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热入血室,男子亦有之”
2021-01-04陆阁玲王宁黄云蕾马伯艳
陆阁玲,王宁,黄云蕾,马伯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热入血室”始见于《伤寒论》,仲景论其主要病机为妇人经水适来适断之时感受外邪,血室空虚,邪热乘虚而入,热与血搏结,但见发热恶寒或往来寒热,神昏谵语,胸胁下满等证。后世医家对“血室”之病邪、病位、病机各抒己见,然多以女子论之,少提男子。薛生白被尊为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其著作《湿热病篇》第32条提出“热入血室,不独妇女,男子亦有之”,进一步将“热入血室”之病机拓展至男子疾患,并加以论治。本文通过对薛生白“热入血室,男子亦有之”中男子之“血室”所为何处,其“热”所谓何邪,以及薛氏所论对现今临床,尤其男子相应疾患的中医诊治的借鉴之处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常见男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1 “男子亦有之”之探源
仲景《伤寒论》中分别于第143条、第144条、第145条、第216条共4处论及“热入血室”,并提出小柴胡汤内服以及刺期门两法,《金匮要略》将“热入血室”列入妇人杂病篇中加以论治,至此“热入血室”多言为妇人感邪,历代妇科专著亦多将其列入加以论述,然论治多遵仲景之法。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审时度势,依临床所得,在其著作《温病条辨》中提出温邪所致之“热入血室”不可拘于柴胡一法,当审证定方,两清气血,或兼育阴养气,可视为其对“热入血室”的因治方面对仲景之法的继承与拓展。
“血室”在《黄帝内经》中未见提及,仲景亦未明言其所为何处,后世医家有言血室为冲任脉者,如成无己认为:“人身之血室者……即冲脉是也”。吴有性《温疫论》中认为:“血室者一名血海,即冲任脉也,为诸经之总任”。亦有言血室为肝脏者,如柯琴《伤寒来苏集》云:“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亦有视血室为胞宫(子宫)者,如张介宾认为:“子户即子宫……故名血室”。尚有将上述观点综合而言者,认为血室为肝脏、冲脉,如沈金鳌有言:“然则血室之说,成氏主冲,柯氏主肝,二说虽异,其实则同,主冲者就其源头处而言,主肝者,就其藏聚处言……于此二处则为血之室”。然学说虽多,但均不离妇人,故而有现代学者将上述观点加以综合认为“血室有三种解释,一指冲脉,一指肝,一指子宫即胞宫。三者或有经络相连,或在功能上密切相关,故宜合参”[1]。杨则宝则在此基础上提出“热入血室”并非某一孤立的脏器之病,而是指“邪热入血分”之病机,代表疾病的深浅程度[2]。
伴随“血室”所处部位的辨析,“热入血室”的性别之争也逐渐出现。如孙一奎《孙文垣医案·卷三》云:“男子亦有血室乎?予曰:血室男妇同之,冲任二脉为血之海”,其后柯琴“男女俱有是证”(《伤寒来苏集》),吴谦“男子病伤寒,有下血谵语者,亦为热入血室也”(《医宗金鉴》)亦认为血室男子亦有。此观点当多宗“血室”为肝、为冲任脉之说而起。故而,薛生白《湿热病篇》第32条所提出的“热入血室,不独妇女,男子亦有之”的论点,及所给出“大剂犀角、紫草、茜根、贯众、连翘、鲜菖蒲、银花露等味”的药物组合,不仅可视为是对仲景“热入血室”的病因及治疗加以拓展,更是对病位的扩展。
