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方面中医药学较西方现代医学治疗方案的优势

2021-01-05王志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1期
关键词:现代医学气血中药

王志刚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

0 引言

本文从中医及西方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此病的治疗方案,并以此比较两者的优劣。

1 西方现代医学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认识

1.1 概念。西方现代医学曾系统阐述:急性软组织损伤是涉及人体表皮以及皮下组织,包括浅筋膜、深筋膜以及骨膜、关节囊、关节软骨甚至是部分骨组织的一系列组织损伤,其主要病生理变化是以伤处及其周围的急性炎症伴肿胀、瘀血青紫、疼痛以及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1-3]。

1.2 机制。西方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软组织损伤是由于被损伤的位置其组织释放出的炎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会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从血管中游离出来参与损伤及修复[4-5]。此过程中炎性介质是产生疼痛的原因;血管通透性增加会使体液渗出造成水肿和血肿。这就是急性炎症的四大基本特点:红、肿、热、痛。

1.3 治疗

1.3.1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所有药物中的主力军:主要的作用机制是抑制体内环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局部组织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前列腺素是主要的致痛物质之一,也是引发一连串炎症连锁反应的始作俑者之一,极其微小的量就能引发强烈的炎症[6]。因此应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治疗可以说是极其对症的治疗。尽管如此,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主要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较少影响其他炎症介质的释放,机制较为单一,从而从理论上的效果就要打些折扣,而实际上的效果也因人而异,无法获得统一的口碑。另外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会大幅度提高,而最让人头痛的副作用便是消化道反应。据研究,15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41例患者为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所诱发,发生率为26.62%,这一结果表明,采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较高,而既往有溃疡的患者,则会加重此症状,所以对此类药物的选择更需谨慎甚至要禁用[7]。其实这些都和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机制有关联。所以说前列腺素是一把双刃剑,好坏参半,无法满足大范围人群在临床上高治疗效果与低毒副作用的治疗要求。所以解热镇痛抗炎药面临的情况是有需要才服用,能不用就不用,无法系统并长期治疗疾病,从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1.3.2 其他抗组胺及白三烯的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赛庚啶、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孟鲁斯特以及扎鲁斯特等等,其虽有相应的药理作用,但临床应用一般不作为此病的备用方案。

1.3.3 还有一种尤为有效的方法是局部封闭治疗:一般是向炎症损伤部位注射药物,我们在这里以曲安奈德为代表进行介绍。曲安奈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长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药力较内服解热镇痛抗炎药更强大而持久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一般为:①改善血管,使得其通透性大打折扣,进而让充血和体液渗出降低,加速水肿、血肿的吸收,炎症消除,帮助损伤组织进行修复和再生;②干预免疫调节,阻止再增生异常的结缔组织和新鲜肉芽组织的发生以及到后期瘢痕的演变;③调节局部血液循环的能力,把新陈代谢调节到最佳点,有助于修复,并努力把损伤处的内微循环回归正常[8]。可以说局部封闭治疗比内服解热镇痛抗炎药拥有更好的机制对症。话锋一转,我们再谈谈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①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骤升;②糖皮质激素天然地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容易致使继发性的感染;③胃酸及消化酶分泌的亢进,则大概率会发生消化系统溃疡甚至出血;④易诱发交感神经地频繁兴奋,会有血压及血糖的升高;⑤影响钙磷地重吸收,加速排泄,久而久之则骨质疏松;⑥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导致的肌肉萎缩及缓慢的伤口愈合等等[9]。为此,相对于曲安奈德为代表的一系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其治疗作用便着实显得不明显,让此类药物的选用大打折扣,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1.3.4 另外还有其他的药物,如维生素C可促血管修复;甲钴胺分散片可促进末梢神经修复等等,然而这些药物更是隔靴搔痒,对于疾病的治疗是无法拥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4 小结。以上几种是西方现代医学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案,其基本就是化学治疗,虽然有治疗作用并尚且满意,但是不良反应较重,导致可选择性不高,一旦无法应用,多数是坐以待毙。为此,将目光转向中医方面是迫在眉睫。

2 中医对急性软组织的研究

2.1 我国古籍经典对于筋伤的认识是历来以久,如:《内经》中提到过筋的来源:“诸筋者,皆属于节”。

唐代王冰说:“筋气之坚结者,皆络于骨节之间”;清代医家高士谦说:“大筋连于骨内,小筋络于骨外”便是对筋的生理特性的论述。

而“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及 “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绊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其主则属于肝”都是对筋的功能的阐述。

其筋的损伤机制也有过论述:《圣济总录·伤折恶血不 散》:“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癖结不散,则为肿为痛”;《医宗金鉴》:“损伤之症,肿痛者,乃疲血凝结作痛也”;《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2.2 总结一下,筋伤发生的原因不外乎外因与内因。

