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昭山: 长株潭秘境

2021-01-04常立军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51期
关键词:潇湘湘潭湘江

常立军

昭山是长沙的南部极限,也是湘潭的北部极限。山不高,最高海拔只有185米,正处于湘江本来的流向处,却硬生生让湘江在这里又转了一个很大的弯。江面之下是一处被《水经注》中描绘为深不可测的昭潭,据说这是一个有着巨大涡流的神秘空间。它是潭州(长沙历史地名)以及湘潭的地名源流所在。由此可知,在古代,这里就已经是大长沙区域的地理中心了。

昭山是充满历史画意的地方,山市晴岚是潇湘八景整体冷調里最明艳的画面。中古艺术的巅峰在宋代,那个时期湖南的山水开始引起艺术家们的重视。当时的书画艺术家们,在此建立了一个“山市晴岚”的景观意象。从而使这座最高海拔185米的小山,进入著名的潇湘八景行列。

自五代末山水画大师李成绘《潇湘图》开始,宋迪、米芾、米友仁、夏圭、牧溪、玉涧、张远、文征明、祝枝山、张复、王石谷……均作有不同版本的《山市晴岚》书画作品。但真正成就昭山的,还是宋迪和米芾。一作画,一题诗,共同造就了昭山景观的核心:山市晴岚。

这里如今是长株潭的绿心,有着无尽的生命感。昭山是这片峰岭中唯一临江的一座,因此在景观视觉上独具一格。这是属于水运时代的视觉体验,那时的人们,多漂泊在江上,景观视角和我们完全不同。如今要体验这种感觉,就需要乘船或者渡过湘江,站在昭山对面的湘潭九华,就可以看到昭山兀立在平阔的湘江之上,湘潭境界,瞬间可得。

山市晴岚里的市,是市镇里的生活场景,更深一层的理解应该是人文生活气息。

从历史场景回到今天的昭山区域,地理格局变化不大。山还是昭山,水还是湘江,变更最大的是有了密集的交通线与城市。历史场景无法还原,但景观格局与意象应当继承延续,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也在于此。如易家湾老街,这样日渐荒废的近代集镇景观,或许可以以修旧如旧的形式,继续成为现代版“山市晴岚”的一部分。(摘自《潇湘晨报》)

猜你喜欢

潇湘湘潭湘江
湘潭高月塘大桥施工线型监控与合拢策略研究
湘潭八仙桥都市民俗活动空间调查
急救知识普及
湘潭:天生C位
湘江魂
人间最美是潇湘
湘江渡
美丽岳麓,我的家
小小潇湘上学记
不到潇湘岂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