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骨玄府“以通为顺”特性论治骨关节炎
2021-01-05王丹徐江喜杜芸朱跃兰
王丹 徐江喜 杜芸 朱跃兰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带来了负担,但目前为止尚无特效治疗药物[1]。中医学认为骨关节炎的病机为肝脾肾亏虚,痰瘀阻滞,病性为本虚标实,治疗以补虚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之药[2]。本病病情复杂,涉及多个脏腑,宏观辨证难以进行准确定位,近来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关注玄府的微观结构,提出了“肾玄府”“肝玄府”“心玄府”等。骨骼中的微观结构与玄府相类,功能与玄府一致。故笔者拟从微观结构骨玄府探讨骨关节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
1 骨玄府内涵
“玄府”之名最早见于《素问·水热穴论篇》:“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杨上善[3]认为“汗之空,名玄府者,谓腠理也”,明确提出了玄府又名汗孔亦即腠理。刘完素进一步发展了玄府理论,认为玄府是人身普遍存在的微小结构,是气机升降的门户,万物皆有玄府,玄府具有运行气血津液的功能,其性以开阖为顺,以闭塞为逆。正如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4]所言:“皮肤之汗孔谓泄气液之孔窍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玄府乃精神荣卫,血气津液出入流行之纹理。”现代研究发现玄府与微循环、离子通道、细胞间隙相类[5]。
骨骼外部致密,内部有类似蜂巢的空隙组织,有很多孔、窍、道,形态上与腠理相似[6]。根据现代解剖学可知骨骼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骨髓中有血管、淋巴管、空腔管道样结构及神经等,这些微观结构能够实现骨细胞组织液的流动及生理信号的传导,对骨骼的生理代谢意义重大。研究表明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络参与了软骨骨化与骨折修复,调节血管有助于控制老化导致的骨质流失[7]。根据中医取象比类的观察方法,骨骼中细小空腔结构与玄府相类。这些空腔组织功能与玄府相似,同为内外进出的门户。因此,骨骼中空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与玄府“开合有度、分布广泛、结构精微”等特性相符,故可称为骨玄府[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骨玄府在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江花等[9]认为骨玄府与骨质中的哈弗氏系统相对应,“哈弗氏系统管道—黏合线—骨小梁”是骨玄府的微观结构基础。曹金凤等[10]认为骨玄府广泛存在于骨膜、骨质、骨髓中,三者通过骨玄府进行沟通,共同调节骨的发育。虽然各家对骨玄府的具体分类意见不同,但都认同骨玄府的存在。笔者学术团队认为骨玄府广泛存在于骨膜、骨质、骨髓等各种组织中,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骨玄府包括骨膜中的毛细血管网络,骨密质中骨板间的骨腔隙、哈弗斯管、伏克曼管、滋养动脉通道、基质微孔、骨小梁间隙、骨小梁中骨板的间隙、骨髓中的血窦等,均属于骨玄府。骨玄府功能与玄府类似,是气液疏布的门户,通过骨玄府,气液进行正常的交换,骨骼得到气血津液的濡养,保证功能的发挥。正如《太素·骨空》所载:“骨上有空,言五谷津液入此骨空滋脑髓也,此骨空种数所在难分,此皆可知者,不可知者故置而不数也。”
2 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是内外因素导致骨玄府闭密,气液交换受阻
2.1 风寒湿邪导致骨玄府闭密不通
《素问·痹论篇》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风寒湿邪侵袭是导致骨关节炎的主要外因,根据风寒湿偏盛的不同可分为风痹、寒痹、湿痹。风性开泄,善动而不居,既可单独伤人又能与寒湿相兼为病。如《素问·风论篇》载:“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骨玄府结构精微,多为网状、管道状结构,易受邪气侵袭出现堵塞、变形及萎缩。风寒湿邪侵袭,客于筋膜,气血津液流通受阻,津液停聚而成有形之邪,堵塞骨玄府导致骨骼失养,发为骨关节炎,这是骨玄府闭密不通的外在因素。正如《叶选医衡》所载:“痹者,闭塞不通也,为风寒湿三气杂至,感于皮肉筋骨,闭阻血脉,血液运行不畅而不通也。风寒湿三气中,如一气独盛,即能成痹。”
2.2 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骨玄府失荣而萎闭
