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运维机制探究
2021-01-04董菡
董 菡
(湖北大学 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62)
0 引言
创客空间(Makerspace,又称为Hackerspace,Hacklab,Creative space)指的是聚合公众的开放式工作空间,在这里,有共同兴趣的人们(通常是对电脑、机械、技术、科学、数字艺术或电子技术等)可以相互协作、共享知识、共同创造新理念和新事物。21世纪初,创客空间的概念进入我国,关于其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步增多,各类创客空间层出不穷。
1 创客空间运维机制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涉及运维机制的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创客空间建设模式与组织架构。建设模式方面,有研究者提到了不同建设模式下的运行方式,其中,独立式与合作式是最主要的模式。吴卫华等[1]归纳了高校图书馆的几种运行模式,包括独立自建模式、图书馆与学校相关部门合建模式、图书馆与企业合作构建模式、图书馆联盟构建模式、社会力量参与构建模式。王晓华[2]提出半开放模式、合作模式、服务模式3种运营模式。组织架构方面研究建议,设立一个最高管理部门统领全局,其下再设立分部门。
(2)创客空间管理制度。这一方面研究较多。陈婧[3]提出从环境层面、安全层面、法律层面、流程层面入手,设立各种层面的制度、机制。胡国杰和李佩灵[4]认为要制定严格的创客空间管理制度,包括学院将创客空间建设融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创客空间日常管理制度、创客空间宣传和激励制度、创客空间经费管理办法、创客团队管理办法。而对于管理制度的研究,以保障机制居多:①保障机制设定。大部分提到了政策与规章制度、技术、人力资源、文化导向、服务评价体系等;②保障制度实施。可分为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图书馆等层级。
(3)创客空间服务机制。有几种比较典型:①针对不同用户类型的服务机制。吴卫华等[5]针对不同的创客用户类型设计了不同的服务机制,包括针对灵感型创客的全程参与服务模式、针对研究型创客的协作式服务模式、针对成熟型创客的助发式服务模式;②一站式协同服务机制。孙建辉等[6]总结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创客空间一站式服务的协同创新型模式,主要是加强与院系合作,采用以专家、教师指导下的各院系学生创客团队为主,图书馆馆员参与为辅的创客空间运作模式。拓宽外延服务,通过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对接,助力品牌孵化,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及知识产权服务。
根据文献分析,关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运维机制的研究,大部分是从运维体系的某一方面入手,且多散见,没有形成系统有序的整体机制。因此可以作进一步探讨。
2 创客空间运维机制构建原则
2.1 根据自身定位,因地制宜
创客空间运维机制的构建要符合该高校空间自身的特点和所能承担的内容,否则运维机制可能形同虚设、无法实现,或者偏离学校学科研究方向。同时,还应当结合当地社会环境、政府政策等,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资源。
2.2 结合学科背景,依托专业学科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与其它空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以高校相关学科为依托,并为其服务。因此,在制定运维机制时,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学校参与、共同运营,并为学科研究提供帮助。
2.3 产学研一体化
创客空间主要是一个迸发创意、实现创新的场所,它最终需要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而高校的特殊性又要求图书馆创客空间能起到教学、学习和研究的作用。因此,产学研一体化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运行维护的一个重要原则。
3 创客空间运维机制构建
3.1 总体机制
构建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运维机制,首先应从整体上形成一个信息生态圈。其主体是信息人,包括创客用户和空间管理与辅助团队(如馆员、导师);其载体是空间环境,包括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主要活动是创客活动,一般以创客项目的形式实现。信息人在空间环境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行创客项目开发活动和空间维护,空间环境为信息人和创客活动提供实践平台和设备资源,创客项目开发进一步激发信息人的创造力、推动创客空间环境的改造。在这样的生态圈下,又可分为管理、运行服务与活动、保障维护三方面机制。
3.2 管理机制
3.2.1 自上而下的管理责任制
