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产业新图景
2021-01-04张仕元
张仕元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正进入低碳文明发展阶段,未来中国的经济结构与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大改变。
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碳达峰”的目标带来了哪些产业机遇?经济增量在哪里?存量压力在哪些领域?未来十年,中国能源消费的格局将发生哪些改变?实现“碳中和”和实现“碳达峰”的路径有什么差异?这是我们思考未来经济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谈论碳排放其实大背景是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温室效应的大气微量组分被称为温室气体。水汽(H2O)和大气中早已存在的二氧化碳(CO2)是天然的温室气体。因为它们的存在地球才能温暖宜人。但随着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排放过多的工业废气,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等,这些气体大量进入大气层,导致了地球温度的上升,进而引发一系列气候问题。由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寿命长达50-200年,即使二氧化碳的排放能维持在现有水平上,它的濃度在22世纪仍将翻一翻。因此我们谈减排是包括上述六种气体的排放,但重点是二氧化碳的减排。如果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今后100年内,全球气温可能提高1.4 -5.8℃,海平面将继续上升88cm。因此,1997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排放的六种温室气体,要比1990年减少5.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京都议定书》对我们没有约束。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2005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201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美国的两倍。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我国于2016年4月22日在《巴黎协定》上签字。同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成为完成了批准协定的缔约方之一。《巴黎协定》是由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是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的统一安排。《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工业基础起步慢底子薄,城市化水平低,因此我国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人民都有极大的发展诉求。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的能源主要还是来源于化石能源,因此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长。虽然我国是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2018年相比1980年温室气体年排放增长了5.74倍,但1980年至2018年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依然低于美国8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自1960年算起,那么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中国的1.45倍,而1960年美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粗钢产量人均600公斤已经维持了近30年,而我国一直到2013年才达到人均粗钢600公斤水平。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看,我国目前仅约7吨多,只是美国的50%。
因此,争取合理的二氧化碳排放,不仅是工业化、城市化等经济发展的诉求,更是人民追求更好生活水平的需要。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没有完全完成,依然践行《巴黎协议》约定,扛起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旗;而且庄严对世界宣布,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因此,对我们仍然处于发展中的国家而言,践行减排承诺,既是机遇也是压力。
碳排放本身大部分是由能源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费产生的碳占所有碳排放的85%,所以无论是机遇还是压力,主要还集中在能源消费这个领域。其中,电力(包括供电供水)、黑色金属、非金属和运输这四个行业基本上占中国碳排放的83%。“碳达峰”的目标下,这几个行业的增长会受到抑制,感受到的压力是最大的。而低排放的新能源、节能减排的技术、储能技术和低能耗新经济都面临发展的机遇。另外,碳本身引发的碳计量、碳交易和碳金融也将成为新兴行业。
有观点认为,到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有望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气和以风能、光能、核能和生物质能源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三分天下的局面。但笔者并不认同。我们认为,未来十年,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的占比虽从现在的85%下降到80%以下,但仍然占比较大。从2020年到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可能会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长24.9%,达到62.3亿吨标准煤(中国计量标准),平均能耗达到3226千克石油当量(国际计量标准)。这个水平接近当前欧盟和日本的水平。即使这样,中国的人均能耗也远远低于美国。
总的结构中,煤炭的占比可能会从目前的57%下降10个百分点,石油消耗总量可能会下降不到1个百分点。而天然气的消费量可能会从目前的8.3%提高5个百分点,以水电、核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占比可能会提高6个百分点。这样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的占比虽从现在的85%下降到80%以下,但仍然占比较大。
我们做了一个能源增速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未来十年天然气和水电等新能源的增长幅度可能达到98%和70%,所以这两个行业应属于成长型;煤炭行业的体量比较大,加上它在未来十年的消费总量不会出现显著的下降,所以具备一定的价值型特征;石油板块受国际价格波动比较大,而且未来十年,它的增长幅度不会太大,所以可称为波动型。