玄府是气液交换的门户,其功能的发挥依赖气血的濡养。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可导致骨玄府失荣,出现萎缩变形而不通。肾藏先天之精,肾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减,骨关节炎中老年患者居多。《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载:“女子七岁,肾气盛……七七天癸竭,丈夫八岁,肾气实……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通过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滋润濡养四肢孔窍。老年患者肾精耗损,肝血亏虚,气血不足,骨玄府失荣而萎缩闭密,这是骨玄府不通的内在因素。正如《黄帝内经太素》所载:“骨节相属之处无液,则骨属屈伸不利,以及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
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门户,玄府通畅则气液运行正常,可以发挥濡养四肢、肌肤、经络、骨髓的作用,若玄府闭密气液交换受阻则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功能失调。正如刘河间所言:“其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香,舌不知味,筋痿,骨痹,齿腐,毛发脱落,皮肤不仁,肠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玄府以通为用,无论外感或内伤均能导致玄府闭密[11]。骨关节炎属于风湿性疾病,病因包括内外两端[12]。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骨玄府闭密,气液流通受阻,筋骨失养,四肢关节出现功能活动障碍。综上,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是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加之感受风寒湿邪,导致骨玄府闭密,气液交换受阻,骨骼失养。
3 开通骨玄府是治疗骨关节炎的重要方法
因外邪或内伤之邪导致骨玄府闭密,开阖失司,气液交换受阻,骨骼失养,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根据骨玄府“以通为顺,贵开阖”的特性,治疗应以“通”字立法。然通之之法不应局限于通下之法,凡能去除导致不通之病因者皆为通法。《医学真传·心腹痛》载:“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开通玄府的主要方法包括风药通玄、祛瘀通玄、辛温通玄、填精通玄、调血通玄、外治通玄等方法。
3.1 风药通玄
风药概念发源于金元时期张元素创立的“药类法象”理论。《汤液本草》言:“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阐明了风药具有升散,味薄质轻之特性。《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载:“凡药之质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风药味辛质薄,性主升浮,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等特性[13]。基于风药的特性,风药具有开、散、通等功效。风药治疗多种疾病的基础在于风药具有开通玄府的特性,风药不仅能开通皮肤之玄府,也能开通脏腑之玄府[14]。有学者认为风药以其辛散、走窜、宣通、轻灵活泼之性,不仅能开发肤表的毛孔,还可上行下达,内透外散,贯穿周身节骨毛窍,使气血周流,津液畅达[15]。玄府为气血津液升降疏布的门户,是神机出入之所,以通为顺。若玄府闭密则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百病丛生。风药以其独特之性,被认为是开通玄府最有效、最常用之药[16]。
《素问·风论篇》载:“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风寒湿之邪侵犯机体,藏于分肉之间,与阳气相搏结,逆于肉里,传于筋膜,导致骨玄府开阖失常,气液流通受阻,筋骨失养发为骨关节炎。风药善动而不居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骨玄府,打开闭密之骨玄府,而且风药具有祛除寒湿之邪的功效。寒邪凝滞收引,易阻塞气机,寒邪侵袭骨玄府,导致骨玄府收缩,气液流通受阻。风药味辛性温,具有向外发散、布散、宣散的特点。李东垣认为“凡治风之药皆辛温,上通天气,以发散为本”。温能祛寒,辛能宣散,使寒邪凝滞的骨玄府恢复正常。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易阻塞气机,湿邪侵袭,阻滞骨玄府,导致骨玄府气液流通受阻。风药多芳香,性辛温,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指出: “圣人立治之法,既湿气大胜,以所胜治之,助甲木( 胆气)上升是也。故经云:‘风胜湿’”。此外,风木者为春天之气,具有灵动之性。风药不仅可以通过行气、活血等功效疏散堵塞骨玄府之痰瘀湿浊等病理产物,又能够芳香醒脾,从源头消除痰湿之邪,间接疏通骨玄府。针对骨玄府闭密的主要病机,风药开玄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的重要治疗方法。骨玄府通畅,气血精微能够濡养骨关节。此即王冰所言:“疏其壅塞,令上下无碍,血气通调,则寒热自和,阴阳调达。”
