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2021-01-05沈啸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6期
关键词:完全性危重肺动脉

沈啸威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江苏 苏州)

0 引言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又名“先心病”,属于先天性畸形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指的是在胎儿时期,其体内心脏与大血管发育异常,进而导致新生儿心脏解剖结构异常直至出生的状态;据调查研究显示,此类疾病的诱发因素包括:母体妊娠期感染病毒、外界环境污染、药物刺激、辐射、家族遗传史等,且此类患儿在出生后还会表现出喂奶困难、吸吮无力、呼吸急促、呛咳、生长发育差等表现,对其生命安全更是构成了严重威胁[1]。截止当前阶段,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患儿,通常会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措施,以此来达到提高生存率的效果[2]。本文研究中,将针对2017年6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36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展开外科手术最终疗效的分析,现将具体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作以下阐述。

1 所用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筛选病例总数为36,均为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20年4月所收入,所有选取病例类型经检查后,均被确诊为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具体资料如下。在36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包含20例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其出生时间介于2-28天,平均(14.97±0.62)天;体质量最小为1.2kg,最大3.9kg,平均(2.48±0.51)kg;其疾病分类包括:4例室间隔缺损、7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心上型、2例心下型、4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肺动脉闭锁、3例肺动脉狭窄、1例主动脉弓中断、2例主动脉狭窄、1例右室双出口Taussig-Bing畸形、1例三尖瓣闭锁、1例左室发育不良综合征、2例左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肺动脉。所有患儿均在X线扫描后显示,其心影增大,肺充血量减少,且患儿家属对研究内容、目的等信息进行了充分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有意义。

1.2 治疗方法

本次筛选的36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具体如下:术前,临床相关工作人员需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气体静脉复合麻醉操作,其次,对于部分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经左后外侧作一切口,后在非体外循环的基础上完成手术;剩余患儿则选取其胸部正中部位进行切开,并做体外循环处理[3]。而后,结合患儿心脏病的具体类型对其进行不同手术操作,主要方法包括:(1)大动脉调转手术(Switch),适用于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室间隔缺损患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和右室双出口Taussig-Bing畸形患儿;(2)矫治手术: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心上型和心下型患儿;(3)右室流出道疏通手术:肺动脉闭锁患儿;(4)主动脉弓成形术:肺动脉闭锁、主动脉弓中断患儿;(5)冠状动脉再植术:左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肺动脉患儿;(6)主动脉成形术:动脉狭窄患儿;(7NorwoodⅠ期手术:左室发育不良综合征患儿。所有患儿在经过不同手术治疗后,临床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做好患儿的保暖干预措施,并为其连接对应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操作,最后,对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观察[4]。另外,对于部分病情无任何改善患儿,还可在其身体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对其采取体外膜肺技术,以此来达到延迟关胸的效果。

1.3 评定指标

手术治疗后,对研究筛选36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最终疗效进行分析和统计,具体指标包括:治疗成功率、死亡率和并发症(肺部感染、切口或纵隔感染、心力衰竭、活动性出血)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4.0版本进行,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计数资料用 [n(%)]表示,采取 χ2检验,P<0.05,表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评价

手术治疗后,36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33例治疗成功,所占比例为91.67%,另外3例死亡,所占比例为8.33%。其中,死亡患儿心脏病类型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且36例患儿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36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n(%)]

3 分析讨论

据大量研究调查发现,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和重度紫绀症状均属于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出生后的常见表现,在对其使用内科保守治疗措施后,对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差,患儿极易出现死亡现象,因此,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急诊手术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5]。

在本文研究结果中,对应指标显示:36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手术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1.67%(33/36),死亡率为8.33%(3/36);且患儿的手术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2例、切口或纵隔感染1例、心力衰竭1例,活动性出血1例,合计5例,所占比例为13.89%。可见,外科手术治疗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效果较为确切。其原因分析为,对于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来说,在进行手术治疗前,临床工作人员务必要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和新生儿疾病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为目标对其采取相应正性肌力药物,以此来达到改善低氧血症、缓解房内交通的目标[6]。与此同时,由于新生儿体内各脏器发育不全、内部组织相对脆弱,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保持动作轻柔,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牵拉操作,从而有效的降低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率[7]。另外,在手术结束后,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借助儿科专用保温箱对患儿做好相应的保暖措施,并加强对患儿所在病房的巡视,密切关注患儿在术后24h内的生命体征指标,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障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其生存率情况[8]。

综上所述,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外科手术治疗,不仅能够对患儿各项临床症状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提高其治疗有效率;而且还能够通过围术期干预来降低患儿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完全性危重肺动脉
肺动脉分支起源异常的产前超声筛查与诊断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数学直觉与数学实在性探析
小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