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审美活动产生的心理因素及其逻辑关系

2021-01-03沈一欣齐永新

人物画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逻辑关系心理因素

沈一欣 齐永新

摘 要:本文的研究以审美活动的心理因素以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本文以非功利性审美、心理距离以及移情三种不同的审美活动的心理因素进行探究,不仅仅发掘出其内在的关联性,同时还希望通过其研究探究出其不同心理状态的体验与感受,同时在探究其逻辑关系的基础之上,发掘出三种不同审美心理状态的区别,进而能够更加深入的探究出其不同心理状态的特征以含义,最终能够辅助欣赏者更好地开展审美活动,更好地感受到不同作品的内涵及价值。

关键词:审美活动;心理因素;逻辑关系

引言

在审美过程之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审美过程中自然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心理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审美情绪是欣赏者对于某种事物或者某种表现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人会根据不同的体验模式感受到不一样的内涵特征,由此产生消极、积极、悲哀或者喜悦等多种情绪表现,但是如何感受情绪,并且获得什么样的情绪是取决于欣赏者不同的心理距离,且其欣赏事物的角度是否具有功利性态度,另外,如果欣赏者能够对一种表现或者物品产生移情审美的效果,自然会获得更好地审美体验,从而深入理解到作者所想表达的内涵及特点。

一、相关概念诠释

1.无功利态度

审美的无功利态度指的是审美过程中不带有主观物质性目的的一种审美态度,其同样也属于一种审美观念与人价值关系的体现。无功利态度也被称之为审美非功利性,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审美的判断不应当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性判断,而是主观上满足的一种状态,该种无功利态度并不会涉及感官上的追求,是一种真正意义上唤醒人精神愉悦的感受,从而引发人的美感的一种状态。

2.心理距离

而心理距离同样也属于一种社会性的心理学学术语,指的是个体对于某个群体或者个人的主观感受态度,实际上心理距离更像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心里距离类似于一种阐述如何获得美感的过程,如果观赏对于艺术品之间心理距离合适,那么其自然会获得更深入的情感,反之如果心理距离差距或者超距,那么其自然不会从艺术品中获得美感。

3.移情

移情一词来源于心理学,是用于精神分析的主要词汇之一,而所说的移情指的则是一种来访者对于分析者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而愿意将过往生活中对于某种重要人物或者事物的情感表现在分析者身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状态。其分为正负两种不同的转移模式,所说的正转移就是一种渴望从分析者身上获得情感支撑的一种感情模式,而负转移则是一种对分析者产生的假想憎恨或者厌恶的情绪。

二、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性探究

笔者个人认为,看似毫不相关的无功利态度、心理距离以及移情三方面关系实际上是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的,首先,心理距离是三种不同审美心理的基础,心理距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审美状态,其对于审美作品的真实感触是决定其是否能够从中感受到美感的关键。例如在舞台剧《杜甫》的表演中,人们观看戏剧表演会将全部的身心活动投入到舞台的表演之上,并且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演绎“杜甫”的人员之上,自然会跟主要演员产生较近的心理距离,那么此时剧中的其他形象都会开始变得模糊,所以此时观众更容易深入到戏剧表演的总体情景之中,自然也能够更好地产生其他的审美心理状态。

其次无功利态度则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对于审美的不同态度决定了其是否能够真正的深入到作品或者表演中,并且是否能够真正感受到审美的乐趣与内涵。“真善美”永远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状态,也是一种精神价值的展现,而审美性活动或者物品本身就包含了真善美的元素在内。例如美术大家齐白石绘画的作品《万竹山居图》,其不仅能够通过独特的绘画风格展现出不一样的美感,同时其绘画特点也能够满足当下人群对于美的界定和认知,所以其作品成为了当世之瑰宝,所以该作品实际上做到了“尽善尽美”的状态,而这种提及的“尽善尽美”就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美术作品欣赏的无功利状态,让其能够通过这种体验深入感受到作品之美。

最后的移情則是审美过程最终想要实现的内涵及价值。其移情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通过拉近心理距离,让审美事物更加接近我们,且对于我们更加亲近,这样更能够方便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之后就将全身心纳入到非功利性审美状态之下,实现审美的移情状态。比如郑板桥的题竹画诗云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种状态正是郑板桥对于特定的生活情境的感受,并且通过诗歌创作进入了到了一种非功利性的状态,进而对于自己的诗歌产生了一种关心疾苦的移情作用,显得更加充满生机与内涵。

三、三者之前的区别点分析

尽管三者具有逻辑辩证上的关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三者本质上还是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的。从审美角度来辨析,非功利性审美是一种状态,心理距离是一种感受,而移情则是最终达成的审美形式。例如,在欣赏梵高的作品《星空》的过程中,通过欣赏作品可以拉近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进入到一种非功利性审美的状态之中,从而最终将自己的某种情绪映射到《星空》之上,产生移情审美的作用及效果,从该种角度来辨析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从审美过程角度来考量,非功利性审美重视审美的过程,心理距离则更重视观点认识上的统一,而移情则相对更加看重最初的情感体验状态。例如20世纪著名的现代绘画的代表性画家吴冠中的作品《鲁迅的故乡》就可以作为该种状态的代表,其在作品的诠释上较为简单,所以这种类似于抽象美和形式美的作品风格让人们的评价褒贬不一,由于不同人的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并且心理距离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的评价,但是能够欣赏作品的人自然可以在表演之中以非功利性的状态来审视其作品《鲁迅的故乡》,而《鲁迅的故乡》本身为具有记述着功能的图景,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或者有着相应的景观游历的人会将自身的经历映射到作品之中,从而产生不同的看法,所以通过这样的分析更能够发掘出其中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贺静娜.审美的功利与非功利[J].传播力研究,2019,3(18):182+190.

[2]赵佳,刘梦,郑梓萍.基于受众审美心理的文创产品视觉设计研究[J].艺术大观,2020(26):75-76.

[3]徐忠根.“通感”对美术审美心理的影响[J].宝藏,2020(08):61-66.

作者简介:

沈一欣,女,江苏盐城人,山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齐永新,男,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逻辑关系心理因素
浅谈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
生物科学核心课程关系及内容研究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浅析
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浅析内部控制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国际视野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