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措施
2021-01-04赖晓婷
赖晓婷
摘要:语文是人们文化交流的基础保障,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能力的提高。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教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现在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应该不断革新和优化教育手段,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学科,在新的教学目标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成为高中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给高中语文阅读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使课堂教育向灵活、开放、多元的方向发展。从现在的阅读教育的状况来看,一部分教师是仍旧按照原来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依旧在被动地学习,教师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课堂效果是不理想的。所以,教师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深入分析影响课堂效率的原因,从而革新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阅读的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改变教育观念,制定科学教育目标
语言和文字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的目标是明确高中语文阅读教育提高语文学科素养,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道德修养等为教育目标。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教师必须充分结合两者。过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无视人文性,这种情况特别是在高中文言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实语、虚语和一些特殊的句子方面的教授尤为重视,却忽略了文言文本身的价值。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庖丁解牛》这一课时,教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文中的重点实用语上,忽略了人文性的教育。在文章的水平、内容上,教师也没有太多考虑,学生从文言文中获得的有价值的内容不多。长期以来,这种课很无聊,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但是,这种文言文又不能太强调人文性。因此,教师在制定教育目标、设定教育内容时,教师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有机地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
二、设定有效的教学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可能遇到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当遇到问题时不应该逃避而是迎难而上。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思考中分析问题,从问题的角度深入探究文章,从中寻求答案,在老师和学生讨论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首先,在设置教学问题时,教师要明确问题的设立目的,有目的地向学生提问。然后,提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其次,问题的设定有一定的价值,提问的时机也需要注意。有效的问题应该围绕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堂课上,老师可以想学生提出了“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都检验了哪些真理?结合自身情况回答。”等问题。出了问题后,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而不是着急出答案。问题的设定既简单又适当,贴合学生的生活现状,又考验了学生知识的积累,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体支持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育,为教师提供了很多帮助。多媒体技术将教育内容以視频、照片等形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觉体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外,多媒体技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获得教材以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故都的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北京的秋天的照片,播放郁达夫的故事记录片。通过这些直观的表达,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深刻理解“故都的秋”的内涵和作者想表达的对古都的情感。利用多媒体时,不要出现教师过犹不及的现象。不是所有的阅读教育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教学方式。
四、结语
如上所述,阅读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学生累积、提高和飞跃的过程。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时改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策略。在阅读教育中,教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目的教学计划,结合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室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丽萍.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主题化”的设计与实施[J]. 中学教学参考,2021,(31):10-11.
[2]谢春霞.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人文合作学习模式[J]. 中学教学参考,2021,(31):12-13.
[3]何英.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应为与可为[J]. 教学与管理,2021,(3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