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老干部”为何早早躺平

2021-01-04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51期
关键词:工资待遇躺平干事

年纪轻轻就口口声声叹老、卖老,领导“推一下动一下”,不愿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遇到任务躲着走、求个无事一身轻……中青年干部本应是各单位的骨干,但一些人在工作上越来越不在状态。

贵州某地一位区政府领导在经济运行调度例会上表示,他刚到任不久,就发现部分基层干部不想干事、不愿干事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存在,认为“不洗碗的不会打烂碗”,“一些干部生怕自己的特长被领导发现。”

部分基层干部直言,“躺平”心态其实由来已久,近来有加剧趋势。一些新型“老干部”认为,与其身心俱疲,不如享受生活,升职、加薪、干事都“道阻且长”。

——职位升迁无盼头。中部地区一名镇长说,目前年龄在40岁上下的基层干部,确实面临升迁困难。单位从讲究论资排辈到过于强调“干部年轻化”,让一批干了十几年的人不自觉地处于尴尬境地。

——待遇落实遇难点。中部省份一名县级机关干部说,当地2017年开始施行职务和职级并行,政策规定参加工作满12年的公务员可申请享受副科级工资待遇;在此基础上,又干满15年的公务员,可申请享受正科级工资待遇。但不少单位2019年之前就已把名额用完,甚至严重超额,导致现在已经没有申请机会,对于不少35岁至45岁的基层干部而言,唯一的念头也落空了。

——权小责大不对等。“这些年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少乡镇干部,包括副乡长、副镇长,谁身上要是没背几个处分,都觉得不可思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建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刚认为,下边“躺平”和上边折腾是一个问題的两面。本来基层干部事务就比较琐碎、繁杂,还面临着过频过严、过宽过泛的问责督导。

要培养让干部跳起来摘桃子的积极心态,扭转新型“老干部”躺平现象。受访人士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形成“权、责、利”对等协调的机制,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摘自《半月谈》2021年第24期)

猜你喜欢

工资待遇躺平干事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躺平 花香自来
躺平,都能更好的起飞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什么样的人“爱上了开会”
要为干事而为“官”
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现象的思考
浅议农村教师职业现状
打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