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2021-01-04张钦静
张钦静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淄博 255022)
1 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原因
1.1 自我认知不足,就业期望不切实际
部分硕士研究生在择业时不能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对职业的要求和期待也有所提高,在理想就业区域的选择上,不少硕士研究生将目标定位于北上广或者一二线城市,而将三四线城市或者偏远城市放在比较靠后的备选位置,乡镇更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且更倾向于稳定性质的事业单位与国企等岗位而不愿接受到基层岗位就业。这种对职业目标定位过高,盲目拔高自身的理想以及诉求,甚至过分拔高自己的求职条件,对职位过分挑剔的情况,最终将导致其就业渠道愈变愈窄,不仅浪费了择业时间还将丧失就业的最佳时机。这违背了就业市场供需规律,在供给数量越来越多、需求质量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种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最终导致就业焦虑逐渐浮现。
1.2 就业竞争激烈,客观形势严峻
硕士研究生学位在以往还相对具有“含金量”,而近年来随着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基数和存量人数稳步增长,研究生的毕业人数也呈增长趋势。且近年来内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社会发展趋势,在职场中就表现为一种“非自愿”竞争,人们的不良竞争制造的紧张与焦虑的竞争氛围是导致内卷的根源,反之这种竞争氛围又会使求职者陷入焦虑心态,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更加凸显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势。其次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不仅包括研究生,还有大量的本、专科毕业生、城镇化过程中不断攀升的农民工以及各种再就业人群[1],使得硕士研究生要面对内部竞争与外部竞争的双重就业压力,伴随着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研究生就业市场中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研究生就业优势逐渐模糊甚至丧失[2]。劳动力出现一定的贬值,硕士研究生群体必然产生因求职形势严峻而引发的焦虑情绪体验。
1.3 自身情绪调节能力不足
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的凸显与其自身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存在着密切关联。硕士研究生鉴于要进行学术研究,在学校的科研和生活占据了其大部分时间,复杂的社会环境与相对单一学校环境有所差距,从学生到社会人身份的转变容易导致硕士研究生在遭遇压力时就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决堤,抗压能力较差,加之情绪调节能力不强,进而形成焦虑心理。还存在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在面临就业时存在着自卑心理、自满心理、恐惧心理、浮躁心理等,并对学生择业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1.4 学校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
实习过程中,部分企业不愿意接受没有工作经验的实习生到自己的企业岗位进行实习,造成硕士研究生在实习阶段缺少实践机会,个人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求职过程中屡次碰壁,难免产生焦虑情绪。此外,硕士研究生对与职业发展规划和对求职技能的提升认识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高校对其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升。虽然很多硕士研究生有制定职业规划意识,但也存在因缺乏专业指导而导致规划计划难以执行等诸多问题,许多人制定了规划也未能坚持执行,且认为没有必要或没有意识到需要进行职业规划的学生也大有人在。缺少合适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致使硕士研究生在择业使感到迷茫与不知所措,因此产生就业焦虑心态。
1.5 用人单位就业歧视
“学校歧视”现象日益普遍,“985、211”学历成毕业生竞聘岗位的“敲门砖”。尽管在2013年4月,教育部就明确要求,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限定“985”或“211”院校等招聘信息,但是求职时还是会碰到部分企业要求应聘人员毕业于“985”或者“211”院校。部分地区、企业过度看重新进人员的学历出身,并以此为标准制定工资待遇、职务晋升等相关政策,即所谓的“名牌效应”。用人单位没有合法依据,对未来的潜在的就业人员擅自做出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些对于非名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歧视,严重侵犯了劳动者依法应当享有的平等就业权,也以此造成非名牌高校学生的就业焦虑情绪的蔓延。
2 对策
2.1 个人方面
2.1.1 优化择业观念,建立科学就业目标
一个人的职业成功首先取决于职业目标的定位,定位的关键是要在适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择业观念做支撑。应主动转变过去“社会精英”定位,摆正心态,选择利于自身健康成长以及满足时代需求的职业,避免盲目跟风考试或追逐所谓的发达地区、岗位就业等。其次,尽早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拥有一个合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将促使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去有意识、有步骤地规划职业目标。了解自己的内部优势与外部优势,了解社会对所掌握技能的需求情况,再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职业兴趣、实际能力、家庭情况等确定职业期望值,并脚踏实地向目标迈进,以达到个人心理期望和社会期望的统一。当自身的职业选择观念也更为理性,职业目标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就业弹性也就随之增加,就业焦虑问题也将随之解决。
2.1.2 提升择业就业能力,强化核心竞争力
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这就要求硕士研究生不仅要提高专业硬实力,更要提高心态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行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心理素质软实力,没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就无所谓核心竞争力。应利用在校期间进行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深入学习,积极参加实习岗位的锻炼,丰富实习实践经历,提高实践能力,将个人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主动提升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就业能力的提升结合的意识。并且通过加强社会交往,注重储备社会资源,来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社会资本。
2.1.3 重视信息搜集与转化,及时了解就业行情
当前硕士研究生应注重提升主动了解职业与职场的意识,重视信息搜集与转化,及时了解就业行情,认识和把握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和目标行业的探索,如主动了解就业行情,包括想要进入的岗位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应聘条件等等;重视求职技能信息的获取与求职技能的提高,如在商务礼仪知识、语言沟通知识、面试技巧。学会站在应聘方角度思考职业需求以及其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根据供需关系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调整,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就能明确知道自己需要从哪方面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锻炼专业素养。对政府目前针对研究生提供的就业优惠政策也要及时关注。
2.2 高校方面
2.2.1 完善就业体制,提供良好就业环境
针对研究生群体,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加大,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并没有伴随研究生扩招而进一步提高,现阶段很多高校忽视了对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将重点突出在引导他们开展学术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上,这就容易造成他们“畸形”发展。高校应具有前瞻性,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并应该注重发挥教育教学的整体优势,积极深入的开展相关的校园招聘活动,积极深化校企合作,主动推介本校优势的专业以及高素质的研究生,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平台,帮助他们尽早获得就业的机会。
2.2.2 强化就业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虽然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就业指导中心体系,专门为毕业生提供技能训练、岗位介绍等服务工作,但并非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群体,且仅对硕士研究生介绍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求职技巧等内容,很难真正提升其综合能力。高校要实施全过程的就业指导,并将其细化,划分不同层次以及根据学生需求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按照“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标准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开设职业教育辅导课,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高校以及广大导师都应该给予他们正确规范的引导,特别是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帮助广大硕士研究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求职观。
2.2.3 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注重就业心理辅导
高校要健全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同时要注重心理辅导形式多样化,除了心理咨询外,广泛结合专题讲座、课程、团体辅导、小组工作等多种方式,丰富心理辅导形式,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在对学生进行日常心理辅导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关注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提前设计方案,针对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及时调整其就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