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学科视域下学生德育教育
2021-01-04周荣
周荣
摘要:如何提升教育管理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成为了现阶段初中班主任需要重点探究的课题。这就要求初中老师将德育工作作为教育管理的重心,并通过对新时期德育管理工作要求的正确解读,实现对德育管理工作的优化创新,提升德育工作水平,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基于此,对综合学科视域下学生德育教育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学科;学生;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尚未形成较为固定的三观,正处在基本思想定型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正需要接收良好的思想引导,需要接收较好的德育。初中老师在教学时,自然需要多多关注学生,紧紧抓住学生所处的阶段,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优化教学策略,做好对学生的德育,从而让学生形成较好的品德,获得较好的发展。
一、生活教育法
当前初中实施的德育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教师的教学活动侧重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德育效果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转变思想,重视生活教育的重要性,任何教学工作都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生活,生活化德育教学法,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施起来更利于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以及内在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例如: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新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老人外出倒地后,人们是否应该扶”等这些极具争议的话题,进行激烈的讨论,也可以组织辩论会,进而探究出最为正确的方法。这些案例贴合人们的生活实际,与学生有着切实的关联,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熱情也更为高涨,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梳理以及养成,为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短视频,包括生活中遇见的一些德育小故事或者反面教材,引导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爱国以及民族精神等良好的品质,形成正确的观念,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和组织人员,教师要明确自己承担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是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创造的榜样依据。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当中的引导作用,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的同时更要严于律己,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品德榜样。教师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人员,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积极向上地成长,为达到正面影响学生的效果。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使得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乐于和教师沟通并且积极向教师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亲情的时候,可以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进去,通过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父母的不易,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效引导学生用语言和行动去感恩和感谢父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感恩和孝敬。
三、丰富德育教育的表现形式
以往,教师开展德育教学的时候只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单方面向学生输出理论知识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讲解产生厌烦的心理,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思想上的压力。故此,为了让课堂教学的德育教育形式得到有效的改变,需要结合新时代技术的发展,采用多元化的形式让传统教育中的优点和现代教育的科技和理论有效结合,针对学生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教育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和教师产生思想和情感之间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有效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提升彼此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德育活动的时候,不仅可以讲述课本中的德育理念,而且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线下活动,在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开展德育活动的形式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当中,积极的思考和反省自己的行为。所开展的德育活动可以通过多个形式呈现,例如以感恩、爱国等主题开展诗朗诵和歌唱比赛,让学生通过拍摄最美德育照的照片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彼此推荐和德育有关的书籍和电影,或者是促进家校共育活动以及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过程中更深地了解德育教育的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初中德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效结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让教学方法更加丰富,使得德育教学的课堂呈现的效果更为生动活泼,让学生和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使得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兴趣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积极主动探索的自学能力,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自身的道德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1]何玺国,王怀栋.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48):16-17.
[2]王贵琴.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