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研究
2021-01-04邹娟
邹娟
摘要: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小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地立足双减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需要,进一步探索,适应双减教学需要的有效教学对策和方法,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这些方法进行检验,从而更好的强化英语课程教学实施,服务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化培养。
关键词:双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积极地适应双减背景下英语课堂的教学要求,进一步对目前的英语课程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和优化,已经成为每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共识,而从目前的英语课程教学的组织情况来看,课堂教学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需要小学英语教师结合双减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全面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以在问题驱动下全面地强化英语课程教学实施。
一、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双减背景下要求英语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向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对应的英语基础知识内容,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英语教师要结合双师教学的需要,积极地在“提质降负”的要求下合理的定位课堂教学的目标,以更好的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例如,在教授《Hello!》模块内容时,英语教师应当积极地强化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和解读,并积极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梳理和归纳,构建具体的英语知识点体系,同时认真分析教学的重难点,结合教材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设计具有较强开放性、启发性和概括性的课程教学目标。如正确唱出ABC歌曲;掌握26个单词的顺序;把握节奏英语句型进行问候的方式等,指引学生开展更为精准化学习。
二、有效推进合作课堂
双减背景下要求小学英语教师积极地转变师生角色,有效的凸显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进一步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对特定英语基础知识内容的学习之中,英语教师要积极地立足双减背景下教学需要,有效地将被动灌输转变为合作学习,从而在开放式的合作讨论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挖掘教学潜能,促进教学效益提升。例如,在教授《Hello!》模块内容,英语教师要强化合作学习。一方面,要认真进行准备。英语教师要结合对班级学生基本情况的细致化把握,将不同性格、性别和学习能力的学生,按照互补性原则进行独立小组划分。同时还要在小组划分过程中聆听学生意见,实现民主划分,并积极地明确不同人员的基本职责。另一方面,要强化合作学习实施。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该节课的单词、句型和语法知识点进行开放式和自由式讨论,并在该过程中注重维护课堂秩序,强化对学生的解疑答惑,继而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学习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全面引入多元评价
积极地组织和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更为客观与合理的反映每个学生在课堂的基本学习状况,同样是每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指引,也是适应双减背景下教学需要的主动选择。英语教师要积极地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来更为精准的指引学生改进,促进学生查漏补缺,从而巩固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教授《Hello!》模块内容后,教师要实现多元评价。一方面,要丰富评价形式。英语教师要积极地引入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动评价、小组轮流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评价的各个环节之中,继而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并为学生指引改进的方向。另一方面,要丰富评价内容。教师要积极地对包括学习方法运用、课堂参与积极性、进退步情况等内容进行综合性评价,进一步实现过程性评价,更为精准化反映不同学生在课堂的基本学习情况,继而促进学生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四、积极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后的巩固环节,双减背景下要求进一步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以让学生通过高质量的作业来实现查漏补缺,英语教师要进一步结合双减背景下教学需要,积极地优化课后的作业设计,进一步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与精准性,服务学生有效开展学习。例如,在教授《Hello!》模块内容时,教师要科学设计作业任务。如教师可以设计包括單词考察、句型考察和语法考察的作业任务,同时还要进一步丰富作业的类型,积极地强化对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如引导学生分小组借助课堂所学习的英语句型进行相互问候,继而在情景交际中更好的对课堂所学习内容进行熟悉和巩固。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全面理解双减背景下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同时结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和双减背景下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合理的在教学中定位教学目标,积极地开展合作学习,并全面地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同时还要科学的优化作业设计,进一步借助良好的对策来适应双减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磊.“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21(30):9-11.
[2]翁昕妤.“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4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1(3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