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健康管理发展模式探究

2021-01-04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2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服务管理

冯 玉 曹 燕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我国的健康管理产业迅速发展。不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健康管理产业主要由政府统一管理属于国家福利,我国健康管理发展模式多样,市面上多由民间商业公司注册为健康管理公司,从事健康管理方面的经营活动。但因属于新兴行业,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我国的健康管理产业发展呈现畸形,与真正的健康管理相去甚远。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典型的固定发展模式,自2001 年至今,健康管理已在我国发展了近20 年,但仍没有形成我国特色的模式。本文通过对国外的健康管理服务业与我国的健康管理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我国的健康管理发展模式及相关的法律配套建议,以助力我国健康管理产业早日走上正轨,保障我国健康管理产业的健康发展。

1 健康管理概述

1.1 健康管理的定义

健康管理是以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状况及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和预测,向人们提供专业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并提出相应的健康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动,继而针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的过程[1]。其内容包括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和健康促进4 个方面[2]。

1.2 健康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从健康管理的定义来看,健康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类群众身体健康状况的监控,达到预防疾病和维持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健康管理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测、分析等一系列的活动,促使群众对健康的意识增强,从而使医疗机构对预防医学的重视程度加深,政府部门对健康管理支持力度加大,进而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系统。

2 健康管理的发展模式

纵观世界各国,健康管理主要有以下3 种典型的发展模式:

2.1 健康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合作的模式

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保险公司为健康管理活动提供资金,再由健康管理机构进行健康管理活动来为保险行业降低风险,市场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随着健康管理的发展,美国政府制订了全民健康计划——“健康人民”,这个指导美国人民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实践以改善全体国民健康的10 年目标规划,一直致力于通过制订公共卫生预防优先领域和行动框架来促进美国国民健康质量。在前面3 个10 年“健康人民”战略实现完成的基础上,美国卫生福利部又于2010 年10 月颁布了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新的10 年战略目标,《健康人民2020》 该目标不仅综合了专家、政府官员、组织机构的建议,还采纳了八千多条美国民众的评论和意见[3]。

由上可知,美国健康管理公司的发展不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还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近几十年的领先发展和理论实践的成熟及政府、民众的支持使得其在世界上仍占据领先地位。健康管理行业在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自由经济市场的引导下,美国的健康管理行业和保险行业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使得两者快速的发展。这种模式成为许多国家的借鉴对象并引起发展中国家对健康管理行业的重视,弊端在于不利于对健康管理行业的监管。

2.2 以社区医疗机构为主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健康管理的活动主要由社区进行,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这一模式覆盖面广,同时大大改善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是一种极有效的模式,也是运用最多的模式。但不同国情的国家在运用这一模式中又加入了自己的特色。

如日本是重视健康教育,芬兰与社区开展合作,英国的社区模式是由政府主导的典型案例,因为免费提供,保证了所有国民获得服务的公平性,但正因如此,效率不高。不过这种模式正日益向混合发展模式转型,引入商业健康管理公司向健康管理行业注入活力,但政府在筹资中的主导地位仍然没有发生改变,主要在于监督和管理。健康管理在英国的发展模式至今已成为欧洲国家的效仿对象。

2.3 商业混合模式

印度健康管理服务的混合模式是在政府的规划、引导下,形成以阿育巧陀、瑜伽等养生保健服务、旅游服务和医疗服务融合的新兴产业业态,以满足个性化私人需求为导向[4]。

印度模式通过吸引国际健康旅游消费者,为本国带来外汇收入、增加就业岗位。但由于印度的贫富悬殊,会加剧医疗健康资源分配不均等一系列问题。

3 我国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健康管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中医一直强调养生保健、强身健体,中医典籍中的“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己病”等,皆体现了健康管理的理念。

据了解,我国的健康管理产业发展较晚。2001 年,我国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才注册成功,直到2005 年卫生部才出台《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 年)》;同年健康管理师被劳动部公布为第四批新职业,12 月,首批健康管理师接受培训;到了2007 年才发布《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随后各种体检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相继转换为健康管理机构[5]。2011 年,我国已有3000 多家健康管理公司。其中不乏高端体检机构如爱康国宾、第一健康、慈铭等。

目前我国的健康管理有以部分医疗机构为依托的对慢性病的检查和治疗;以大型医疗机构为主的对预防医学的宣传和健康信息的收集和统计;以商业健康管理公司为主的专门从事健康管理服务的公司。总体来说,我国各健康管理机构在内容和工作方法上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多数只涉及健康管理中的一小个环节,如体检、营养配方、保健品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的供求不平衡和医疗费用持续上升等社会问题的不断加深,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

3.2 我国健康管理的现存问题

3.2.1 健康管理的发展模式有待探讨

虽然健康管理服务业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至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个行业的发展仍在探索中,现有的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而我国健康管理公司的起步晚,又因我国既不允许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也没有足够的财政投入和适合的医疗体制来发展社区健康管理模式,一味地照搬国外的模式在我国行不通,健康管理的发展模式一直还在探索中。

