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专业透视》课程教学反思
2021-01-04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13
杨 波(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
一、课程存在的意义
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是理性逻辑思维与感性情感思维相互结合的产物。就前者而言,设计需要实实在在地解决人在实际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而必须以冷静客观的思维为标准;就后者而言,人的情感化特征要求设计必须拥有同样的性格,因而设计又必须如生命一般拥有自身个性。所以,设计既是解题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只是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中,理性与感性的主导作用与所占比重有所不同而已。
绘画作为视知觉艺术的表达方式已拥有上万年历史,是人类表达情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画笔是人类感受世界的媒介,而绘画与设计的结合使得最直观的设计灵感得以被迅捷地记录下来,这一优点是任何软件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持续的手绘过程不但是人与物的交流过程,更是人赋予物灵魂与个性的过程。与此同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也提出了明确规范,其中强调了《专业透视》等表现技法类课程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无论是设计本质还是课程标准,均表明手绘能力对提高设计人员素养及方案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二、课程内容的设定
课程的设置应以整体系统的教学逻辑框架为基础,保证纵向的、过程的合理性及横向的、阶段的有效性。在本专业2017 版培养方案中,《专业透视》被安排在二年级上学期,这一时期,学生刚刚完成了由设计类向环境设计专业的分配。就纵向过程性而言,通过一年学科基础类课程的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设计的基本思维。例如,《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深化了学生对透视和色彩规律的认知,《二维构成》与《三维构成》启发着学生从平面、空间与体积几方面重新认识世界,这些课程从逻辑性与创造性两方面培养着学生设计思维的形成,为《专业透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就横向阶段性而言,学生在这一时期需要初步了解并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因此,本学期还设置了《环境设计初步》《空间思维训练与拓展》和《专业制图规范与测绘》其他三门课程,以便在确保学生对环境设计领域的宏观了解下,针对性地对人的感知及空间形态加以训练并掌握最基本的制图规范和效果图画法。综上所述,这些课程遵循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具备时间上的顺序性及进行中的联系性双方面特征,这也提醒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启发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适合自身的设计思维。
根据以上前提,同时结合国家标准,《专业透视》的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随之产生,即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最常用的透视画法,并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课程教学预计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培养识图能力,使学生掌握布局图及施工图的识图要点,并熟记常用设施的尺寸;然后,由浅入深地讲授透视画法,例如,由一点透视画法逐渐过渡到一点斜透视画法,由简单的模数空间练习逐渐过渡到复杂的环境空间推导;最后,牢固知识、强化训练,例如,在手绘训练中,先让学生根据实景照片推导出平面布局图,再以此为依据完成手绘效果图(图1 至图2)。由此,便构成了了解尺度、掌握画法、熟练技法的学习过程,从实际教学反馈来看,这三方面既表现为学习初始的顺序性,也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性。
图1 平面布局图推导
图2 手绘效果图表现
三、课程教学的反馈
根据近两届的教学情况来看,目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首先,在于专业知识薄弱导致的学习过程困难。多数同学对空间尺度缺乏了解同时棘手于比例的换算,加之缺乏对制图规范的认识,导致了对施工图与效果图的绘制无从着手。除此之外,多数同学对专业绘图工具的性能特点与使用技巧缺乏了解,导致了绘图步骤错误、图面整洁度低等问题的产生。其次,在于教学环境短板导致的教学过程困难。缺乏固定教室无形中加重了学生携带工具的负担。缺乏相应的投影设备导致无法统一清晰地进行现场示范。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只能采用先统一讲解画法步骤再分批分组示范的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而且效率不高且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管理。
除上述问题之外,有限的课时量也是问题之一。《专业透视》的总课时量为32 学时,其中实践学时占了多数比重,但课程的进行通常会与法定假期相冲突,授课缺乏连贯性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而一再被压缩的学时更降低了课上指导的时效性。与此同时,有限的课时量也使得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难以被挖掘出来。《专业透视》不应仅局限于对透视画法的讲解,更应以此为中心,引导学生理解环境设计中常见设施的尺度、构造及风格,以提高对空间个性的认识。除此之外,还应展开对常用着色技法的讲解,以提高效果图表达的生动性。但目前来看,这两方面仍是教学短板甚至空白。总而言之,从初期的教学过程和作业反馈来看,目前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课程总结与反思
针对现有问题,考虑到培养过程的连续性,同时结合本专业后续课程的教学反馈,预计《专业透视》的课程教学可从以下五方面加以巩固及改进。
第一,在保持原有教学重难点的前提下,调整课程体系框架,精简课上教学内容。课程章节被重新调整为四章。第一章为课程概述,分别从手绘作图的意义、尺规作图与徒手作图、透视原理认知及绘图工具介绍四方面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手绘认知并掌握基本的手绘技能。第二章至第四章依次为一点透视画法、两点透视画法及一点斜透视画法,每章内容均从特点与原理、模数空间训练及画法实践三方面展开,以保证学习过程的由易到难。值得注意的是,在讲授画法实践时,应注意融入对场所精神与文化思想的挖掘和表达;在画法实践中,应注意学习难度的衔接性与环境空间的丰富性。
第二,在保证由浅入深的授课前提下,加入景观设计手绘的讲解,为后续学习提供更多选择。在本专业的各版培养方案中,均规划了景观设计方向供学生选择;因此,《专业透视》作为专业核心课需要同时兼顾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两方面的手绘作图能力训练,这也有利于使学生提前接触到景观设计的内容,使自身的选择意愿更加明确。与此同时,在各版培养方案中均开设了室内及景观各自方向的快题设计类课程。因而,从学习的衔接性来看,《专业透视》同样需要为知识的深化和扩展奠定基础。
第三,在保证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基础上,根据课程体系,对课外学习内容加以延伸。针对专业知识薄弱及课时量有限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可适时地加入知识延伸板块,在保证内容精简的前提下,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深化课堂知识。预计在第一章结束后延伸常用尺度与作图规范方面的知识,在第二章结束后延伸手绘作图常用色彩技法方面的知识,在第三章结束后延伸景观设计常见设施尺度方面的知识,在第四章结束后延伸室内设计常见设计风格方面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各知识延伸板块的内容既要与各章所讲内容相衔接,也要与整体课程体系相呼应,同时,可通过作业反馈检验其学习效率。
第四,克服教学设备短板的现状,以灵活的方式进行授课,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首先,针对缺乏固定教室这一问题,可布置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提前准备好工具并携带到教室。因为在实际设计调研及设计过程中,当设计人员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必须灵活地运用现有知识加以克服,所以这种模式对学生在熟悉绘图工具、提高规划能力及增强细致程度三方面均能起到积极作用。其次,针对无法现场示范这一问题,可采用播放视频配合分步图解的方式进行讲解,这种方式能够反复播放,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
第五,完善课程管理体系,在保证考核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思考空间。首先,继续保持目前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 的构成形式,同时严格考勤等课堂秩序的管理,以保证重视学习过程、尊重学习态度。其次,若干次作业布置要遵循精简有效的原则,作业量及难度要适中,同时丰富学生的选择空间。在结课后适当延迟作业提交时间并随时跟踪学习进程,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思考。最后,严格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及评分标准,以督促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适时地听取反馈与建议,以便后续教学的改进。
结语
综上所述,《专业透视》的意义和作用远远不止局限于课程内容本身,从设计人本化和教学延续性来看,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潜力。与此同时,多数学生是满怀热情与真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的,这更加督促着教师以严格的教学态度要求自己,在亲切的教学氛围中与学生相互探讨,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