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BYOD 在小学美术学科中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为例
2021-01-05施丽娜
施丽娜
(厦门市第五中学,厦门,361000)
BYOD 是Bring Your Own Device 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最早出现在企业中,是一种办公形式,指自己携带移动终端设备在覆盖无线网络的空间场地里进行办公活动。因为其依托网络环境,对办公的时间、地点、人员限制极低,所以深受企业的欢迎,很快BYOD 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在美国的高校之中开始被广泛应用。在高校中,学生和老师都自带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设备,师生、生生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互动,并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从而完成教学活动。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满足了学生对于新兴科技和个性化教学活动的追求,取得了高效的教学效果,并逐渐被推广到了美国的中小学中。
我国开展与BYOD 相关的教学实践研究相对较晚,且大多数集中在高校之中,针对中小学的实践研究非常的少。主要原因是BYOD 最早应用于企业之中,面对的对象都是成年人,高校师生双方都是成年人可以无差别的直接吸收借鉴。而中小学的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直接让BYOD 这种形式进入中小学课堂,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是对学生的视力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学生全员携带电子设备入校,对学校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是不小的挑战。三是网络中存在大量不良信息,中小学生难以甄别。所以,对于新兴的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不能照单全收,要客观全面的进行分析,要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借鉴。
教师BYOD 区别于高校师生双方都自带设备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单方面自带设备。这样就可以规避学生自带设备的潜在风险。教师BYOD 是在无线网络的保障下,结合教室中的白板、一体机等硬件设备和手机软件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师BYOD 因为其主要的设备和信息端都掌握在教师一方,学生互动反馈主要是通过白板而非自带的移动设备,可以有效的规避不良信息,减少学生对硬件设备的操作使用学习,更便于操作和实施。在吸收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学生,也更适合小学课堂。教师BYOD 对于软件的选择和应用是考验教师的一大难题。结合教学实践的应用研究,教师BYOD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最普遍是希沃白板5、希沃授课助手、班级优化大师等教学类软件,也有一些针对不同学科的需要会应用到的软件如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美术宝、翻译软件等,总之,只要是课堂教学中有需要的都可以通过移动数据端连接互联网获取使用信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教师BYOD 作为一种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形式,兼具传统信息化教学的视听体验和无限的网络信息资源,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极大的扩宽了课堂的知识维度,这些特点对于以视觉艺术为中心的美术学科教学是极其有利的。美术学科因其具有重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的特点,对图像、视听等数字资源需求度较高。探索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BYOD 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配置结构、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所以,在小学美术学科中采用教师BYOD 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也是符合小学美术学科特点的。下面将以《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课为例,进行教师BYOD 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1 教材分析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 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和艺术性;掌握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的造型、纹饰、釉色;了解陶与瓷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其中,分析陶瓷的造型、纹饰和釉色,了解陶与瓷的区别是重点,而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陶瓷艺术美的感受是难点。这一课的课程容量很大,单是教材中提供的陶瓷艺术品就有17 件,涉及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各类陶瓷艺术珍品,一件国宝的背后都有极其复杂的时代背景和制作工艺。要在一课时之内完成以上庞大的教学任务,还要上的生动有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2 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收集了大量的陶瓷艺术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对学生布置了查阅陶瓷艺术品的相关资料的课前任务。在电脑端和手机端安装使用希沃白板5、希沃授课助手、班级优化大师,并在希沃白板5 中完成课件的制作和再授课班级中和学生商议好班级优化大师的加分规则(积极回答问题+1、积极参加课堂活动+1、小组合作优秀小组集体+1)。手机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和操控电脑、白板。使用录制胶囊功能录制授课过程,以便课后反思。
3 导入环节
