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寐调神,扶正治癌
2021-01-04姚嘉良王盼盼田建辉
姚嘉良 ,王盼盼 ,田建辉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071;2.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肿瘤研究所,上海 200071
中医学认识健康和疾病防治具有显著的人本主义特征,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1]。刘嘉湘教授结合《内经》贵“人”思想,结合道家说理体系和现代医学重视实证求理的特征,指导团队构建“道法术理”完备的“扶正治癌”学术体系[2],其核心特征是“以人为本”、“扶正治癌”,促进了肿瘤治疗从“以瘤为主”向“以人为本,人瘤并重”转变,从而提高肿瘤疗效,系列研究表明“扶正治癌”病证结合的中医药治疗能显著延长晚期肺癌的生存时间。
“扶正治癌”之“术”是形神并调,内外兼治。强调了在癌症综合治疗体系基础上,要强化对患者之“神”的积极调治。随着癌症存活人数的不断增加[3],其生活质量维护已成为需要关注的临床问题。肿瘤相关性失眠是肿瘤患者第二大常见症状,约50%以上的肿瘤患者受到失眠的影响[4],失眠会导致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内环境的紊乱,诱发疲劳、情绪低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进展。
“以人为本”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重视患者之“神”,因为《灵枢·小针解》:“神者,正气也。”明确提出“神”与正气密切相关[5],提示调神即是“扶正治癌”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临床上不寐是导致失神的重要原因。睡眠质量不仅关乎形神状态,更与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稳态密切相关。因此,安寐调神,最终可有效调整患者免疫状态,从而达到“安寐调神”与“扶正治癌”。本文系统论述癌症并发不寐的原因治法,以期为提高癌症患者的综合生存质量提供思路。
1 探賾索隐-寐与神源流探讨
不寐,亦称失眠、目不瞑等。《景岳全书》云:“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寐与神的关系密切,寐安可以养神,神藏则寐安。癌症患者的身心负担,常会引起患癌之人的神机紊乱,从而导致不寐[6]。
1.1 神的状态是决定人体生命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
《素问·上古天真论》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明确提出“形与神俱”是安享天年的重要条件。进而又指出生命健康状态与神的密切关系,如“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真人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淳德全道,积精全神”的至人可以游行天地之间;“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的圣人可以百数(百岁)。随后在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又详细阐述了根据四季阴阳变化而调神的方法。充分证实《内经》强调“神”为生命的核心,也衍生出“形神并调”的中医防治总则。
1.2 神不安可致寐不安
《内经》谓:“何者为神……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国风·周南·关雎》:“寤寐思复……辗转反侧”[7]。神是人体全身状态的综合体现,包括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的功能体现,以及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体现。《圣济总录》中载:“凡以形体之乖和,神先受之”[8],肿瘤患者的脏腑功能失调或情志不安,皆易引发不寐。
1.3 寐不安影响神不使
宋代《增韵》曰“寐者,昧也,目闭神藏”。《内经》云:“何谓神不使?……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不寐可影响肿瘤治疗的疗效,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失眠与其生命质量负相关,合并有严重失眠的患者,其生命质量越差[6]。得神失神是人体功能的主要评判标准,不寐可根据患者神不安的程度分为:“耗神扰神,神机失常”的神乱,“劳神过度,神机不用”的神不使,重者“神亡不附,形与神决”的失神。
2 中西融汇辨析不寐病症
不寐之营卫阴阳理论肇始于《内经》,经后世不断完善,形成了以营卫阴阳为基,脏腑神志立论,兼收瘀血、痰饮、毒聚等病理因素的中医辨证体系,但其核心理论在于神的失调。现代研究失眠主要与人的心理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
2.1 从营卫阴阳,脏腑气血辨析不寐
《灵枢·大惑论》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灵枢·淫邪发梦》云“正邪从外袭内……反淫于脏……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不寐认识由来已久,辨析理论主要有营卫阴阳,脏腑气血功能及心理神志失常。《内经》基于“四时五脏阴阳”生理病理观,认为失眠为阳盛阴亏,营卫失调,阳不入阴。《难经》首见“不寐”病名,云“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9];及至《诸病源候论》初步确立不寐的分型体系;张景岳发凡起微,著《景岳全书》分论不寐虚实两端,延用至今;清代林佩琴所著《类证治裁》中总结不寐分为24型,系统论述不寐的脏腑辨证,并重视心理神志的调护。
