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症儿童小组课的目标设定—目标分解在课程中的运用

2021-01-04兰孝松胡琴波刘英董俊芹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目标

兰孝松 胡琴波 刘英 董俊芹

摘要:孤独症是一种由感知觉、情绪、语言、思维、动作和行为等各方面神经发育障碍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需要通过系统的康复,最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综合生存能力。我国康复行业需要建立标准化体系,从思想、教育方面入手。基于此,本文通过双向联想的思维方式分解孤独症儿童小组课目标,详细论述了怎样才能更好的设定孤独症儿童小组课。

关键词:思维方式;孤独症儿童;小组课;目标;目标分解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3--01

一、概论

社交障碍和狭隘刻板的兴趣,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障碍。小组课作为孤独症康复中不可或缺的课程形式,一般来说不超过8位儿童的集体课程,提升社会交往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生活适应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特点。小组课的作用是综合性的,要兼顾孤独症儿童的个性特点,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在此背景下教师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是对孤独症儿童的能力提升具有导向作用。

所以教师需要设定总的目标,然后分解孤独症儿童的特点,确定孩子在各方面能力的目标,做好充足准备,预设结果,达到最终目的。

二、小组课目标

(一)、目标

孤独症的康复是长期的,不是某一种课程或是某一节课就能去完成的,在设置目标时教师需要整体的规划,并去细化到每一节课中。可以将孤独症小组课目标划分为以下两种:

1.总目标(长期目标)

总目标指的是孤独症儿童在某一门课程中最终实现的能力。在我国现有的孤独症儿童康复课程中,每一门小组课课程都有相对应的侧重点,因此小组课目标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总目标。

总目标需要在整个课程中去实现,在设定时,要从课程本身开始,并结合整个班级孩子能力水平。

2.不同阶段的目标(短期目标)

孤独症儿童相对普通儿童来说,在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去实现总目标时,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也正因此,需要将总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成每一个小的目标,按照难易程度去放到不同的阶段,形成不同阶段的目标,即短期目标。

(二)、前备

目标的设置需要考虑到教师、家长、孩子、环境、教具、目标、形式、突发情况、预见这九点。

1.目标

这里的目标与以上的目标并不相同,要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主动去做好前备,明确目标只是第一步,怎样去进行,如何去做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前备中的这一目标特指确定方向,即进行目标设定的第一步。

2.教师

2.1准备

2.1.1自身专业水平

康复教师作为主导者,自身的专业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掌握与课程及目标相关的各项能力以及面对孤独症儿童时的教学能力,这两方面是必须具备的。

2.1.2了解孩子现有能力

目标的实现需要康复教师掌握整体班级儿童的基本能力,这也是康复教师在课程中入手的方向。另外,对每一位儿童进行了解和熟悉,建立信任关系。

2.2目标拆分

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存在差异性,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方面有明显的差别。所以我们必须从细节入手,拆分目标,实现孤独症儿童健康发展。

2.2.1横向

时长。小组课整体规划目标要考虑时长,保证每一位孩子达成目标,要按照班级最低能力水平的孩子去完成时长评判;

目标等级,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情况。划分低、中、高三个层次,再依据目标的三个等级,依次开展课程。

2.2.2纵向

关注点需要先多放在高层次儿童的,高层次是完成基础目标的时候,需要关注。再者是中层次,最后是低层次。

3.家长

家长是孤独症儿童康复中的最重要的人,因此,儿童小组课的目标完成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努力。

3.1建立连接

建立连接,做好沟通。了解家长、孤独症儿童特点,发现问题、家长需求点进行沟通。建立认知,确保认知程度在同一层面上;换位思考,恰到好处引导,在理解水平上建立良好关系。

3.2了解儿童

康复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级的孩子,家长面对的只是自己的孩子,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了解孩子这一点上教师和家长是不一样的。教师会从专业的角度更熟悉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而家长更需要的是熟悉孩子的喜好习惯和性格特点,这些都能够帮助家长在孩子出现某种状况时能够及时的做出反应,能更好的保证孩子在能力提升过程中更顺利。

4.儿童

4.1基础能力

首先在小组课中,多个孩子一起上课,每个孩子的基础常规和配合度是需要具备的,能够听从指令来维持正常课堂秩序和教学互动。第二就是其他方面的基础能力,例如语言、大动作等,这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进行具体的细化。

4.2状态

关心孩子的状态问题,也需要做好家长沟通工作。孩子有了好的状态,没有生理上的需求才能够真正的有效的去配合教师,更好的完成目标。

5.环境

在目标设定时,环境是必须得考虑的因素,这影响着教师的授课和目标的完成,营造儿童舒适的环境很重要,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

6.形式

教学形式是目标实现的过程,要从三个方面去考虑。首先是孩子,形式是需要孩子能够接受、感兴趣的、安全的且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的;第二是能够实现的,想法固然重要,但可实施性才是最需要去考虑的;第三是形式的意义,形式最终是要服务于目标实现的,所以在形式思考中,一定要是以让课程目标实现为基础的,不能出现课程中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

7.教具

教具的选择同样由具体的课程内容所决定,是必须要提前准备好的。

8.突发情况

首先就是孩子,在上课过程中,孩子作为主体,但同时也是不确定因素最多的,康复教师要思考到孩子本身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也要考虑到孩子在上课过程中学习内容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9.预见

預见能够让所有的前备更加的全面且充分,例如教具的多准备,教学方式的替换。

三、结果及影响

1.好的结果

好的结果及目标的达成。小组课目标的达成并不代表孩子的康复就此结束,所以在目标上还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提升进行优化,并进行延伸,这也正是说明孩子的成长进步不是分散的,而是要环环相扣的,利用这样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式,能够自然而然的去进行之后的目标设定,并越来越准确和顺畅。

2.不好的结果

不好的结果即目标未达成或是部分达成。需要教师去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影响

结果不仅提升孩子能力、知识,也提高了教师与家长的能力。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心态上会有调整,为后续的康复奠定基础。教师看到学生的进步,会继续思考。而学生进步与家长的满意,就是机构最好的宣传方式。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于孤独症儿童小组课目标设定的分析,细致展示从目标分解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拓展,通过对一个目标的双向思考和每一个点的拆解,发现目标分解是每一位康复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而思维方式才是根本,掌握双向联想的思维方式才是真正能够做好目标设定以及帮助孤独症儿童康复的根本。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目标
隐喻中窥见的中西方文化
多维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将梦想变成目标,改变你的一生
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s7—8单项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