《灵枢·五音五味》中有“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对于“胞”的理解,多以“女子胞”而言。《素问·五脏别论》又云:“女子胞”可为“奇恒之府”,若男子无胞,则男子奇恒之府将缺一,似有不妥,由此后世医家进一步补充,如《石宝秘录》有“胞胎为一脏,男女皆有”,而张景岳直言“胞,子宫也。在男子则为精室;在女子则为血室”(《类经》)。由此可见,“热入血室,男子亦有之”当可理解为“热入精室”。
2 “热入血室,男子亦有之”可为男科疾患辟蹊径
2.1 女子之“热入血室”与男子之“精室”受邪
清代名医唐容川在其著作中详论男子“热入血室”的病机及治疗,现代学者将其总结为“八法”,即肝胆湿热,随经脉犯血室者,当清肝利胆,予龙胆泻肝汤加桃仁、牡丹皮、牛膝、郁金;热自阳明传入血室“胃中有燥屎”者,宜通腑泄热,桃仁承气汤治之;阳明之热自冲脉传入血室,与肝经瘀热相合,当解表攻里,使邪自少阳而出,瘀热下行,分消表里之热,方用大柴胡汤加减;或男子亡血失精,复感外邪,邪热循少阳传入血室,与血相搏,当和解少阳,使邪自少阳外达,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治之;男子情志不遂,肝郁化火,随经下传而“肝经有瘀热”,热与血结,迫血妄行,宜清热舒肝,唐氏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之;素体阴虚火旺而病虚热者,当清热滋虚,宜用四物汤加减;实者须兼以仲景之法破血逐瘀,凉血活血亦必不可少[3]。同时,唐氏对男子精室及作用有详细论述,认为“男子之胞,名丹田,名气海,名精室”“乃藏精之所”,为“气血交会化精成胎之所”,其“与溺窍相对而各有不同,溺窍内通膀胱,精窍内通精室”(《医经精义》)。将唐氏所论与现代解剖学结构结合,可将“精室”与男子附睾、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前列腺等器官功能互参[4],且当从整体的男性生殖生理功能加以分析与理解。现代著名男科学家王劲松教授首次提出“精室”为男子奇恒之府之一[5],现代中医男科创始人、奠基者之一王琦教授则提出“精室”为奇恒之府,亦应为冲、任、督三脉在男子之身的起源,其病具奇恒之府的特征,即病有虚有实,不可拘泥于精之病宣补一途[6]62。
虑及男子偏嗜辛腥炙煿之品、肥甘醇厚之味、酒浆之类,或滥用进补,易酿生湿热,而精室居体腔下部,湿裹结热下注精室;又久坐少动,精室、会阴、小腹、腰骶气血壅集不畅,便可渐成瘀滞;加之情志不遂,多郁多思,致肝失于条达,疏泄失司,气不行水,水道不通,气不行血,瘀滞从生。甚则郁而化火,炼液成痰,加重瘀滞,瘀热互结,甚则迫血妄行。又或外感于湿热或温热或寒邪留恋化热,未经及时施治,由表入里,病及在里之络。又或“内外合邪”终成如排尿异常、男性性功能障碍、血精、前列腺疾患等男子隐疾,甚则影响生育。“湿热”与“瘀滞”逐渐成为男科疾病的两个重要的病理因素和发病机制。
2.2 男子“热入血室”之现代发挥
六淫外感、邪毒内侵之外因,禀赋、七情、房劳、劳逸、饮食等内因,以及外伤等不内外因均可致男子精室之患,结合精室的现代解剖结构及功能,仲景、薛雪、唐容川等医家之“热入血室,男子亦有之”之论恰可借鉴,并为男科常见疾患的论治从“湿热”“瘀滞”辟以蹊径。
现代医家对男科疾患的论治有从传统的“从肾论治”者[7],亦有重视“从肝论治”者[8],仲景之小柴胡汤、四逆散及后世龙胆泻肝汤等在男科疾病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9-14]。