3.2.2 健康管理的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有关健康管理的政策法规,主要有2008 年的《全民健康科技行动方案》,2013 年的《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2015 年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 年)》,2016 年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2017 年的《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2019 年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总体来说,我国健康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主要集中在近些年,虽然数量不少,但落实尚需时间,且预防医学等相关的法律也无健康管理的概念和介绍,对健康管理公司也明显欠缺规范的监管。

4 构建我国的健康管理模式及相关的配套法律

4.1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

4.1.1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的原因及背景

从我国国情出发,完全照搬美国市场模式和英国等社区模式是客观条件不允许的,那么国情和我国相似的印度的发展模式就值得我们借鉴。首先,经对各国的健康管理发展现状研究发现,一些国家的模式均在向混合模式靠近。其次,印度的模式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将瑜伽文化加入其中养生项目当中,既发展了新兴健康管理行业,又能发扬传统文化。我国的中医文化在黄帝时期就提出健康管理的理念,将我国的中医养生加入健康管理当中,不仅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而且还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传统文化。再次,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医疗机构。

4.1.2 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及运行步骤

基于此,我国应建立以商业健康管理公司为主,与社区医疗和乡镇卫生所等基础医疗相合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模式。这一模式由健康管理公司来从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和健康促进等环节的相关事项,而社区医疗和乡镇卫生所等基础医疗机构则从事健康体检和健康信息的收集等辅助工作;在进行健康管理的干预和促进环节可以采用我国中医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和管理方式,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其运行步骤为,基础医疗机构对服务对象进行体检并将该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保存档案,然后将体检结果反馈给健康管理公司——健康管理公司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等活动,从分析和预测结果中找到健康危险因素——针对该危险因素对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等进行综合的协调和管理,从而达到健康管理的目的。

4.1.3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健康管理公司在进行健康管理活动后,可以相对降低传染病、突发病和慢性病的发病率,减轻医疗机构的负担。促使人们主动地预防疾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健康管理公司的发展又投入资金到基层医疗机构当中,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基础医疗机构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体制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4.2 相关的法律配套建议

4.2.1 对我国现有相关法律的完善建议

首先,建议将健康管理教育加入《教育法》中,向日本学习让健康管理理念从教育入手,同时还与预防医学的相关规定吻合,使健康管理服务能得到落实,基层医疗也能更进一步发展。我国虽然在健康管理的部分环节有相关的法律规制,但其中对健康管理的概念基本未提及。将健康管理相关知识写入教育课程中,必将大大提高大众对健康管理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其次,建议对《保险法》中医疗保险的体制进行改革。在保持现有的模式下,新增与乡镇和社区医疗机构的新兴合作项目,例如新增对传染病、突发病和慢性病的特殊保险项目。再次,完善《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严格健康管理师的教育培训和报考资格,一是因为现有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大部分都是一些培训机构进行突击的考试培训后考试,要求低,故应有体系的完整的培训经历;二是因现有报考条件要求太低,应加上“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给予健康管理活动专业的支持。

4.2.2 对健康管理公司相关法律的建议

4.2.2.1 严格健康管理公司的注册 参照我国《公司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我国健康管理公司的注册进行规制。由于我国对于健康管理公司的注册成立基本无要求,导致我国健康管理行业乱象百出,徒有健康管理之名,却无实行健康管理的硬件实力,只能靠卖保健品为生,欺骗众多老年人,破坏健康管理在民众中的认知。其实,健康管理公司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机构,其设立应具备以下条件:①一定的检测器械的配备,或者向美国学习,要有准确合作的医疗机构。②固定的资金保障,健康管理是一个前期投资巨大的工程,成立健康管理公司,应在注册资金上有一定的要求,保障健康管理公司的长久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或者招摇撞骗。③名称设置上参照《公司法》来命名,便于归责和管理。④服务范围也应着重写明,避免超出范围的问题,或一些骗子公司以健康管理的名义来欺骗民众。

4.2.2.2 确保配备人员的资质 ①一定数量的具有资格的健康管理师。即取得健康管理师资格证的人员,至少要有一名高级健康管理师,若干初级管理师。确保健康管理的专业性,给予服务对象专业的健康评估和指导。②还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的体检人员。即要求具有执业资格证书,避免出现有检测器械但不能用、不会用和乱用的情形,以及不会看检查结果等问题。③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指导促进方面,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为服务对象服务。这里应该是具有一定护理能力,经过具体规范的护理培训并结业的人。

4.2.2.3 规范其他的方面 ①医疗检验器械。所配备的医疗器械应符合我国的相关规定,具有必要的功能,而不能只要是国外的就极力推崇。市面上常常出现以国外产品为骄傲的公司极力推销这些产品,而不顾其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具有特定功能。②保健品。由于保健也属健康管理活动的一个方面,所以,一般的健康管理公司都会有一些保健品的出售,其中包括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和特殊化妆品。这里可以参照我国食品药品管理条例对保健品的规定,但进口的保健品仍需进一步的规制和监管。③提供服务。我国部分健康管理公司还学习了印度的经验,开展健康旅游等活动,应要求其购买保险。④信息管理。健康管理的检测和评估等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管理。同时,健康管理公司也应具有信息保密的义务,这里可以参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对患者信息的保密义务。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服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