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英雄
2021-01-04丰悦
丰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句话无疑向世人宣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也说明了成为英雄所必须要付出的努力。在我心目中向来笃定一个信念,那就是生于天地间,英雄当如此。
为民请命者为英雄
古人曾经说过:“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人民对于国家社稷的重要性,在历史上为民请命的人,可以谓之为英雄。
明朝官员海瑞,生活在明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表面上一片生平,但是有着潜在的危机,海瑞在年轻的时候,就对这些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予以了极大的关注,这也为海瑞日后成为为民请命的英雄,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仕途生涯,海瑞出任户部官员,他对当时明朝的国家财政十分担忧,因为如果不进行改变,就会发生令人难以想象的灾难。于是海瑞以六品官员的身份,向掌握着帝国最高权力的皇帝进谏,希望皇帝不要迷信道教,不要为了追求得道成仙而大兴土木,去修那些道观、庙坛,这样只会耗尽国家的财政资源。当时海瑞抱着必死的信念,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直言进谏之后,皇帝会做出怎样的反映,会给他怎样的惩罚,这次进谏也被后人称为“直言天下第一疏”。
以纵向的视角审视海瑞的一生,期间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位皇帝,有很多次都冒着被处决的风险向皇帝进谏,并且使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品质深入人心,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无愧于为民请命的英雄的称号。
守土保地者为英雄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致,皆为汉土。”这样霸气的话语,是汉朝人自信、自强最好的宣言书。说出这样的话简单,但是如何让这句话深深的影响后世,成为一种民族自信,还需要英雄来实现。
汉朝刚建立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对汉朝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多次南下越过长城袭扰边郡,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而此时华夏大地结束战争不久,迫切需要休养生息,不得已采取和亲的政策。这种情况在汉武帝时期发生逆转,汉朝奉行了70年修生养息政策,国力已经十分强大,迫切需要对外战争的胜利来重振民族的信心,同时也扭转长期以来对匈奴作战中的不利局面。非常之时需要非常之人建非常之功,这时“帝国双璧”卫青、霍去病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卫青与霍去病二人为大汉立下了不朽功勋,卫青出兵收复河套,汉武帝在河套地区设立朔方郡,解决了都城长安暴露在匈奴兵锋之下的问题,为长安城建立了屏障。在河西之战中,霍去病率领骑兵长驱直入、追亡逐北,深入匈奴腹地,斩断了匈奴伸往西域的“右臂”,使匈奴发出“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感叹。在漠北之战中,二人率领的汉军,彻底歼灭了匈奴的主力。
纵观卫青、霍去病的赫赫功绩,打败了困扰国家和百姓数十年的外敌,为国家建设与人民幸福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守土保地的基础上积极的开疆拓土,奠定了汉王朝的基本版图,同样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埋头苦干者为英雄
为了实现目标而埋头苦干的人,无论他们面对怎样的挫折、前路有怎样的困难,都会以一种实干的态度去对待,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躬身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人、引导人,为他们做出表率,最终解决问题,这种人,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频发的自然灾害使河南省兰考县成为了重灾区,焦裕祿在这个困难时期调任兰考,摆在他面前的是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本着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客观研究、实地考察、总结经验等方式,找到了解决“三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发生洪水的时候,焦裕禄不顾齐腰深的洪水,带头查看洪水的流势,寻找克服洪水灾害的办法;在天寒地冻、风雪交加的冬天,焦裕禄率领干部探望百姓,为百姓送去急需的粮款。
焦裕禄是埋头苦干的人,他无惧洪水、盐碱、风沙,在面对这些不利的自然条件的时候,领导人民群众埋头苦干,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并最终全面铺开,从根本上消除了“三害”的威胁,造福了一方,这难道不是英雄吗?是的,完全是!
沧海横流,英雄不朽
臧克家《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诚如所言,一些只顾自己利益而损人利己的人,往往会受到人民的唾弃,那些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则会永远的活在人民的心中。那些为民请命的人、守土保地的人、埋头苦干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某一个领域做出了贡献,为人民的幸福与国家的安定保驾护航,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在历史的长空中闪耀。
古今以来,有数不尽的英雄,他们或为国家流过血、拼过命,或为政一方、造福一方,或坚守本心、不被世俗所染,他们高尚的灵魂与高贵的品质,虽然体现在不同的领域,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心中装着国家、装着百姓,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后世所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