王琦教授认为多种常见男科疾患具有“湿热”“瘀滞”之病因,如王老认为湿热蕴结下焦可导致尿痛、尿频、尿急、排尿不尽、尿潴留等排尿异常症状,治当清利湿热以利尿通淋[6]193-203;会阴瘙痒者清热利湿止痒。而体型肥胖而阳痿者,多为湿浊下注,聚于宗筋,痰湿阻络,当化痰祛湿通络[6]235。王老还提出男子不育“肾虚为本,湿热瘀毒虫是标”[6]321,临证中若湿热下注而致精量过多者,宜清利湿热兼以调益肾精[6]338;若湿热蕴阻而精液过少黏稠者,当清利湿热以疏通精道[6]341;若但见脓精者,当清利湿热兼解毒排脓[6]351-352;若精子数目少,当兼补阴精[6]355;若数目过多或活力低下则调精助育[6]359,362;若湿热下注而致精子畸形则清热利湿、解毒生精[6]369。王老认为阴囊疾病如阴囊湿疹、阴囊炎等皆可以“肝经湿热下注”论治。而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前列腺炎可从“湿热为病,瘀浊阻滞”论治。其他如精索疾患包括精索炎、精索鞘膜积液、精索扭转、肿瘤,甚则输精管堵塞、输精管炎、精囊炎等亦多为湿热下注瘀阻所致,当清热利湿,祛瘀排浊,疏通精道[6]623-625。
王劲松教授受其师徐福松教授男科疾患列为“腺、性、精、育”四大纲领的学术思想的影响[15],不仅首次提出精室乃男子奇恒之府之一,且认为精室乃“精海之宅”,为精液化生之场所,应为“清宁之腑”。而精室之病或为精室亏虚,精室虚寒,或为精关不固,或为精室湿热、血瘀,甚则精室蕴毒[16]6-8。若男子嗜食肥甘厚味,或外感湿热邪毒,或不洁交合,或死精败浊瘀阻以致湿热浊毒壅阻下注,煎灼精室,阻塞精窍而致新精化生障碍,精室失于固藏,则见死精、血精、脓精、精液不液化,并伴有排尿困难、尿痛、阴囊潮湿、睾丸坠胀疼痛、遗精早泄,最终可致男子不育,应治以清湿热、泄浊毒[16]68。若湿热下注,气血运行不畅,宗筋失于濡养,则“弛纵而不坚举”而致阳痿,清化湿热同时当舒畅筋脉[16]80-81。若湿热酿为痰浊,痰热浊邪下扰精室,性欲亢进而早泄者,当清热化湿解毒,祛浊涤痰清心,以洁净精室[16]98。亦有湿热浊毒扰动精室而遗精者,治以祛湿浊、泄热毒;若有湿浊黏滞精室,使精关开合失司,致交合而不射精者,当清利湿热、畅通精道[16]116。两位大家对“精室”之病证的辨证论治为提高男科疾患诊疗的临床疗效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路径。
近年有学者总结先贤经验,进一步将精室疾患辨证归纳为精室湿热者、血瘀精室者、湿热瘀精者、湿热血瘀者、热蕴精室者、精室湿浊者、肝郁气滞者、脾肾阳虚者、肝肾阴虚者之不同,分别予以不同治法方剂[17],亦是对先贤之继承,可供临床参考。
3 小结
自仲景论女子“热入血室”至薛生白提出“热入血室,男子亦有之”,从唐容川由“瘀热”论治男子精室之患,至当代著名中医男科学家王琦教授、徐福松教授、王劲松教授以“湿热”“瘀滞”论治男科精室疾患,从理论和临床方面不仅丰富了“血室”的范围,即将其病位由肝、冲脉、冲任、胞宫拓展至男子精室,且拓展“热入血室”之病因种类,即其邪可为湿热、温热,亦包含寒邪、气滞、瘀血、痰浊等病邪,其中或一者,或多者相兼。上述继承与发挥为现代男子诸多精室相关疾病辨证思路以及治疗提供了充分的借鉴,同时针对女子之“女子胞”与男子之“精室”同为奇恒之府之一,其病证遵奇恒之府之特点而有虚实之分,更是一改以往男子精室之患多从肝肾之虚而论之偏颇,对于当今由于生活方式改变而导致的疾病病因偏于“湿热”“瘀滞”为多的医疗现实提供更切合临床实际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