素是一种由OB基因编辑的分泌性蛋白,由脂肪细胞释放,能够有效抑制游离脂肪酸在肝脏等非脂肪组织的积聚[20]。在正常机体中,瘦素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在保持体重和体脂方面起重要作用[21]。临床研究证实,NAFL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与IR呈正相关、与糖代谢障碍指标呈正相关,提示血液中瘦素水平与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蓄积,并促进单纯性脂肪肝向脂肪性肝炎的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5,22]。本实验中,10、12周末大鼠血清瘦素水平结果表明,模型组血清瘦素随造模时间增加而逐渐升高,表明血清瘦素水平在脂肪肝发展过程中不断升高,与肝脏脂肪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瘦素水平与血脂、肝脂含量呈正相关,提示瘦素在脂代谢紊乱过程中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味二陈汤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下降,说明瘦素可能是加味二陈汤治疗NAFLD的有效作用靶点之一。

综上所述,具有化痰祛瘀功效的加味二陈汤可有效降低血脂、肝脂,保护肝功能,同时可通过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改善机体糖脂代谢,对NAFLD起治疗作用,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中药复方作用靶点较多,在后期研究中,可考虑对其他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如JAK/STAT3、AMPK/ACC2等信号通路蛋白进行检测,并结合代谢组学方法,进一步阐明化痰祛瘀法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二陈汤瘦素辛伐他汀
瘦素抵抗与糖尿病相关研究进展
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
应用中药“二陈汤”合“止嗽散”加麻黄、杏仁、黄芪、党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瘦素及瘦素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研究
瘦素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