保证创客空间的有效运行,最重要的是管理人员的安排与引导。应建立一种由上自下、层层分管的责任制,即馆长—分管副馆长—创客空间管理人—各分空间或分项目负责人—普通成员纵向式管理机制,除非遇到特殊或者紧急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每一层向前一层汇报情况,向下一层布置工作和听取问题,并按其工作职责赋予每一层一定的决策权。这种管理机制的优势在于既不容易偏离工作方向,又可将管理任务切割分块,责任到人,减轻具体负责人的管理负担,使其可以专精于某一模块。在实际运作中,分管副馆长和创客空间管理人可为同一人,各分空间负责人可为馆员也可为学生或教师。
3.2.2 日常管理机制
(5)水位监测点也可以将全市区范围的水位监测点接入,尤其是水源地的监测数据,以便于综合分析沉降产生的原因等。
日常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对人员的管理、对设备的管理、对空间活动的管理等。每一方面的管理都应当建立相应细化的规章制度,如人员登记、设备使用记录、活动规则等,以保证创客空间顺利运行。
3.3 运行服务与活动机制
3.3.1 学研产一体化机制和多元化合作的联动运行机制
高校创客空间有几个特点:①主要功能在于实现创客的创新;②高校的教学科研性质强,其创客空间成果相对更具前沿性且可用于教学研究;③高校创客群体以学生为主,低价实现创意与成果转化成为可能。因此,建立学研产一体化的空间运行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可能。创客可以利用空间在学习讨论中迸发创意,在专家指导下运用工具进行研究制作,最后将成果产出推向市场。而纵观我国高校图书馆整体状况,大多数要想独自从创意阶段到产出阶段完整地运营并不容易实现。因此,图书馆可以在构建物理和虚拟创客空间的基础上,寻求与学院、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共同打造创客空间,形成长期多元合作的联动运行机制,由图书馆提供研究场所和研究工具,学院、学校和社会专业人士构成指导团队进行辅导,与相关企业平台进行产品评估和生产对接。同时,政府与学校提供政策支持,最终形成“创意启发—学习教学与科学研究—制作改良—产品输出”的学研产一体化链条。
3.3.2 团队组织与协同沟通机制
创客项目很少能由某一个创客完成,而是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与协调机制。因此,可以组建“学生、教学助理团队+专家团队(包括学科专家和社会专家)+馆员团队+技术团队”的创客团队和服务团队协同机制,可以创客项目为单位,也可以学院或学科为单位,结合导师制和辅导培训制度。专家团队把握整体方向,保证创客项目不偏离专业性,并指导培训创客团队;学生或教学助理团队可在专家指导下实施具体的创客项目,也可作为志愿者进行辅助性工作;馆员团队可分为学科馆员团队和其他馆员团队,学科馆员团队为创客项目的实现提供相应的学科服务,其他馆员团队则带领志愿者一起进行辅助性工作;技术团队主要负责技术培训和维护。团队间随时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共同合作。
3.3.3 跨学科培训合作机制
当前,科学研究建立在多学科背景基础上,一个创客项目的实现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创客共同完成。高校图书馆应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图书馆可以与各学院合作,开设形式多样的基础创客课程,课程可以是长短期的,进行学科交叉培训,使同一项目的不同学科的创客能根据实践选择课程,尽快获得专业以外但与创客项目相关的基本知识,为各学科创客项目实施打下基础。
3.3.4 评价反馈与激励机制
3.4 保障机制
3.4.1 经费保障机制
充足的经费来源是保障创客空间顺利运行的基础。在创客空间建立初期,就应及时搭建稳固的经费保障机制,可以结合图书馆、学院、学校、政府、社会、空间项目成果回报等多种途径,每阶段至少保障其中几种经费来源是确定而稳固的,从而为创客空间的运行与活动提供支持。
3.4.2 政策保障机制
应当建立从政府到学校再到图书馆的三层保障机制。政府政策是创客空间运行的方向与保障;学校在此基础上予以补充完善、提供资助;图书馆提供更为具体的措施。政策保障机制是创客空间顺利运行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创客空间的发展方向、经费筹措、产品知识产权等,使创客活动开展和创客产品的研发有法可依。
3.4.3 安全保障机制
安全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需要建立空间活动安全保障机制。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设备和场所使用与管理的安全规范制度,并安排人员轮流管理设备。同时,利用技术优势保证设备的完好和引导项目的实施来实现。第二,需要建立安全培训机制。通过培训使创客能熟练掌握创客空间各种设备安全使用的方法,可以设立测试认证。
4 结语
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已取得成效,必然向更高水平发展,而完善合理的运维机制是创客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运维机制的构建在实践中又受到高校和当地环境的限制。因此,探讨共性机制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实践寻求个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