2.2 失眠与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失眠与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失衡有关,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HPA)轴和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NS)的激活,造成脑内神经递质和内源性睡眠促进物质的异常分泌,最终导致人体昼夜节律、生物钟及内环境的紊乱[10],影响人体的正常“睡眠-觉醒”平衡。另一方面,HPA轴和SNS系统在调节免疫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11],睡眠障碍会影响人体免疫功能,导致适应性免疫的下调,如对感染性挑战的反应受损;以及引起先天免疫反应的上调,如炎症的细胞和基因组标记的增加[12]。
2.3 中西融合,义理相通-阴阳理论与生物钟昼夜节律
人与天地相通应,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生物节律性,生物钟基因及其产物的生存周期多为24 h且反复出现,从而维持人体昼夜节律的动态平衡,控制人体睡眠-觉醒、心脑血管功能及神经内分泌的生理节律,如人体体温、血浆中激素浓度、睡眠-觉醒等具有昼夜波动性[13]。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合夜至鸡鸣……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阳入于阴则寐,阳气深伏阴气的程度与睡眠的深度相关。睡眠可分为非快眼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与快速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两种时相,具有周期性交替的规律,深度NREM睡眠出现在“阴中之阴”的上半夜,浅度NREM睡眠是“阴中之阳”下半夜的主要睡眠时相,随着夜间睡眠时间的进程,深度NERM睡眠时间逐渐减少,REM睡眠逐渐延长[14],与人体阴阳交替生长的规律类似。
3 神机不通与癌症伴发不寐
癌症患者的不寐主要分为虚实两端[15],虚为神失养,实则神受扰,皆为神机不通,其病性多为虚实夹杂。不寐的具体分型[16],根据其临床症状,又可分为入睡困难,寐中易醒难复型,失眠多梦型,寐浅时短型;其中入睡困难及寐中易醒多为神不安,阳气入阴障碍;失眠多梦及寐短多为神机不稳,阴阳平衡维持功能障碍。
3.1 正虚神失养,邪实神受扰
癌症合并不寐的病因主要分为情志失调、饮食失和、气滞血瘀癌毒等病理因素扰乱神机;或恶性肿瘤消耗人之气血精微,神失所养,导致神不安于其位。其核心病机为正虚邪扰,形神失调,神乱不寐。治病求本,癌症合并不寐,非单纯不寐疾病,癌患为本,不寐为标,因此当详论机体脏腑阴阳气血偏颇,在积极改善影响失眠的主因下,扶正抗癌,调神安寐。针对癌痛、梗阻等急性病症引起的神机紊乱导致的不寐,急则治其标,在减轻疼痛,改善梗阻的前提下积极改善患者合并的不寐;对于气血阴阳亏虚引起神机失养导致的不寐,则积极补益气血,调摄阴阳,最终神使寐安,阴平阳秘。
3.2 射必有彀,以目、舌、色解不寐之机
《说文》云:彀,张弩也。神的评估是诊疗疾病的核心[17],通过目舌色脉理论评估患者之神,如射之有彀,效果确定。《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神不归舍,可使目不交睫而不寐。《素问·移精变气论》曰:“理色脉而通神明”。《诊家枢要》中载:“有病之脉则当求其神之有无”。舌神的荣枯反应神的有无,通过评估肿瘤患者的目、舌、脉及面色,能够有效判断癌症患者神的状态及不寐的程度。
3.3 辨治脏腑阴阳,心肝为神魂之本
《中藏经·病有灾怪论》曰:“病有灾怪……应寐而不寐……此乃五脏之气不相随从而致之矣”[18]。李中梓《伤寒括要》:“夫心为丙丁之主,邪火炎灼,则神不休息,魂气飞扬,不能归肝而卧也”[19]。心藏神,肝藏魂,肿瘤患者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影响心肝神魂稳定,从而合并不寐。
4 扶正治癌,形神并调-重视认知行为疗法
《文子·下德》:“老子曰:“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20]。癌症合并不寐,癌病为本,不寐为标,其治疗亦当遵循“扶正治癌”治疗体系,以“形神并调,内外兼治”为术,以合“调控免疫,精准治癌”之理。同时要积极融合认知行为疗法,形神并调辨治不寐。
4.1 因时御神以安寐,自出机杼
人体的睡眠具有时间节律,因此治疗失眠既要重视因时之序以摄生疗形,同时注意择时服药,增强疗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夜卧早起……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使志若伏若匿。”人之寤寐,寐卧与阴气相关,寤醒与阳气相伴,不寐患者要根据四时四季阴阳消长变化,调整睡眠时间,春至夏阴消阳长,当晚睡早起顺应阳气增长规律,秋至冬阳消阴长,当逐渐早睡晚起顺应阳气消减变化。
安寐当顺应时间节律,同时还要注意择时服药。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提出不寐方当“日午夜卧服”[21],选阳渐衰入阴的卯时与阳渐盛出阴的酉时服药。同时由于安寐调神的药物主要为滋阴养血或重镇安神的阴药,选择夜晚睡前服用,有利于药效发挥助眠,同时符合阴药于阴时服用的规律[22]。
4.2 悉养性之道,详论睡眠饮食养生之法
《北史》:“食甘寝宁……志于职事。”不寐的治疗应当注意平衡饮食,改善睡眠习惯及睡眠卫生。《金匮要略》:“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药食同源,不寐患者当注意膳食合理,不可因顾忌重病,而过食滋腻补品碍胃气,或虑补益影响肿瘤生长而减食。《太平圣惠方》首载不寐证的食治方,方中用糯米、粳米、酸枣仁、人参、茯神等,均有较好的安神作用。
