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疏导护理法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

2021-01-04于佳琪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心理护理

于佳琪

摘要:目的:分析对比肺癌患者在围术期内采取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研究患者从2020.1.到2021.3在我院治疗肺癌患者60例。随机给予分组,研究组30例,常规组30例。给予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施行心理护理。统计比较2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2组肺癌患者在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肺癌患者在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67%,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肺癌患者在围术期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不但可以使患者是心理状态得到改善,而且能够得到更多患者的满意和认可,在临床上值得积极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肺癌患者;心理护理;常规护理;SAS评分、SDS评分;效果比对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3--01

肺癌属于呼吸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比较高,死亡率也比较高。治疗的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由于大多数患者对肿瘤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害怕心理。为此,大多数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1-2]。从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有的患者甚至会放弃治疗。为此,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分析对比肺癌患者在围术期内采取心理护理的作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研究患者从2020.1.到2021.3在我院治疗肺癌患者60例。随机给予分组,研究组30例,常规组30例。给予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施行心理护理。研究组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12例,最小年龄与最大年龄分别为40岁,70岁,平均中值为(52.50±4.22)岁。常规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为13例,最小年龄与最大年龄分别为41岁,71岁,平均中值为(50.11±4.24)岁。将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计算,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1.2方法

1.2.1常规组

给予常规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护士协助医师把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做好。

1.2.2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1)在患者住院时,护士对患者给予热情接待,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和主治医师,让患者消除陌生感;(2)护士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满足患者的需求;(3)护士每天为患者打扫病房,保持病房的整洁,适当摆放一些鲜花,营造一种温馨氛围;(4)定期为患者开展疾病知识的讲座,让患者了解癌症的起因,治疗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1.3观察指标

(1)统计比较2组肺癌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

(2)比较分析2组肺癌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

1.4统计学整理

本次实验中的资料数据,施行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统计与整理。运用()表示计量数据,行t进行检验;运用[n(%)]表示计数数据,行X2进行检验。如果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统计比较2组肺癌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

2组肺癌患者在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肺癌患者在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下:

护理前SAS评分:研究组3.48±0.30常规组2.41±0.44 t值:0.2457P值:0.5662护理后SAS评分:研究组1.75±0.52常规组2.35±0.33 t值:2.2212P值:0.0051

护理前SDS评分:研究组2.52±0.41常规组2.29±0.41 t值:0.8141值:0.4031

护理后SDS评分:研究组1.66±0.33常规组2.23±0.41 t值:5.6266值:0.0014

2.2比较分析2组肺癌患者的護理满意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67%,P<0.05,两组差异显著。如下:

研究组(30例):比较满意14(46.67)一般满意15(50.00)不满意1(3.33)总满意度29(96.67%)

常规组(30例):比较满意12(40.00)一般满意11(36.67)不满意7(23.33)总满意度23(76.67%)

X2值:5.1923  P值:0.0227

3.讨论

肺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治愈起来难度也比较大。患者比较容易出现负面心理,所以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是必要的[3]。

此次研究所示,2组肺癌患者在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肺癌患者在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67%,P<0.05,两组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在围术期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不但可以使患者是心理状态得到改善,而且能够得到更多患者的满意和认可,在临床上值得积极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海珊,杨柳,赵立平,冯立群,陈长霞,邢加强,谷兰海.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43(03):164-166.

[2]赵妮霞,李敏,任晓红.预见性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09):1302-1304.

[3]田丽霞.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2):139+141.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