2.2.1 所谓外因:指的是外来暴力造成的直接损伤,也是筋伤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机体遭遇到外来的力量打击,经脉气血挫伤,气血运行不通达,筋脉经络气机郁滞,则可致使不通则痛,理解上比较直观[10]。

2.2.2 内因是导致损伤的其二因素,并且也是治疗的主要下手点。通常把身体素质、生理特性和病理机制与其联系在一起。体质的高低和筋伤的发病联系紧密,体质强盛,气血满满,肝肾充足,筋骨才会强壮,可接受外部暴力和邪气的能力就高,故而不易有筋伤劳损;而体弱多病,气血平平,肝肾虚损,筋骨就十分羸弱,承担外界暴力和邪气的水平就低,则比较容易筋伤[11]。

2.3 治疗。与西方现代医学一样,中药内服剂是治疗此病的基础并且是重中之重,并佐以外用药。

2.3.1 内服药物治疗:筋伤初始:气血不顺,瘀滞较重,疼痛显著,治疗法则一般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代表方剂: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血府逐瘀汤、七厘散、柴胡疏肝散等。

筋伤发展:伤处红肿热痛之表现慢慢消退,但筋经脉络拘紧现象尚未完全减退,治疗法则为舒筋活血、和营止痛。代表方剂:舒筋活血汤、合营止痛汤、定痛和血汤、补筋丸等。

筋伤临终:由于伤肿日久蔓延,气血耗损严重,肝肾不足,又时时经风寒湿邪侵袭,除伤肿处疼痛乏力外,尚有其周围或者其他部位活动功能不畅,适逢阴雨时节又症状加重,或有形体消瘦、肌肉痿乏,麻木不仁,治疗法则宜为养血和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和祛风宣痹为主。方剂一般为大活络丹、小活络丹、独活寄生汤、补肾壮筋汤、麻桂温经汤等[12]。

2.3.2 外用药物治疗:筋伤前期:一般多是初始及发展阶段,适宜消瘀退肿、理气止痛,用药多为:消瘀止痛药膏、三色敷药、定痛散等;红热较明显者,宜消瘀清热、解毒退肿,可外敷四黄散、清营退肿膏等;症状较轻者,可用跌打万花油、茴香酒等擦局部,以舒筋活血。

筋伤后期:也就是临终阶段,仍有持续性疼痛而迁延不愈,活动功能不畅者,仍以活血消肿止痛为法,用宝珍膏、万应膏等;若伤部苍白凉凉,筋经肿硬拘紧者,可用中药汤剂以熏洗患处,此法有温经止痛、滑利关节的作用,常用的方剂有四肢损伤洗方、八仙逍遥散、海桐皮汤等;另外老旧陈伤经常隐隐发痛或患有风寒湿痹等阴证,可把中药方剂药材蒸热成渣,再在患处作热敷,其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之效,常用方如腾药、熨风散等[13]。

2.3.3 小结:无论内服药还是外用药,皆是根据治疗原则及辨证论治对症下药,治疗方案清晰明确。另外重要的一点,只要按上述原则进行对症下药即可,大可不必原方不动地进行治疗,比起原方不动地进行治疗,针对个人的个性化辨证论治治疗方案的可操作性更强。

2.4 中药治疗内在的机制。根据中药药理学研究显示,大量活血化瘀、补益气血及祛风止痛药物均含有可以改善损伤症状的化学物质。而正是这些物质起到了关键作用,是主要矛盾。上述提到的方剂或用到活血化瘀、补益气血及祛风止痛等药物治疗筋伤的方剂中含有大量的相关化学物质。我们可以从中药药理学方面探究中医药起效的本质。

2.4.1 抗炎:绝大多数的祛风止痛药能有效地逆转急性炎症时的病理变化,保护线粒体等细胞器、细胞基质内的纤维蛋白,减轻结缔组织及软骨细胞损伤后期的纤维性变,减少瘢痕组织,还可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组胺、5羟色胺及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及释放,故而解决炎症的红肿问题[14]。

2.4.2 镇痛:第一点,大量的祛风止痛药可极其明显地拉高热、电及化学等因素所刺激动物而产生的痛阈值,如:川乌、秦艽、独活、防己和清风藤等等。第二点,祛风止痛药物优异的抗炎作用抑制了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间接导致疼痛的消退[15]。

2.4.3 改善微循环:90%以上的活血化瘀药可显著地改善机体微循环,尤其是损伤部位,其作用更加明显,而且改善微循环对损伤的修复起到至关重要地作用。其主要机理是:①使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促进修复因子更多更快地聚集到此处,从而加速修复;②解除微血管痉挛收缩状态,减缓微循环血管里红细胞的聚集和瘀滞,使微血管形态轮廓渐变清晰、襻顶瘀血减少;③改善微循环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组织里渗血,缓解水肿及瘀血;④像中药中丹参多酚酸盐等物质还能明显丰富毛细血管密度,尤其是缺血区,达到侧支血管加速形成的目的[16]。