而根据能源消费趋势,也可以预估出我们的碳排放峰值,按2030年前碳达峰,年均增长2%,则2030年碳排放为122亿吨,人均碳排放8.4吨,和日本相当,远低于美国的15吨。而基于该预测到2030年的增长,未来能源消费总量预计还有24.9%的增长,其中煤炭消费增长3.1%,石油增长19%,天然气增长98.4%、水光核风等新能源增长70.5%。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多煤少气缺油,因此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能源结构一定是以煤炭为基石的。因此理想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三分天下的格局难以在我国形成。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点。
其一,中国从现在到2030年依然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阶段,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仍增长较快。无论是经济增长的需求还是居民生活的改善,都有较大的能源需求。而中国煤炭消费的基数比较大,2020年原煤在能源生产中的比例为67.6%,原油和天然气占比为12.8%、水核风光等新能源占比为19.6%,可见原煤的占比依然是比较大的。要把这么大的基数快速地降下来,可能不太现实。此外,中国天然气和原油的进口依存度比较大,要大量地采用像天然气这样的清洁能源也有一定的难度。
其二,从国际比较来看,美国作为一个消费大国,长期稳居碳排放的第一位。而且它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从全球来讲都比较丰富,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超越沙特和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生产国,石油及其制品贸易实现了顺差。因此美国的能源结构有更多的选项。但尽管如此,在2007到2008年美国碳达峰的时候,它煤炭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依然占整个能源消费排放的36%。在2000年美国的电力有52%来自于煤炭,2020年才降至19%,而同期天然气发电占比由2000年的18%上升到40%。
其三,我国能源加工效率不断提高,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66%提升到了73%,发电及电站供热效率达到45.8%,能源工业的清洁生产已经基本落实,硫、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已经高于欧盟标准,部分热电厂的排放水平甚至低于燃气电厂。由此也使单位GDP能耗由2005年的1吨标准煤/万元降到了2020年的0.571吨标准煤/万元。
由于煤炭的基石作用,《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严格控制新增煤电项目,新建机组煤耗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加快现役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积极推进供热改造,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煤炭的基础性地位,“十四五”煤炭消费预期仍然保持小幅度的增长。
“十五五”以后,煤炭的消费增量越来越小,甚至转化为减量;未来煤炭生产者会减少,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煤炭行业需要在新技术、工艺以及环保领域投入更多,以减少碳排放的压力。
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战场,“十四五”不仅规划了七大西部清洁能源基地,分别是新疆、黄河上游、河西走廊、金沙江上游、雅砻江流域、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基地,北部及东北有黄河几字湾、冀北和松辽平原三大清洁能源基地,还规划了九大海上风电基地,非化石能源的占比也将从2019年的15.3%提升到20%。可见,除了传统的西北风光电、西南水电,未来新能源的一个主战场是海上风电。
按照《碳达峰行动方案通知》,未来将“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坚持陆海并重,推动风电协调快速发展,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因此未来在较长时期内,能源的投资将聚焦光伏和风电。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相比2020年风电和太阳能装机4.8亿千瓦时的存量,未来十年的增幅达250%。自2015年开始,我国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就快速增长,风电和太阳能合计新增发电能力在整个电源建设新增生产能力的比重分别由2010年的10.4%上升到2015年的32.7%和2020年的62.9%。可见近几年以光伏和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建设一直保持高增长,未来十年依然是高速增长期。
而水电依然会延续历史脉络聚焦于西南地区,“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分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左右,当然,这一增量是低于“十二五”和“十三五”的;核电基本上布局在沿海,未来将“合理确定核电站布局和开发时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平稳建设节奏,积极推动高温气冷堆、快堆、模块化小型堆、海上浮动堆等先进堆型示范工程”。特别是要在关键设备领域实现自主可控,要形成自己的核电设备产业集群。
我国在新能源领域既有优势又有不足,未来不仅要继续做大优势产业,还要弥补产业短板,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使电网进一步适应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的安全运行机制。从全球能源的趋势看,减少化石能源燃烧,能源电化是大趋势,作为一个新兴的快速增长经济体,我国近30年贡献了全球电力增量的48.1%,远高于印度的8.6%和美国的7.1%。由于我国新能源发展起步晚,因此以煤炭为主的火电就成为我国能源的主力,而美国同期增长最快的是天然气,尽管中美目前都是一次性能源消费大国,但发展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直接利用已成为两国的共识。
2008年以后,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2018年可再生能源净发电量较2008年增加1225.19十亿千瓦时,占全球同期新增的41%,高出欧洲、美国、巴西和印度四个地区新增之和。但从1999年至2019年的20年内,我国新增可再生能源主要还是以水电为主,水电消费增量占可再生能源的60%。2008年以后,我国太阳能和风能的发展迅速,2020年太阳能装机容量达253万亿瓦,约占全球同期新增量的30%,高出欧盟的21%和美国的16%,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展地区;风电装机容量达761.7万亿瓦,占全球新增容量的比例超过40%。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路线图的绘就,未来的风光电发展将更加迅速。
减排、节能和固碳是碳中和的三条路径。每一条路径的实现都需要许多的技术创新及市场创新。从源头推进节能降碳,是落实如何减排的第一步。而信息化的管理是基础,只有在能源数字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节能管理信息体系,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立全国性、行业性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平台,推动高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而信息化的基础,是完善能源计量体系,建立健全节能监察体系。
