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身医学”角度中医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研究进展
2021-01-05周荣新刘姝晨
周荣新 刘姝晨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人民医院皮肤科,河北 容城 071700)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和医疗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老年性瘙痒症(senile pruritus,SP)是指发生于老年人的,仅以瘙痒为主要症状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有研究表明,我国SP的患病率可达31.0%,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1]。老年人因皮肤老化,皮脂腺、汗腺分泌功能降低,皮肤含水量减少,受到体内外因素刺激而表现为阵发性、转移性瘙痒症状[2]。痒觉的发生机制复杂,许多体内外因素都能对其产生影响,因而治疗较为困难。研究表明,SP患者的搔抓行为可迅速演变为无意识的习惯性搔抓,即在没有痒感的情况下,也出现搔抓行为,导致患处皮肤出现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等皮损,甚至诱发感染,同时促使瘙痒反复发作,进一步刺激搔抓行为,形成“越痒越抓、不痒也抓、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导致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3]。对于SP,西医治疗主要分为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和物理治疗。局部治疗对瘙痒面积较大甚至遍及周身的老年患者难以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而系统治疗则存在副作用大、疗效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老年人代谢水平下降、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耐受性下降等因素也使用药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物理治疗作为辅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但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标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SP的发生和发展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属于心身疾病范畴。心理治疗逐渐受到重视,但在临床的应用还未系统开展,目前的一些研究也大都局限于护理领域。
心身医学是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学科,是运用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及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探求人的性格特征、体质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心身疾病是一组发病、发展、转归和防治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4]。研究显示,人们在负疚、愤怒、烦躁、激惹时易产生瘙痒的感觉,尤其是愤怒和焦虑时易导致心理性的瘙痒[5]。常见的影响老年人心理的因素包括缺少陪伴、价值感降低、亲人及好友离世、缺少经济来源、长期慢性病史等,这些都能成为诱发SP的因素。压力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环路引发或加重瘙痒症状,形成恶性循环[6-7]。陈国梁等[8]调查显示,SP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体检健康者,且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SP属中医学“痒风”“风瘙痒”“痒症”“风痒”“燥痒”等范畴,一般认为症状表现在肌肤,与心、肝、肾关系密切,以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发病基础,日久动风、化热、生瘀,治以益气养血、滋阴填精、活血祛风为主。中医学十分重视情志与疾病的关系,从整体观出发,认为情志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并根据情志与五脏的关系,将情志与其他因素共同考虑,对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意义。从心身疾病角度出发,综述近几年中医在诊治SP的过程中将情志因素与机体症状联合考虑的理论及方法,以期为SP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1 从心论治
《内经》中明确记载了“痒”与心的关系。《素问·至真要大论》载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表明各种痛证、痒症、疮疡大多属于心的病变。《素问·灵兰秘典论》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表明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瘙痒主要为人的主观不适,即心的感受,此为心主神明的体现。心主神明,神明宜静。心主血脉,内连五脏六腑,外络筋肉皮毛。心神不宁、情志过极均可使心主血脉功能受损,血脉不通、不畅,皮肤失其濡养而瘙痒。瘙痒日久,剧烈难忍,又会扰动心神,烦躁不安,加重瘙痒,形成恶性循环。心主火,火亢则血热,血热则生风,风盛则燥,故见皮肤瘙痒。
赵炳南治疗皮肤瘙痒,创三心方(药物组成:莲子心、连翘心、生栀子)直入心经,以清心除烦,治心火引起的皮肤瘙痒;创四藤方(药物组成:天仙藤、首乌藤、鸡血藤、钩藤)交通心肾,安神止痒,治心肾不交引起的皮肤瘙痒[9]。黄尧洲治疗SP重视心神的调摄作用,治疗时以调理心神为先,以宁心安神法,以安神止痒为主,重用重镇安神、养心安神药物,创制养心安神止痒方(药物组成:生龙骨、煅牡蛎、合欢皮、远志、酸枣仁、柏子仁、连翘、马鞭草等),疗效显著[10]。谭明娥[11]认为,血虚风燥导致心神浮越不安,使SP迁延难愈,故以养血熄风、重镇安神为法,拟养血重镇汤(药物组成:生甘草、川芎、熟地黄、当归、生白芍、白鲜皮、生龙骨、生牡蛎、生石决明)治疗SP 100例,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100例)的70%(P<0.05)。邹世光等[12]认为,SP系由老年人阴血不足,血燥风生,心经虚火扰动,肌肤失养所致,用复合仲景方治疗122例,即用百合地黄汤滋润清心,合甘麦大枣汤养心缓急,共奏养心安神、祛风止痒之功,总有效率93.48%。高普认为,老年人年过半百,气血双亏,SP严重时常伴有心烦不安,瘙痒抓痕为紫斑,此为热入营血,气血两燔,外舍皮肤则为瘙痒,内舍心神则为烦躁不安,故治宜清营凉血,可选用银花解毒汤加减(药物组成:金银花、紫花地丁、水牛角、牡丹皮、连翘、夏枯草)[13]。秦万章认为,心神失养、心神浮越导致血脉运行失调,最终使肌肤失养,表现为肌肤枯槁不荣,瘙痒难忍或瘙痒无度。SP或久病致气血耗伤、心神失养、气虚血瘀、夹湿夹痰等,则肌肤枯槁,瘙痒无度。治疗时用重镇止痒药佐以活血之品可起到较好的效果[14]。谭毅[15]认为,SP患者大多经历坎坷,善思多虑,一旦患病,坐卧不安,病情反复发作,情绪更加焦躁,心神不宁,阴虚风热,治宜清心润燥,祛风止痒,药用金银花、连翘、防风、牡丹皮、地骨皮、乌梅、生石膏等,临床疗效显著。张治楠等[16]治疗SP因于心神者,以调神止痒为原则,以百会穴为主穴,配合神门、印堂、神庭、本神等穴针刺安神止痒,疗效显著。