3.2 祛浊通玄
关于“浊”的论述最早见于先秦中医典籍中。《灵枢·逆顺肥瘦》曰:“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提出了“血浊”的概念。浊邪是痰浊、血瘀的前期阶段[17]。浊邪导致津液输布障碍,出现痰饮等有形之邪。浊邪积聚,使血液质地失其清浊,进而导致瘀血的发生。浊邪可随气血流行至人体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至,又可阻滞气机,故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18]。《灵枢经·阴阳清浊》载“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玄府以开阖为顺,以闭塞为逆,浊邪气涩,易阻滞玄府,导致玄府气液运行受阻。骨玄府结构精微,浊邪既能直接阻滞骨玄府,又能发展成为痰瘀之邪阻滞骨玄府。
祛浊通玄法主要是通过活血祛瘀、化痰通络等法祛除浊瘀痰邪,清除骨玄府开阖之障碍,使骨玄府功能恢复正常。浊邪秽浊,可直接侵袭骨玄府,导致骨玄府开阖功能失常,气液流通受阻,络脉阻滞而成瘀血。浊邪随气血流行,无处不到,若停积脏腑,可阻滞脏腑气机,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肾为先天之本,内藏精气,肝主气机,浊邪为病最终可致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推动无力,则浊邪更甚,最终发展为痰浊瘀邪。正如《儒门事亲》所言:“风寒暑湿之邪,结搏于皮肤之间,滞于经络之内,或发痛注、麻痹、拘挛。”治疗瘀浊之邪除选用活血化瘀,益气祛痰之药外,尚需选用一些藤类药及虫类药以增强祛浊通玄的作用。藤类缠绕蔓结,状如网络,藤蔓类药物大多性温,味苦辛,具有祛风、解毒、通络等功效,根据其特性常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病变[19]。《本草便读》载:“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络宣风。”骨骼中广泛分布血管、淋巴管和其他的空腔管道结构,状如网络,其形与藤曼相似,根据中医学同气相求之理,可用藤蔓类药物加强祛浊通玄的功效。虫类药物性善走窜,又能祛瘀是通玄的良药。对于痰瘀阻滞骨玄府较甚,草木之药难以荡涤者可选虫类药治疗。正如叶天士所言:“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辄仗蠕动之物,松透病根”。骨玄府结构精微,一般药物很难直达病所,而虫药既能祛浊通玄又能引药深达骨玄府,最终达到祛浊通玄的目的。
3.3 辛温通玄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载:“天寒地冷,则经水凝泣……寒则血凝泣”。论述了自然界寒冷的天气可导致经脉凝滞,气血运行不畅。《素问·调经论篇》载:“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论述了人体气血喜温恶寒的特性。因此,若要使气血运行通畅机体必须保持一种“温”的状态。因外感寒湿之邪损伤阳气或肾阳虚衰导致机体“温”的状态被打破,可出现气血运行不畅,骨玄府失荣。若要使骨玄府通畅必须先改善经脉气血运行的大环境,气血运行通畅则骨玄府得养,开阖功能恢复正常[20]。
人体之气血,喜温而恶寒。辛温之药气味芳香,性擅流通,辛以散之,温而行之,可使气血运行正常。因此,在治疗骨关节炎时可适当应用辛温之药纠正阴阳的失衡,使机体恢复“温”的状态,则气液运行正常,骨玄府得到濡养。辛味药多发散,具有濡润骨玄府的作用。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载: “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以辛味行散之力助气液直达骨玄府,起到“濡润”骨玄府的作用。正如张锡纯所言:“ 香窜之气,内而脏腑筋骨,外而经络腠理,倏忽之间莫不周遍”。
3.4 填精通玄
张景岳言“肝肾为子母,其气相通也”。肾藏精,肝藏血,乙癸同源。肾精不足,母病及子,导致肝血亦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载“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指出了肝肾的密切关系。肝肾精血亏虚,气血虚少,不能濡养骨玄府导致骨玄府失荣而闭密。肾主骨生髓,肾虚髓空,骨玄府化源不足,导致骨玄府萎缩而闭密。正如《灵枢·痈疽》载:“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因此,肝肾亏虚是骨关节炎发病的主要内因。
