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方式的创新

2021-01-04李洁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方式创新双一流课程教学

李洁

[摘 要]“双一流”战略作为提升当代高等教育竞争力和实现民族复兴目标的重要决策,对推动国家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化发展,提升学科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学科教学资源、目标、对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重新审视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方式,对其进行创新改革。本文从课程教学方式创新视角出发,论述“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找出课程教学方式方面的不足之处,多角度探讨新时代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路径,以期为后续课程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双一流”;研究生公共英语; 课程教学;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12-0097-03

在高校课程教学领域,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語课程教学多沿用传统课程教学体系,一些英语课程的内容设置与社会英语需求脱节,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没有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导致大部分学生在上完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后,无法实现学有所用,对于学生多元化的交流需求更是很难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为进一步改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方式,一些学者提出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更应注重学术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乐、融会贯通。

一、“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课程现状

所谓“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First- 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 ) ”的缩语,它作为国家继“985”“211”后的教育战略,目的是要求在多元化环境下提升高等院校的教育竞争力,以学科建设为基点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追根溯源,在国内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公共英语学科无疑是推动学科教育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纽带,长期以来,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研究生公共英语一直被作为一门必修课,现阶段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方面:首先,教学目标作为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要以英语教学课程为核心,教学方式为重点,将后期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反馈作为关键点,在对应的目标定位上满足研究生公共英语培养目标的要求。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基本定位,是依据1992年教育部颁发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在相关的大纲规定中指出,“当代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更好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在熟练地掌握外语的同时,较多地进行专业性的国际学习探讨交流”,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实际教学中,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是在本科研究生英语教育基础上的扩展和延伸,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主要以“精读”为主,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公共英语学习与个体专业需求脱节,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体系化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英语教学资源的浪费。其次,在教学模式方面,当代研究生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式有了较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些高校已经将新媒体的教学技术多样化地融入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当中,通过3d立体课件设计,将公共英语教学内容灵活展现出来,同时大部分的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也较多地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让研究生公共英语网络平台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研究生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式也有了一定的创新。但是在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方式上,大部分院校较多沿用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通过课堂短文阅读加课外练习考察的形式完成课程,课堂的公共英语教学大部分都是语篇的翻译和阅读,长此以往,难免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再次,在研究生公共英语的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大部分高校都采用现行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材,对部分基础差的学生而言能够提升其个人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对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而言则缺少挑战性,学生提升空间有限,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大部分高等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以课本为主,其阅读量和单词输入的词汇量较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国家倡导“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大环境下,各行业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在逐年提速,各行各业对专业基础好、英语能力强的高质量人才需求加大。因此,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势在必行。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更多地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中的文化渊源和逻辑思维,以弥补非母语教学所带来的偏颇,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困境

在“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从整体来看,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并不能按照“双一流”的学科要求全面推进,究其具体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其教学资源、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一)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资源“失衡”,教学方法陈旧

随着“双一流”学科教育改革的推进,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资源呈现出了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资源升级使用不平衡的现象,由于数字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也随之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软件的升级与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需求不匹配的现象。虽然大部分高校能够根据时代技术的革新进行及时的系统更新,但是在研究生公共英语的系统化教学层面却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这就导致了一些资源的更新与教学不匹配的情况。在硬件资源更新后,研究生公共英语的实际学科教学中硬件应用频率并不高,而且存在教学实践应用与资源更新接轨较慢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在软件方面,高校外语教师过于注重语言的词汇理解,忽视了其背后文化的内涵,再加之研究生公共英语的学生专业不统一,导致教师的教学方式创新受限。

(二)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理念落后

在国家实施“双一流”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各大高等院校在研究生公共英语学科教育中要多吸收国内外优秀教育理念,多角度提升高校研究生的视野,将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重心放在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专业水平层面。但在实践授课的过程中,各个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不同,导致在课堂上同学对知识的掌握差距过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的英语掌握能力。可见,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进行因材施教,如果设定不当,就会弱化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质量,不能发挥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作用,导致一些研究生认为公共英语课程的开设是一个“负担”,研究生期间公共英语学习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也不够“专业”。一些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与教育部要求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理念也有着一定的差距。甚至可以说一些高校对于公共英语教学先进理念的引进还处于一种“纸上谈兵”的状态,个别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在理念上还存在一定的消极定位,也影响了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创新的推进。

