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素质全面发展

2021-01-04邓雪春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立德树人小学

邓雪春

摘  要:教育教学工作的落脚点应放在立德树人上,确保学生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促使其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在小学教育阶段,班级管理是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更是班主任急需关注和重视的要点。作为学生过渡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要求班主任将德育工作摆在正确位置,将“立德”“树人”两者有机统一,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业发展、生活成长环境的同时,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更好地促进其综合素质获得提升,终身发展能力得到培养。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综合素质

立德树人是德育的重要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教师只有在教育中进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打下基础。

一、明确德育教育的方向

拓宽德育的渠道为立德树人目标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德育的开展方式比较多样,可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在各类型的活动中融入德育的内容,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以少先队活动为依托,少先队活动有实践性以及组织性,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融入德育的内容,帮助少先队员形成明确的认识。教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育任务,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自信自尊自立自强,通过体现出德育实践性,把抽象理论知识转变成有效生活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把德育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有助于强化学生思政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教师应注重自身引导和管理能力的发挥,将活动体验一实践互动一互动反思等德育步骤密切结合,切实展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例如,在开展班级活动后,班主任可以让学生们以书面、口头形式表达自身感悟,将自身在理想、道德等方面的体悟归纳出来,实现主题类活动的升华,增强学生的道德感知和感悟,使其主动遵守社会规则规范,形成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等道德品质。班主任也可以选取与德育相关的教学主题,联合任课教师开展辩论赛、诗歌朗诵、体育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参与和总结活动等环节中提升道德素养,强化其集体意识,确保立德树人任务得到落实。

二、红色活动坚定学生政治立场

小学班级管理中落实立德树人最重要的一点即是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部分小学生沉迷于游戏、追星、奢侈品等,这些外物在他们看来比国家主权、国家名誉更重要,学生的思想三观、政治立场和爱国情怀出现极大问题。教师可借助红色影音和红色活动来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一是红色影音作品,小学教师可定期引导学生观看红色影片,在观看《大国崛起》、《大国外交》中了解到我国历史和革命先烈;在聆听《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乐作品中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民族自豪等爱国情怀;二是红色活动,班主任可在春游、秋游、远足、徒步等户外活动中增加参观红色景点这一活动,带领学生前往附近的红色教育基地,讲述红色教育故事,引导学生感知历史、铭记历史中缅怀先烈,并自觉担负起为国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

三、德育与学科相结合

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要与学科相结合,教师要重视学科教学中智育与德育的平衡关系,让学生在长时间的德育接触中实现道德素质的有效提高。例如:在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互助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形成优势互补的学习格局,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展示教学法,让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是语文课上的文章理解,可以是数学课上的解题思路,也可以是英语课上的会话表演等,强化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时,给予学生展示的舞台,满足小学生的表演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主探究教学法,给予学生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或是个人思考,或是小组探究实践,以自学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新时代下的创新教学方式还有很多,教师要善用创新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实现德育培养学生素质提高的教育目标。

四、提升教师个人涵养

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而班主任则与学生相处时间最久。班主任的举动、言行将会为学生树立形象和榜样。因此,班主任应注重个人涵养、管理艺术的提升,主动在学生面前打造德行合一的正面形象,让学生们积极践行德育内容,借助自身良好的道德、行为典范感染学生。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三观,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作风、教学态度、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教师必须要能够以身作则、贯彻为人师表,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五、采用生活激励学生提高道德素养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然而当前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却忽视了教育的生活化,一味的用事例向学生说明要有良好的行为举止,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然而小学生认知能力弱,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自然就不会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大大降低激励策略的有效性。因此,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德育与生活的结合,表扬团结友爱、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的学生,让其他学生认识到只要在生活中有良好的道德,老师就会表扬自己,以此来激励學生在生活中应用德育知识,强化生活激励对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六、结论

总之,德育工作的开展中教师要明确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在教育活动的开展方面要进行积极优化,有效提升教育工作的质量。通过从创新的工作角度出发进行优化教育的过程,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活动开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为学生良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文娟.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级德育管理探究[J].科学咨询,2020(20).

[2]苏惠英.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策略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9):94.

(作者单位:湛江市遂溪县遂城第十小学,广东  湛江  524300)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立德树人小学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