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激素莫滥用,长高还得看这些

2021-01-05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骨龄生长激素户外运动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个挺拔的身高,尤其是那些对自己身高不满意的父母,更是希望孩子能够长高一点。因此,他们对孩子的身高变化十分关注,一旦发现孩子比同龄孩子长得稍矮些就想各种途径快速长高,甚至因此陷入一些误区。

生长激素莫滥用

有些家长听说打生长激素可以帮助长高,就迫不及待想通过注射生长激素而让孩子长高。

生长激素的确可以帮助矮小的孩子长高,那么长得矮小的孩子是不是都可以打生长激素来促进长高呢?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通过打生长激素来提高身高。生长激素不是孩子的增高神药。

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关键作用。能促进骨骼肌肉以及器官的生长发育,同时刺激骨细胞代谢、骨关节软骨、骨骺软骨生长,从而拔高孩子的身高。一旦生长激素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则会导致低血糖、甲状腺功能性不足、性器官发育不良、生长迟缓等等。

因此,一般是先天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身材等人群适宜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进而提高身高水平。

孩子一旦被确诊为矮小症,家长需要把握孩子最佳的治疗时机。女孩的骨龄超过14 岁,男孩的骨龄超过16 岁,这时骨骺就接近闭合,这就意味着没有太大长高的机会了。孩子3~10 岁(骨骺还未闭合时)是治疗矮小症的最佳时机。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时要密切关注身高情况,不要等到孩子错过了生长“黄金期”才遗憾。

而对于经检查发育正常的孩子不建议打生长激素,滥用生长激素会导致孩子骨骺线的提前闭合,反而无法达到本来应有的身高水平。除此之外生长激素过量还会导致肢端肥大症等疾病。

正视遗传基因对身高的影响

一般来讲,在良好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其成长身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其身高和父母平均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5。因此,儿童的成年身高可以根据当时的年龄、身高、父母身高及骨龄等参数进行预测。判断一个孩子有无生长异常情况时,考虑父母身高对儿童身高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

家长一定要正确认识“矮小”和“偏低”的概念,明确遗传基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切不可对孩子的身高盲目“高标准”“高要求”,关键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长高的其他关键要素

1.均衡膳食,补充优质蛋白

蛋白质是骨骼与肌肉生长的能量来源,同时又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讲,不挑食、不偏食是重要的前提之一。均衡膳食保证孩子每天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质,多喝牛奶多吃鸡蛋,同时补充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才能有长高的趋势。

2.户外运动

科学有效地锻炼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生长发育以及长高。要多让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尤其是秋冬季,要多户外运动、多晒太阳,补充机体的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3.良好的睡眠

人的身体会在睡眠时期进行自我修复,肌肉大脑都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放松,从而更好的达到生长发育的效果。此外,夜晚睡眠期是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80%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时分泌,特别是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孩子。要帮助孩子养成晚上10点前睡觉的作息习惯。

4.乐观的心态

负面的心理水平会影响身体的生理状态,会抑制生长激素等的分泌,进而影响身高水平的生长。除此之外,长期处于抑郁情绪下,也会影响食欲以及睡眠质量,同样对身高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骨龄生长激素户外运动
2387 例儿童青少年骨龄调查分析
评估身高需要定期测骨龄吗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德朗热综合征1例
冬季户外运动
骨龄预测身高靠谱吗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骨龄测评软件在矮身材、性早熟儿童身高管理中的应用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户外运动自然资源分布及其区域开发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户外运动:做一个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