2 从肝论治
肝五行属木,五气属风,主藏血。《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载“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以生血气……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调畅精神情志,SP与肝的关系十分密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志为怒。”情志与肝的疏泄功能关系密切,肝气不舒,郁久则情绪抑郁;生发太过,则急躁易怒。老年人肝气日益亏虚,更是易伤七情,易生积滞,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气血不畅,久必血瘀,导致肌肤失养,皮肤干燥、脱屑,肌肤甲错,血瘀日久则生风,风动而发皮肤瘙痒。肝郁日久化火,灼阴耗气,阴血两亏,生风化燥,亦可导致肌肤失养发为SP。喻文球指出风瘙痒为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机阻滞,五志化火,血热内蕴,化热动风,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膜理所致[17]。SP的病因病机以肝气血亏虚为本,风、火、瘀为标。在临床辨治时需标本兼顾,疏肝、平肝、柔肝、养肝,养血、活血,祛风、熄风灵活运用。
伍冠一等[18]通过文献收集整理,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当代中医治疗SP的用药规律。结果表明,当代中医治疗SP以肝经用药为最多。吴利平[19]采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SP 60例,证见心烦易怒者加柴胡、枸杞子、川楝子以疏肝解郁,养血润肤,总有效率80%,明显高于西药组(左西替利嗪片+维生素E胶囊治疗45例)的57.8%(P<0.05)。于瑞和等[20]认为,SP常见心烦、失眠、口干、小便短赤等伴随症状,严重时产生厌世情绪,主要责之于肝肾阴虚,肌肤失其濡养,治疗以增液汤为基础方滋补阴液,辅以山茱萸、枸杞子、黄精、白芍、当归等滋补肝肾、滋阴补血,佐以牡丹皮、赤芍、防风、乌梢蛇、紫草等凉血祛风止痒。王萍等[21]治疗SP肝郁化火证,证见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多因情绪激动时发生,伴见心烦、喜叹息、易怒、失眠,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以疏肝清热、祛风止痒为治则,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疗效较好。陈明达认为,SP有急缓之分,虚实之别,脏腑之异,急性发作主要病位在肺、肝,从肝治多以平肝、疏肝、祛风为主,常用四物消风散[22]。冯今虹等[23]以益肝通气、疏风养血为治则,方用加味桑麻糊(药物组成:桑叶、黑芝麻、酸枣仁、乌梢蛇、黄精、甘草)治疗SP 100例,并与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100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81%,P<0.05)。董玉娥[24]认为,SP常因精神紧张、焦虑诱发或加重,应从肝论治,以加味逍遥散为主方加减治疗30例,总有效率97%。
3 中医情志疗法
调查显示,长期的情志异常如烦躁、焦虑、抑郁、自卑等,可诱发或加重SP的症状,使患者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疏导对SP患者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情志调欲法是在情志理论指导下,以调控欲求为目的,以患者欲求为心理操作对象,利用欲求对情志的作用规律,通过认知和行为调欲,从而促进机体康复的心理干预方法[25]。张倩等[26-27]采用中医情志调欲法对SP患者进行干预,包括认知调欲、欲求评估、调和情志、顺逆兼治,通过情志调欲控制搔抓行为和负性情绪,打破“瘙痒—搔抓”循环,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轻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程玉娟等[28]对164例SP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解除患者顾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采用音乐疗法、移情法等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患者进行行为和饮食指导等。对照组163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8.66%)高于对照组(53.37%,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情志护理不仅有助于改善SP患者不健康的心态和行为,促进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有助于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小结综上所述,中医学对SP的认识历经千年,在实践中逐渐完善,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情志因素对人体脏腑气血的影响,辨证施治,充分发挥治疗个体化、副作用小等优势,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与心身医学“心身相关”“心身同治”的理念不谋而合,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目前,中医治疗SP的机制仍未明确,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中医治疗与心理治疗的深度结合研究还比较缺乏,心理治疗可以消除不良的心理社会性刺激,改善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合理安排生活,避免过于紧张,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值得重视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