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乡“乡风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成果汇报
2021-01-04覃勇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绿化乡于2017年11月启动了“乡风文明,绿化教育在行动”135主题实践活动(即:一个目标,三条路径,五项活动)。该项活动包括“宣传发动(时间:2017年11月)”“实施(时间: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总结提升(2018年11月)”三个阶段,并于2019年11月21日成功召开现场会,现汇报如下。
一、实施“乡风文明,绿化教育在行动”135主题实践活动的原因、背景
(一)是绿化乡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1.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2.推动移风易俗、弘扬农耕文明、弘扬优良传统,促进乡风文明进步,从而进一步提升村民综合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
(二)是助力脱贫攻坚“教育保障一批”的需要
1.扶贫先扶“智”,村民综合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市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有效途径。
2.“乡风文明,绿化教育在行动”135主题实践活动旨在唤起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参与孩子的教育,共同发力“扶志扶智”挖穷根。
(三)是属地党委、政府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抓手
1.教育要发展,必须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发力,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的育人环境;
2.脏、乱、差等不文明现象在村里时有发生,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3.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孩子的参与,需要教育系统的履职。
(四)是教育工作本身的需要
1.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立德、树人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是难以完成这一根本任务,必须要从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抓起,必须要有父母这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成长的导师做表率和参与才能得以实现。
2.《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导思想中指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1154振兴黔西教育策略”中提出“以实现老百姓把孩子放心留在当地读书为愿景”,要实现这一“愿景”,除了教育人不懈努力外,还要做到让家长了解教育规律、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因此,教师俯身村寨,缩短学校与家庭的距离成为了必然,这也是我们开展“乡风文明,绿化教育在行动”135主题实践活动的初衷。
4.办优质教育的需要。
二、“乡风文明、绿化教育在行动”135主题实践活动内容介绍
(一)活动宗旨
一个目标:通过开展“乡风文明,绿化教育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和育人环境;
三条路径:课堂进家促文明、小手美家促文明、父母建家促文明;
五项活动:开展“致家长的一封信活动”、“品家风、扬家风活动”、“乡风文明随手拍活动”、“我爱我家征文活动”、“文明老爸(老妈)评选活动”等五项系列活动。
(二)评估、总结、推广
邀请各村作为第三方对教育系统开展的此次主题实践活动进行评估,对实践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总结取得的经验并推广。
三、“乡风文明,绿化教育在行动”135主题实践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永不言弃,坚守亲情
他曾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财富的来去得失,回望与坚守,他选择默默的扛起那份稚子之情。
一直以来,陈昌礼就坚信,发家致富,要靠自己的艰苦奋斗。生活的重担、家庭的困境并没有让他萎靡不振,反而练就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他开过煤窑、杀过猪羊、跑过三轮车……一路走到今天,陈昌礼实属不易。
2010年,陈昌礼的内弟李万严因病辞世,留下四个孤苦无依的孩子—李正虎、李正龙、李月、李木萍。而孩子们的母亲因无法面对家庭的困境而狠心外出,至今了无音讯。四个孩子无人照料,特别是七个月大的李正虎,哭声刺痛了陳昌礼的心,他当时家境并不宽裕,但还是毅然地接过这个孩子,将他一养便是七年。
“别人都说我傻,但我就当他是我的娃。”
“别人都说我自己的娃都养不活,为啥还去养别人的。我觉得饭吃多少都是吃,把我碗里的扒一点给孩子多吃一点也没关系。”
七年过去了,当初意气风发的陈昌礼,因患骨质增生,现已步履蹒跚。当然,生活还要继续,他仍要艰难地蹬着三轮车为生活奔波;家中八十多岁的老人病卧在床让他愁得吃不下饭;孩子的学习教育让他操碎了心;有许多人问他:“你后悔了吗?”
他摇摇头,直言毫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毕竟在自己心中:万般种种,难比亲恩。
(二)文明老爸—赵鹏
赵鹏,男,38岁,家住湾箐村2组。赵鹏独自育有二子—张生才、张生大,两个孩子的母亲六年前外出另嫁,留下孩子让其独自负担。贫困的家庭环境、两个孩子的学习问题、土地的种植没有压垮他的意志,反而让其更加努力奋斗,更加坚定自己的意志:他要用双手给两个孩子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
在两个孩子的学习上,赵鹏尽心尽力,农活再忙,他也要抽出时间来辅导孩子作业,连自己也不懂的,他会亲自电话求问老师。还时常来学校与孩子的老师探讨怎样教育孩子?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赵鹏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这种无微不至,关心孩子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生家长学习。
虽然是精准贫困户、家中生活困难,两个孩子生活开支负担重,但赵鹏没有伸手向政府“等、靠、要”而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养了四头能繁母牛,靠自己双手,站稳脚步,一步一步地实现脱贫致富。
每当乡邻们耕地寻求帮助,赵鹏总是借牛出力,热情地帮他们解决困难。
这就是心系教育、文明讲礼的好老爸—赵鹏。
(三)成长足迹
李镇欣悦,女,2007年元月出生于绿化乡四方井村,2016年被评为市级美德少年。现就读于绿化白族彝族乡培育小学五年级。
李镇欣悦,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在家中,她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喜欢帮助父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她团结同学,学习认真,经常辅导班上成绩较为落后的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她是我校积极热情的“小小宣传员”,无论是乡风文明建设,还是脱贫攻坚的惠民政策,总会出现她那细小而矫健的身影。
她懂得付出,才会有收获。
她懂得爱乡爱邻,明白团结就是力量。
她知道要艰苦学习、努力奋斗,才会有将来。
她是绿化乡乡风文明建设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四)教师幸福感
1.刘庆德老师的“随感:血压白屋冰封蹊,晨访寒门喻学情。子弟感怀国策好,别过犹听长歌行。”字里行间蕴含着“苦并快乐着”的幸福感;
2.覃勇老师的“七律:寒冬腊月北风凛,走村入户慰扶贫。山披银装天昏暗,树着玉衫人精神。冷风如刀不畏惧,教育资助似甘霖。我辈虽不顶天地,蚂蚁齐心撼天庭。”浓浓的幸福感跃然纸上。
(五)乡容乡貌的改观
此项活动开展以来,家里整洁了、庭院靓丽了、村路干净了、人们客气了。
(六)多家媒体报道
1.黔西县人民政府网以题为《绿化乡“135行动”吹开文明之花》
2.黔西发布:《文明新风吹开幸福花——黔西县绿化乡培育小学开展文明老爸老妈活动》
3.毕节文明网:《乡风文明助力五城同创》
4.毕节日报:《评选文明老爸老妈》
当然,此项活动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新还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毕竟这一阶段只停留在“教育”的层面,下一步,将把“乡风文明”活动向纵深开展,如果真能达到“教化”的程度,那将是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