通过手机播放白板课件,使用蒙层功能,将事先插入的《China·瓷》海报图片隐藏起来,使用橡皮擦功能,擦除局部的英文单词China。提问学生这个单词是否认识?其中文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再擦除海报的其他图案,请学生进一步解读海报所传达的信息。导出课题,引出大航海时代,中国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风靡全球,成为中国名片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陶瓷艺术品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并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加分,以示鼓励。
4 授课环节
4.1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1.情景设置——走进陶瓷博物馆,使用超级链接功能,链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利用白板的触摸操作,带领学生浏览博物馆内珍藏的陶瓷艺术珍品。通过观察博物馆内陈列的陶瓷作品的年代变化,总结出先有陶器后有瓷器。通过数字博物馆的立体展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多角度的观察陶瓷艺术作品。
2.播放微课视频《陶瓷的发展》,帮助学生了解陶器和瓷器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和本质区别。
3.观看完微课视频后,利用超级分类功能开展课堂活动,请学生上来分一分陶器和瓷器的属性特征。其他同学拿出《学习任务单》完成第一题: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在少数学生上台互动的同时,不能忽略大部分没有上台的学生,与互动内容相同的学习任务单,更有效的保证了绝大部分学生的有效参与。对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和正确完成《学习任务单》的学生在班级优化大师中加分。
4.2 了解国宝的概念和价值
手机操作白板展示图片现代瓷瓶、青花瓷瓶(民国)、祭红梅瓶(清代),提问学生三个瓷瓶几号价值最高为什么?并完成《学习任务单》完成第二题:给下列瓷瓶的价值排个序。根据学生的答案,展开分析,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认识现代瓷器、古物、文物之间的区别。只有保存相对完好,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的的珍惜古物才能称之为国宝,它们是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成就,其价值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教育学生懂得珍惜保护国家文物,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对正确完成《学习任务单》的学生加分。
4.3 学生自主探究
手机操作白板展示图片白釉黑牡丹纹瓶,鼓励学生来赏析这件瓷器作品。对积极回答的学生加分。根据学生的回答,揭开事先被遮挡的词条,分别是白釉、黑牡丹、瓶。每个词条都是思维导图的一级标题,分别点开二级标题,对应的是釉色、纹饰、外形。接下来请学生们分组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开展探究,学生自主分为3 个大组,第一大组为外形组,第二大组为釉色组,第三大组为纹饰组。同时教师在班级优化大师中也完成相应的分组。每个大组有3 件陶瓷作品,各大组再分为3 个小组,分别选择1 件陶瓷作品根据课本和课前收集学习资料展开分析讨论,并完成学习任务单。使用计时功能计时10 分钟,结束后,请小组代表来分享。
5 展示分享
教师使用希沃授课助手中的拍照上传功能,拍照上传小学代表完成的《学习任务单》投屏在大屏幕上,方便学生观看。小组代表分享的过程中教师使用手机播放白板课件外形组分享完,展示与陶瓷作品外形相似的动植物图片这些陶瓷艺术品的外形就来自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事物,在它们身上都体现出了自然之美和我国古代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釉色组分享完,播放微课视频《陶瓷釉色之美》陶瓷釉色的变化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体现,代表了哪个时代的科技水平;纹饰组分享完,播放微课视频《陶瓷纹饰之美》陶瓷的纹饰可不只是绘画这一种这么简单,刻花、印花、雕塑、镂空、堆贴、彩绘多种技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陶瓷纹饰。每个分享完成的小组,小组集体加分。最后通过班级优化大师展示本节课学生的加分情况,及时对学生给与反馈和鼓励。课后教师将课件、微课视频、课堂实录、教案、学习任务单等学习材料上传至网盘,供学生和学生家长下载学习。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课,采用了教师BYOD 的教学形式和多样的数字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师生双方的成长和学习都非常有利。对学生来说,教师BYOD 一方面,利用网络资源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扩宽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对内容和空间限制,便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白板一体机和希沃软件一方面,实现了人机互动,丰富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和内容,及时、可视的评价反馈也促进了学生成就动机的生成和内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对教师来说,教师BYOD 打破了教师传统的备课形式,丰富了教师教学环境,扩大了教师个性化教学发展的空间,促进教师不断的学习各种新型的教学软件和获取更多新兴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
教师BYOD 的应用方式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类型和特点千变万化,并不局限以一种模式,一堂课、一个案例也不可能穷尽所有软件和技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不断的摸索和实验。同时,我们也要理性的看待教师BYOD 的利与弊,对网络和设备的过分依赖是它在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一大弊端。一旦网络和设备出现故障,课程将难以开展下去,这使得教师不得不做好“两手准备”,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备课负担。所以,教师BYOD 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教师在学习应用的同时也要尽力规避其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