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肺复张方式对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分析
2021-01-05刘永锋
刘永锋
机械通气是目前临床治疗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手段之一,其可有效改善肺通气情况,预防肺组织损伤[1]。有学者研究指出,于机械通气治疗期间进行肺复张治疗可复张部分萎陷肺泡,避免因潮气量过少造成的吸收性肺不张,但不同肺复张方式效果不一,而临床需选取安全、有效肺复张方式,以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2-3]。控制性膨胀肺复张与压力性控制肺复张属于临床常用两种肺复张方式,其均具有较好应用效果,但2者对比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肺复张方式对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78例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肺复张方式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51~64(57.58±4.32)岁;诱发原因:7例手术创伤;4例腹膜炎,9例胰腺炎,17例肺外源性脓毒症。观察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52~65(58.62±4.53)岁;诱发原因:9例手术创伤;6例腹膜炎,8例胰腺炎,18例肺外源性脓毒症。纳入标准:(1)均符合《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2006)》[4]中相关诊断标准;(2)无血流动力学不稳(收缩压>180 mmHg或<90 mmHg);(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颅内高压;(2)合并肺部感染;(3)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5)无法自主呼吸;(6)治疗期间死亡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翻阅临床资料均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
1.2 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基础通气治疗,取患者仰卧位,应用监护仪检测其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情况;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患者右颈内动脉或锁骨下静脉,建立输液通道,并严密观察其中心静脉压(CVP)变化,CVP需控制于8~125 cmH2O;将导管置入患者桡动脉,持续观察动脉压变化,并分析动脉血气;待患者气管插管后,将管路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行控制性膨胀肺复张,于患者稳定通气30 min后进行肺复张,复张前需确保患者充分镇静,将氧合指数(PaO2/FiO2)调整为1.0 mmHg,间隔5 min开始治疗;把呼吸机模式调节为呼吸末正压(CPAP)模式,并将CPAP值于10 s内匀速提高至3.92 kPa,其后复原通气模式及参数;间隔12 h治疗1次,共连续治疗3 d;若治疗期间患者发生气压伤或脉搏氧饱和度降低5%左右,则立即停止复张治疗。对照组:行压力性控制肺复张,患者稳定通气30 min后进行肺复张,复张前需确保患者充分镇静,将PaO2/FiO2调整为1.0,间隔5 min开始治疗;把呼吸机模式调节为PCV模式,并将CPAP值调整至1.95 kPa,其他参数均与观察组相同;间隔12 h治疗1次,共连续治疗3 d。
1.3 评价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24 h后、治疗72 h后,取患者动脉血,应用血气分析仪测定2组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测定吸氧浓度(FiO2),计算PaO2/FiO2;应用呼吸机监测2组呼吸力学指标,包括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应用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定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气指标与呼吸力学指标比较 2组患者治疗24、72 h后PaO2/FiO2较治疗前逐步升高,PIP、Pplat较治疗前逐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PaO2/FiO2、PIP、Ppla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表1 2组患者各时间点PaO2/FiO2比较
表2 2组患者各时间点PIP比较
表3 2组患者各时间点Pplat比较
2.2 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各时间点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72 h后HR、MAP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5。
表4 2组患者各时间点HR比较
表5 2组患者各时间点MAP比较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呼吸内科多见危急重症,其特征多以低血氧症为主,具有较高病死率[5]。该病病因相较复杂,不同病因造成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机制也大不相同,而若未及时改善肺通气情况易损伤肺泡上皮细胞与肺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引发弥漫性间质肺水肿,导致呼吸功能不全或障碍[6]。
目前临床对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多根据患者原发病,予以机械通气治疗,以改善其通气与氧和情况,预防肺损伤。肺复张是治疗呼吸衰竭最初手段,其通过控制机械通气时潮气量与气道压力,以预防肺充气过度,促使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同时予以CPAP,以改善肺顺应性。该治疗手段除可预防肺气压损伤外,还可复张塌陷肺泡,具有良好应用效果,但有学者指出,不同肺复张方式治疗效果存在差异[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24、72 h后PaO2/FiO2较治疗前逐步升高,PIP、Pplat较治疗前逐步降低,且2组间各时间点各指标对比无差异,但观察组治疗24、72 h后HR、MAP均较对照组低,表明控制性膨胀肺复张与压力性控制肺复张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与呼吸力学指标,但控制性膨胀肺复张安全性更高。分析原因在于,控制性膨胀肺复张与压力性控制肺复张是于机械通气治疗期间予以一定气道压力,促使肺泡复张一段时间后,在进行原有通气治疗,以增强其肺泡稳定性,而患者于呼吸末端维持较高气道压可平衡不同顺应性肺泡,开放萎缩肺泡,增加肺顺应性,进而改善肺部气体分布与分流情况,缓解呼吸力学指标与氧合指数[9]。但控制性膨胀肺复张具有呼吸周期,于呼气末降低胸腔内压力可适当减少其回心血量,进而利于平稳血流动力学[10]。
综上所述,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控制性膨胀肺复张与压力性控制肺复张均可改善血气指标与呼吸力学指标,但前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