睡眠具有修身养性之功,肿瘤患者应当注意养成合理的睡眠卫生习惯,如可结合睡眠限制疗法,减少在卧室的逗留时间,避免在卧室从事睡眠以外的其他活动,减弱卧室的灯光刺激,建立良好的卧室-睡眠反射弧[23]。《千金要方》:“眠作狮子卧(右胁着地,坐脚也)……脱着既时,须调寝处……凡欲睡,勿歌咏,不祥起……卧讫勿留烛灯,令人魂魄及六神不安,多愁怨……凡眠先卧心后卧眼”[24]。
4.3 重视心理调摄,澄心息虑,心安则不惧
《圣济总录》:“正其所念,去其所恶,损其所恐”。不寐与精神心理异常密切相关,失眠当“先睡心,后睡目”,澄心息虑,最忌心欲求寐而寐愈难。肿瘤患者常因不能正确认识病情,过于恐惧思虑而影响睡眠。《灵枢·师传篇》:“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正念干预与积极的心理疏导能够调节人体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轴[25],有益于睡眠。
4.4 融汇中西,药石治疗
治疗癌症伴发不寐需中西医并用,融汇中西医之所长,并重视扶正祛邪,具体如下。
4.4.1 求众法兼备,方富药宏治证广泛
癌症伴发不寐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中医脏腑辨治,选用重镇安神或养心安神之药,同时注意养阴活血及引阳药物的使用。《杂症会心录》中云:“以物之灵,引人之灵,两相感召,神有凭依”,安寐调神可以辨证选用龟板、琥珀、龙骨、珍珠等灵物安神。叶天士主张“介类潜阳”,云母、鳖甲等为至阴之属可以引阳治疗不寐。后世医家王清任擅用活血化瘀法,称“夜不能睡,用养血安神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临床治疗不寐不应局限于重镇安神与养心安神,可辨证选用郁金、乳香、丹参、桃仁等活血药物[26]。刘嘉湘喜用酸枣仁汤、黄连温胆汤等燮理阴阳而安神助眠,具有良好疗效[2]。
4.4.2 选用镇静催眠或抗抑郁催眠药
针对癌症患者的失眠症状,临床常选用分为三类类:镇静催眠药、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27]。选用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镇静催眠。针对单纯镇静催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选用阿米替林、米氮平、曲唑酮等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同时应当注意镇静催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使用不当常引起白天嗜睡、精力不济及睡眠时相改变等副作用,尤其老年肿瘤患者使用时要根据其肝肾功能合理选药、因人分量[28]。
4.4.3 扶正祛邪以防微杜渐
《孙子·虚实篇》:“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恶性肿瘤转移的核心病机为“正虚伏毒”,“正虚”免疫功能紊乱,“伏毒(邪)”指患者体内的循环肿瘤细胞,临床上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肿瘤标志物、主要症状,客观评价正虚与伏毒的对比趋势[29],在扶正为主基础上,常从白英、红豆杉、土茯苓、干蟾皮、龙葵、山慈菇、蜈蚣、半枝莲、重楼等药中取3~4味相伍而长期应用,达到抗癌祛邪的目的,防止“癌毒”死灰复燃,但同时注意顾护胃气,以防苦寒伤胃[30]。另一方面,部分患者不寐未能合理诊断,因此抗癌调免疫为本的同时,当辨证佐以诸病通用之安神药物,如花生衣、酸枣仁、秫米、茯神、榆叶等[31]。
4.5 针推导引,运动调神助眠
《淮南子·原道训》:“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形神关系密切,形为神之宅,疗形可以调神安寐。《针灸甲乙经》云:“凡刺之要,必先本于神”。《素问·血气形志》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针灸、推拿及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导引之术,以及合理的运动可以调节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轴[32],从而调动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恢复神经递质及内分泌激素的稳态,从而改善睡眠结构与睡眠质量[33]。
5 安寐调神复“神通”
《十问》:“一夕不卧,百日不复”,失眠可以导致免疫系统及身体健康水平下降,以及精神抑郁躁狂等心理疾病,甚至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等[11,34]。《道德经》:“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人以无形之神为核心,体现于有形之体的脏腑气血功能[35],而睡眠则是反映人体形神和调的重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人之“神”在生命健康状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后世对神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弱化,治疗上重形轻神流弊已久,也成为癌症防控效率提高的瓶颈[36]。因为神即正气,所以调神实质就是扶正治癌的重要途径,而神的状态与睡眠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系统探讨神与睡眠的关系,以及肿瘤患者不寐的独特病机及系统的安寐调神方法,以期为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