《中藏经·论筋痹》载“筋痹者……宜活血以补肝,温气以养肾”,指出了补益肝肾治疗“筋痹”的方法。通过补益肝肾使气血充足,骨玄府得养,开阖通畅。据《素问·奇病论篇》载:“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及《景岳全书》:“治痹之法最宜峻补真阴,使血气流行”。补益肝肾需用味厚质重之品,且药量宜大,使药物直达病所。通过补益肝肾使骨玄府通畅,即宗“塞因塞用”之旨。
3.5 调血通玄
调血通玄即通过健运脾胃,补益气血,祛除血流不畅之因素,使气血通畅。《素问·调经论篇》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阐明了气血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气血充足机体功能正常,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载:“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气血充足,运行正常。气血运行正常能够濡养骨玄府,则骨玄府开阖功能正常,若气血不足骨玄府失荣出现骨玄府萎缩而闭密;或气血运行不畅,病理产物蓄积,堵塞骨玄府出现骨玄府闭密。因此,应用健运脾胃,调理气血之法使气血充足,病理产物清除则骨玄府得养。即《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意。
《伤寒论》载:“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风寒湿等邪可直接客于骨玄府,导致气液流通受阻,骨玄府闭密。《内外伤辨惑论》言:“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通过调理脾胃,使气血充足,正气存内,外邪不易侵袭。脾胃乃生痰之源,湿邪日久,聚而生痰,痰瘀交结阻滞骨玄府,出现关节肿胀僵硬等症状,所谓“湿盛则肿”。通过调理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正常,而无生痰湿之机。正如《叶选医衡·痹证析微论》载:“治著痹者利湿为主,祛风散寒仍不可少,大抵参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制湿而气自足,自无顽麻也。”因此,在治疗骨关节炎时要注重健运脾胃,脾胃健运则气血充足,湿邪得祛,骨玄府恢复开阖功能。即所谓“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3.6 外治通玄
《理瀹骈文》载:“外治之理即为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为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中医外治法治疗骨关节炎由来已久。《黄帝内经》载:“病在骨,淬针药熨。”外治法种类众多,常见的包括中药外敷、中药溻渍、中药烫熨、推拿、针灸等方法。中药外敷、中药溻渍、中药烫熨通过局部治疗,一方面使病变局部温度增高,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流,使血流通畅,骨玄府得养;另一方面又能加速药物透皮吸收,使药物渗透至骨玄府。《形色外诊简摩》载“细络即玄府也”。针灸刺络、推拿手法具有畅通经络、放松肌肉、调动气血运行的作用。骨关节炎患者表现为膝关节周围肌肉痉挛,肌张力增高,毛细血管痉挛,导致血流不畅,产生瘀滞,因此可通过推拿、针灸手法解除肌肉及毛细血管痉挛,使气血运行通畅,清除有形之邪,畅通骨玄府。
4 结语
综上所述,玄府理论是对于中医藏象理论的补充和发挥,具有广泛性,万物皆有玄府,骨玄府是对玄府理论的发展和补充[21]。骨玄府结构精微,是气液疏布的门户。因肝肾精血不足,气血亏虚骨玄府失养而萎缩闭密,或因风寒湿等外来之邪堵塞骨玄府而闭密是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因。内外因素导致骨玄府闭密,开阖功能失常,气液交换受阻,关节失养是骨关节炎的基本病机。笔者学术团队认为骨玄府具有“以通为顺”之性。因此,在治疗上要以“通”字立法,通过“通”法使药物能够直达病所,祛除病理产物,畅通骨玄府,使骨玄府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然上述开通骨玄府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运用,相辅相成的。如在使用祛风药时可加入辛温药和活血化瘀药多种途径开通骨玄府。骨关节炎多有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的一面,因此在治疗时需加入补肝肾,益气血之品,然补益药物多滋腻碍胃,可加入少量风药使“补而不腻”。风药及辛温药多辛散耗气,容易耗伤阴液,导致骨玄府失养,因此,在使用风药及辛温之药时需注意加入补益气血之品,还需加入润燥柔润之品。基于骨玄府的视角探讨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并通过“通”法,使治疗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