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整合运用分析

2021-01-04刘卫宏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整合应用高中化学微课

刘卫宏

摘  要: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以燎原之势渗透到各大院校当中,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使学生借助手机就可完成学科的学习,有效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地域差异问题,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的创新型教育改革目标。微课是教育体系创新改革過程中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而推出的创新型教学途径,因此教师与学生需加强自身对微课的认知以及接受度,将微课教学方式合理融入到高中化学课程当中,有效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优化改革;整合应用

引言

微课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将电子智能优势,合理融入到其中的创新型教学方式,首先在教学前教师可运用电子板书录屏的功能,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提前摄录,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发送给学生。微课的教学优势较为明显,充分摆脱传统教学的空间限制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与辅助,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所疏漏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在课上未及时消化的难点,难以对学生进行及时解答。但微课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所推出的现代化电子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了解本课的所有内容。

一、高中化学课程中微课的设计原则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提升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化学课程开展过程中,运用微课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有效提升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设计全面性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细化的引导。微课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需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认知能力的差异,设计具有时代性以及选择性的化学微课教学活动。与此同时,运用微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为其构建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合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欲望。

(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挖掘微课的创新性发展途径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佳方式,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需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运用短小精悍的微课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过程中合理控制微课时长,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以及掌握化学教学中的关键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微课的创新性发展途径,将微课教学方式合理融入到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以此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将微课教学的价值与优势得到完整的体现。

二、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创新应用举措

(一)将微课穿插到学习的各个阶段,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微课作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辅助,在教学开始前教师需认真的筛选与本课有关的辅助资料,所选的微课内容不仅含有本课的相关知识,还需带有课后习题测试和课程小结。因此教师在筛选微课时需选择含金量大、学生简单易懂、不会产生错误的微课内容,教师在化学教学课程前以课前预习的方式为学生预留出10分钟的微课播放时间,通过多媒体智能设备播放的微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本课知识重点的讲解,通过微课上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检测。

例如:在人教版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离子反应》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微课的教学模式,在课前首先为学生挑选适当的微课预习内容,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使学生充分了解“电解质以及电解质在何等条件下会导电?”学生通过预习充分了解离子反应的构成以及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将NaCl固体加入到水中或NaCl溶液中插入电极等实验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在脑海中对离子反应产生初步的框架。教师通过教学实验以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融化时的形态,对学生进行自由移动离子电离过程的知识讲解,使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离子反应的产生原因。在此过程之后教师需结合微课教学手段对学生安排课后小结和章节测验,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为高中化学课程的微课应用提供更加完善的发展空间。

(二)运用多面延展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的教学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化高中化学的创新型教学目标,运用多元化的延展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提升高中化学的实践能力。面对新高考深化改革理念的快速推进,高中化学不再拘泥于课本中浅显的理论知识,而是借助创新型的实验活动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现有的教学问题进行细化的整合,并推出多元化的延展性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快速了解高中化学的教育意义。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运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的性质变化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结构的历史进程、能量层级以及未来的发展形态。使学生通过对微课视频以及实验内容的细致观察,更加快速的掌握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将所挖掘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交流与记录,通过多元化的层面延展提升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利用微课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减轻课业压力,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打破传统教学中将教师作为课堂主体的局限性教学途径,提升微课教学的普及力度,在传统教学中不断注入新鲜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兴敏. 浅析高中化学微课教学策略[J].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7):71.

[2]严玉华. 高中化学微课教学实践[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141-142.

[3]林国平. 基于合作学习的高中化学微课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2021(13):258-259.

[4]刘薇.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教学[J]. 科学咨询,2020(12):131.

(作者单位:湖北省嘉鱼县第一中学,湖北  嘉鱼  437200)

猜你喜欢

整合应用高中化学微课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智能手机APP学习与医学传统教学的整合探讨
简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学科的整合应用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学科的整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