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优化策略
2021-01-04郑卫松
郑卫松
摘要:学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过重的作业负担,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而且会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课堂上的学生成长,忽视作业的作用,作业的选编不符合学生的学情,往往陷入两个极端。一是作业的题量和难度值过大,严重超出了学生的学情;另一是题量和难度值过小,只是简单的课堂知识再现。两种极端都起不到巩固、诊断、提升等作业该起到的作用。本文秉持“有效教学”理念,关注我校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校本作业在不同教学阶段的有效利用,从而提升教学实效。
关键字:作业优化 、 有效教学、 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教师前篇一律地以练习册或辅导书上的练习作为作业类型,搞标准化、同步化,无视学生的个性和基础的差异性。如何更有效的设计和布置作业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校本作业》是教师快速提升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该作业本的编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其编写与课标相符,体现多元评价。其中“基础巩固”为必做题,旨在复习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成果;“拓展提升”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重在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升能力;“单元复习”则供学生进行自我测评,以了解单元学习效果。本文将从《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校本作业》的有效开发与利用这个维度,来探讨如何充分利用,以达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前哨战——引导课前有效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自学的过程,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准备策略,是学生学习的常规之一。
我校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推行“三导”课堂教学。即课前导航,课中导学,课后导练。教师在实施课前导航即预习这一环节时,往往以导学案的形式加以呈现。如在教授《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一课时,笔者利用《九历史与社会校本作业》第45页第8题:
近代以来,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右边漫画所示日本右翼势力的“我先把这字模糊了”这一言行的看法。
通过寻找历史证据来反驳日本右翼势力言行。学生不仅从课本上寻找到许多历史证据,还从其他的书籍上、网络上寻找到更多的日本侵华的历史证据。在课堂上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且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其论证、表述等能力也得到锻炼。笔者认为,利用《历史与社会课堂作业本》可以促进预习的有效性。通过有效预习,落实了基础知识,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形成了一定的观点,这更有利于课堂教学向更广、更深的维度去推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得到提升。
二、百宝箱——丰富课堂有效教学
历史与社会学科如何开展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是选编地图、图表和史料等教学资源构建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选编有效的教学资源上,但是有时又寻找不到有效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笔者认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校本作业》可以有效的解决教学资源的选编难题,它是课堂有效教学的“百宝箱”,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笔者在复习“近代中华民族探索救国道路”这一专题时,选择了第38页的材料展开:
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势力的压迫下,中国的社会问题凸显。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据此回答问题。
(1)[救治之路]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开展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们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
(2)[再次问诊]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对此,“名医”们开出了什么良方?
(3)[聚焦名医]以下是对中国展开“救治行动”的各位“名医”,你最敬佩的是哪一位?请结合他的贡献,作简要评价。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4)[大道行思]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却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本题有效的整合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串联了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历史人物,并要求对历史事件与人物进行有效的评价,归纳共性特点,课堂作业本的一道题,思路清晰,层层深入,启发了笔者复习的思路,它完全可以作为这一专题复习的有效载体。
无论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校本作业》都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这大大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组织学生的课堂活动上。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检阅台——诊断课堂有效学习
课后作业是诊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对教学状况和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与鉴定。因此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但在教学中,教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完全依附于课堂作业本;另一种是完全抛开课堂作业本。但这往往脱离了学情。而《历史与社会课堂作业本》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助于开展多元评价,达到课后教学的有效诊断。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校本作业》内容丰富,题型多样,难度跨度大。基本结构分为基础巩固和拓展提升两部分,每部分又都分为三小部分:填空题、选择题和材料简答题。但是在难度值上差异很大。其中基础巩固部分多为“普瑞特作业理论”中的第一种类型;这部分作业适用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拓展提升部分的作业多为“普瑞特作业理论”中的第三种类型和第四类型,这部分作业对于学生的“空間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等学科素养能力的要求较高,适用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综上所述,对于《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校本作业》在教学的不同环节都应该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将其统筹安排、贯穿于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中,这不仅能增加作业本的引导作用和实践功能,还可以活跃课内外的教学,改变学生在学习上的形式主义倾向。若其安排得当,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都会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也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牛学文主编:《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
2、牛学文主编:《中学社会学科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