(三)公共英语教学对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佳

在研究生公共英语的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学对象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研究生公共英语的学习对象都是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还包括各个学院的艺术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还对公共英语没有什么“兴趣”,仅仅是为了完成课程要求而学习,一些艺术生还对公共英语产生了“厌恶”心理。除此之外,在英语词汇掌握程度上,一些学生也觉得很吃力,更谈不上了解一些文章背后的外国文化了。长此以往,研究生公共英语的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在公共英语的学习实践中也呈现出“失语”的状态,对研究生英语语言认知的提高极为不利,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方式创新路径

“双一流”教育战略的推进为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新的教学理念推进过程中,也为各大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学科教学带来新的契机,赋予了学科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创新的新生命力。在今后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我们应从多个环节去完善创新,走出当前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困境。

(一)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增强跨文化创新

在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定位应在一定的高度上,将公共英语的教育上升到研究生素养教育层面,把公共英语教学定位为“高等学科教育国际化”的有效推手。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在实现精准定位后要多借鉴国内外的经验,量体裁衣,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目标,让公共英语成为研究生进行专业学习的有效助力,助力研究生本专业学科与公共英语学科教学齐头并进地发展。也可以通过学科促进的方式,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推进公共英语教学朝着国际化方向迈进。根据研究生专业培养的不同,在进行公共英语授课时,不再局限于基本的英语专业语言交流,鼓励研究生的公共英语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知识相结合,进行跨文化的创新学习,真正实现学有所用。鼓励研究生学习本专业多领域知识,实现融会贯通,这也是当下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

(二)平衡教育资源,更新教学方法

伴随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一些融媒体技术也走进了高等院校的学科教学中,云端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类教育系统与平台的推广对传统的多媒体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也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互联网智慧云教学系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各大高校管理者和教学者应当从教学硬件和软件层面保持融合,为服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打下基础,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各大高校也应着重对教师进行系统化培训,以保证研究生公共英语与“双一流”教学方式建设有效对接。教师只有系统、熟练地掌握人工智能、云课堂等技术,才能在辅导学生的课程中,及时授业解惑,保障智能教学顺利有效进行。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课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深化学生的认知和思考,将自主思考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部分。高校之间要多进行有效沟通,赋予研究生公共英语更强的生命力。

(三)强化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现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双一流”教学背景下教育的重点。各大高校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此方面的培养,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客观、全面地掌握学生英语学习的真实情况,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大范围地掌握学生对公共英语的好奇点和兴趣点,在进行系统整理后以此作为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课程计划设置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度和掌握程度,与人工智能的教学资源相匹配。在保证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的前提下,穿插一些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通过课程教学方式创新,调动学生们学习公共英语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举一反三,在保证学科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推动学科建设创新发展。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方式创新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学者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方式创新,强调学科专业间的跨文化应用。各大高校也应根据实际情况从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理念等方面找到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性改革,为当代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助力。

参考文献:

[1]刘清波.ESP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向:争议的阐释与启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8):163-166.

[2]胡亮,等.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个体话语体系構建研究[J].高教研究,2020(3):144-147.

[3]郭玉珠.莆田市小学英语课程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5(8):29.

[4]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5]蒋洪新,简功友.全人教育与个性学习——英语专业《国标》课程体系的研制与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6):871-879 .

[6]蒋维西.基础教育改革中城乡课程公平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7(2):109-114.

[7]李霄翔.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历史进程与未来走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6) : 81-818 + 959.

[8]廖鸿婧,李延菊.跨文化大学英语课程评估量表的构建与检验[J].外语教学,2018(1) : 65 -69.

[9]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任远.大陆与台湾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设置及实施对比分析——以台湾中正大学与山东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 24):192-196.

(责任编辑: 王义祥)

猜你喜欢

方式创新双一流课程教学
探究基层廉政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方式创新思考
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开展文献服务的创新思考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廉洁教育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