从排放的行业特征看,除了能源电力(包括供电供水),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和运输这四个行业面临较大减排压力,因此碳中和的第一步是部分行业的碳达峰。首先是钢铁行业碳达峰,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产能置换,严禁新增产能,推进存量优化,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生产力布局,继续压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产能。促进钢铁行业结构优化和清洁能源替代,大力推进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其次是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严控新增产能,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提高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应用比重。第三是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加强产能置换监管,加快低效产能退出,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引导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合理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因地制宜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电力、天然气应用比重。如果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能够率先达峰,则基本上接近碳达峰水平,因此未来这几个行业的存量管理是基本的发展基调。从趋势看,这几个行业的产能总量不会有增加,但某些产品的较大刚需可能还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部分产品未来可能是紧平衡,而多数产品的需求会逐步下降,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条件。
农业也是继能源之后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领域。不同的国家农业排放温室气体的量不一样,我国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约为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居第三。在全球这一比例还要高一些,达到12%。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不一样,农业主要以甲烷、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为主,畜牧业是甲烷的主要排放源,而土壤化肥的大量使用又是一氧化二氮的主要源头,而农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于森林砍伐和秸秆焚烧。一般认同农业、林业和海洋是中和二氧化碳的主要领域,所以在统计中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项目的二氧化碳排放是负值。但对于砍伐森林比较严重的国家,依然是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比如印度尼西亚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了315%,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达8.2亿吨。
可见,减排不仅是能源与工业的问题,除了倡导绿色能源,实现绿色生产外,农业在减排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生态循环农业、生物能源等也是减排的重要方向。林下经济、农业+光伏已经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趋勢。
节能是全社会的问题,不仅是高耗能行业,居民生活、基础公共服务和所有经济部门都是节能的主体。既有设备的节能,建筑的节能,也有方式与过程的节能,如LED灯相比传统照明灯具就节能许多,而绿色交通出行就要比每天开车出行节省更多的二氧化碳排量。城市建筑、工业园区的节能改造未来空间巨大。按照《碳达峰行动方案通知》,“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因此未来光伏的装机量仍然会继续高增长。
怎样做到碳中和?需要几个方面。第一、从能源的供给方面,要尽量减少排放;第二、从能源的消费领域,要尽量采用新能源;第三、加大节能的力度,包括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和家庭节能;第四、在固碳的方面要加大生态建设,包括森林的增量和土壤固碳,以及二氧化碳捕捉封存技术等。无论是减排、节能,还是固碳,都需要许多技术创新及市场创新。
要做好碳交易市场,既要做好配额的分配,也要做好碳交易规则的制定或技术的提升。既要保持现有地方经济的活力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需求,也要让生态比较好的地方能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价值。而林业碳汇交易,未来将充满机遇。清洁进展机制(CDM)对造林再造林项目土地合格性的要求是1990年1月1日以来的无林地,我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修正,只要满足2005年2月16日以来无林地即可。因此,国内林地资源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
起源于1980年美国公布的《超级基金法案》(《综合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在2002年汇聚成了赤道原则,2002年10月,花旗银行牵头在格林尼治商讨确立统一的银行业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行业基准,并确立命名了“格林尼治原则”,在第三次会议上更名为赤道原则。由此开启了金融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社会责任指标。并于2016年9月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会议上定义为绿色金融,即指能产生环境效益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活动。因此也称为环境金融或可持续金融。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有两个可以度量的指标,一个是货币,一个是碳排放与碳中和。相当长的历史长河中,货币是显性的并广为学界和社会认同,而碳排放和碳中和是最近20-30年才引发社会的关注。把货币和碳结合起来考虑的就是绿色金融,这是金融业的一场革命。碳交易、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投资银行都可以视为一串时髦的新概念,未来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经济、金融发展。
2021年11月8日,人民银行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即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央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预示着绿色金融由以往的服务和产品创新进一步向金融的源头——货币衍生,碳中和引发的金融变革已经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