2.4.4 改善血流动力学:像活血化瘀药几乎都可以舒张外周血管,减小外周阻力,从而丰富血流量,以达到加速修缮损伤部位的目的。此外,像川芎等药物除了直接扩张外周血管外,亦可以抵御使不同血管段收缩的种种的诱发因素,即除了针对结果,还能抑制原因,真是两全其美。

2.4.5 抗血栓:不单单如此,大部分活血化瘀药物兼有抵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其具体的药理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这里包含活化、聚集和黏附,有效加强纤溶系统的功能等。比如丹酚酸B,主要来源于丹参,其可阻滞凝血系统的活性、减少血小板与暴露的内皮下胶原接触的机会;再比如隐丹参酮,也是丹参中的一种物质,其亦可减少血小板与内皮细胞接触的次数;还有一种名叫丹参总酚酸盐的化学物,可增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数量,同时把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物质数量减少,从而间接地使人体增强纤溶能力。

2.4.6 免疫调节:再说说补益药物。宏观上像人参、党参、黄芪、当归、枸杞子及山药等中药的功能是补气益血,放大到微观物质世界,其药理机制可谓是极其复杂并且多样,总结起来可以归为以下几点:①提高免疫器官的质量;②增加循环池和边缘池白细胞的数目;③提高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的组织内的表现形式)的吞噬功能;④提高外周T淋巴细胞的数量、促进转化增殖与功能。总体上使损伤部位甚至整体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得到提升,并帮助机体努力恢复到创伤以前正常时的良好的生理环境。

2.5 小结。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这些有效的化学物质与西方现代医学治疗的机理不谋而合,也就是说两种治疗手段起作用的机制几乎如出一辙,从效果上无明显差别。但中医药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从临床上并没有收到大量反馈、也没有大量的相关报道,并且在价格方面也没有太大差别,可操作性极强,可内服,可外敷及外洗。综上所述,中药的内服剂从作用机制上可以与现代西方医学药物相媲美。另则,中药外用剂的有效物质又可以从损伤部位皮肤表面渗透到损伤部位,从而达到内外兼修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2.6 不单单如此,中医学对此类疾病的治疗还有许多物理治疗。

2.6.1 针灸治疗:一般在初级阶段,会以“以痛为腧”为原则进行取穴并与其相近的地方再取穴而相结合的方式,把泻法作为最主要的原则,保持针灸留置5~10分钟,就可以达到活血止痛、消肿舒筋的效果;而到了中后期,还是以“以痛为腧”取穴为原则,而兼以与循经取穴相结合的方式,辨证论治,一般多是平补平泻或者补法为主,促使气血畅达,肌肉与关节回到正常的功能;另外损伤后期并发风寒湿痹患者,可在行针后加上火罐、艾灸等方式来温经止痛,效果自然锦上添花。

2.6.2 小针刀疗法:这是近年来一种服务于临床的新的治疗方法。它主要特点是融合针灸与手术刀为一体,事实上就是一种闭合性微创手术。调理的重点是放在导致筋伤疾病发生的人体组织的动态平衡失调方面。尤其是筋伤后期造成的粘连、挛缩和瘢痕,小针刀可将粘连处剥离开、痉挛处松弛开、瘢痕处松解开来,进而达到使阻滞通畅、筋脉揉畅、气血顺畅的目的,最终使人体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2.6.3 理筋手法: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指、掌、腕及臂的力道,通过多种手法的技巧,将力量作用于损伤处,从而调节机体,以达到治病疗伤、整复舒筋、强壮身体的治疗目的。

2.6.4 小结:总之,除了内外药物治疗外,以上物理治疗对筋伤不但有着不可磨灭的治疗功效、丰富了我国中医的治疗方案,而且操作简单、一学就会,最难能可贵的是无任何毒副作用。

3 结论

我国中医药学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方面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内服药从作用机制上与西方现代医学的内服药物分庭抗礼,在临床上大量的患者反馈了比较不错的疗效,而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可选择的中药与方剂甚多,甚至根据辨证论治可以进行针对个人的个性化方案治疗。此外大量的物理治疗更是具有低成本、低价格、高疗效及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是我国中医药学独特的优势,是西方现代医学无法复制的治疗手段,是治疗此类疾病无法忽略的方案。

总之,中医药学在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方案较西方现代医学有着多样、高效、廉价、简便及安全等方面的特点。

猜你喜欢

现代医学气血中药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气血不足我来看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零食”怎么吃
浅析医学科技对眼健康系统发展的影响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