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1-05朱燕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6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管理人员常规

朱燕冰

(清远市佛冈县中医院,广东 清远)

0 引言

急诊属于医院中较为重要的科室之一,其主要负责接待患有急危重症的患者,而相对应的在急诊护理中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参考以往相关案例发现,急诊护理工作的预见性较差,并且具有较高的护理风险,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够进行及时的应对,将会耽误患者的急诊治疗,甚至会产生相关的不良事件[1]。因此,为了可以有效提高我院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本次实验将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500例急诊患者均选自于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将所有纳入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有患者2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急诊分诊管理模式,患者年龄21-67(45.6±5.0)岁;主要包括男性160例,女性90例;实验组给予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患者年龄21-67(45.0±5.4)岁;主要包括男性150例,女性100例;参与此次研究的护理人员共12名、每组各有6名;

两组患者中均排除患有认知障碍、精神类疾病;且所有患者均在家属的自愿情况下接受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核准研究内容,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基数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急诊分诊管理模式

常规组在急诊护理中由医护人员给予患者进行常规的询问和指导,及时帮助患者就医,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其安排进行相应的科室和手术治疗。

1.2.2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

(1)急诊环境管理:由于科室的特殊性,需要管理人员在医院内设置较为醒目的急诊标识,并在问诊大厅内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悬挂分诊流程图,为患者和家属节约问诊时间,同时也可以减轻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2]。

(2)完善规章制度:由管理人员根据急诊工作特征与人力资源参照常规的工作流程制定和完善急诊的相关规章制度,确定好急诊高峰期并及时做好急诊护理人员的排班安排,明确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并要求所有护理人员熟记相关规章制度,做好一定的交接班管理,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3]。

(3)实施制度内容:管理人员需要对急诊科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举行有关风险的安全教育,增强急诊护理人员预防风险意识,在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佩戴口罩和手套等;可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资质建立急诊分诊工作小组,对于急诊工作中统一规范服务用语,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和工作效率,将患者个人分诊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确保患者在问诊时进行及时接诊,为患者争取抢救和治疗时间;在分诊问诊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于每位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后,按照患者的病情需要给予科室分配,并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合理调整就诊顺序[4]。

(4)监督和管理:由管理人员对于急诊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并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巡查,尤其需要加强午间和晚间休息时间医护人员的到岗情况,对于相关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指导,以整体提高我院急诊护理的工作质量。

1.3 评价标准

护理满意度=(很满意+满意)/例数×100%: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的满意度,问卷分值0-100分,评分范围分为三项,≥90分表示患者很满意、65-89分表示患者满意、≤64分表示患者不满意。

对两组急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急诊分诊质量进行评分,分数较高的一组患者表示接受的管理模式效果较好。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中不满意患者为25例,满意度占比90.00%,实验组中不满意患者为10例,满意度占比96.00%;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管理效果

相比常规组,实验组急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急诊分诊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管理效果[]

表2 管理效果[]

组别 例数 风险意识(分) 急诊分诊质量(分)常规组 6 74.2±2.3 88.5±1.2实验组 6 85.1±3.5 91.3±2.0 t - 6.375 2.941 P - 0.000 0.015

3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们对于医院服务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普通的工作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护理需求;而预检分诊作为急诊窗口的第一关,因接待患者流量较大,且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不一、种类不等,导致护理人员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由于与患者沟通交流等问题产生相关的不良事件,从而整体降低急诊的工作效率[5]。

本次实验中针对急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后结果表示: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96.00%)>常规组(90.00%),且实验组患者的风险意识及急诊分诊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属于一种常见的方式,其主要通过巡视管理人员针对急诊科室的特殊性制作相关的急诊标识,并在分诊大厅中悬挂分诊流程图来节约患者和家属的问诊时间,对于急诊护理工作中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指导,在管理人员的监督下使护理人员明确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并不断加强和提高服务质量[6]。

综上所述,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急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急诊分诊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管理人员常规
常规之外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国企基层管理人员作风建设措施分析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注册制对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别受限于常规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