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长课短教”初探

2021-01-03张晓兰

民族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张晓兰

摘  要:在教学思路明确的同时,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准“切入点”,在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努力做到长课短教,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长课短教;思路明确;教学方法切入点;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篇幅比较长的课文,如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五年级上册《白鹭》《牛郎织女》等等。对于这样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我们经常在教学中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入手,结果是花费了不少的教学时间,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种事倍功半的结果让我们感到沮丧难过,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思路不够明确或是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篇幅较长课文的教学进行研究,探究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走出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实现长课短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课短教,简单的理解就是用相对较少的教学时间去组织对篇幅较长的课文的学习,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长课”和“短教”分开来讲的话,这在我们的教学中显得很平常,但若将这一“长”和一“短”结合起来,就为我们的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够做到长课短教,并且教好呢?

我认为,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有明确的教学思路。不难想象,如果教师思路不明,而想要学生学得明白,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教师要想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其前提是要深入地去分析研究这长长的课文。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那就是:“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为保证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筛选,从中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形成明确的教学思路,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说,要想实现长课短教,教师必须有吃苦在先,分析在先,研究在先的精神。在对长课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明确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思路清楚,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思路明确的前提下,我认为还必须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来组织好短教。在教学实践中我多次尝试,从课文体裁入手,探究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以部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为例,课文的长度相应有所增加。多数课文的长度控制在200字以内,少量课文的长度达到300字左右,在低年级教材中安排少量长课文,是希望学生能够从阅读初期,就有从整体上关照文章的初步意识,并且能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阅读能力进行自主阅读,成为一个主动、积极的阅读者。

有鉴于此,教材中安排的长课文,一般都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体裁多为童话,内容活泼有趣,容易引起阅读兴趣;二是结构具有反复的特点,学生阅读了第一个环节之后,比较容易推测出下面的情节,并且能用前面的方法进入下面的学习;三是随课文情节发展配有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插圖,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好长课文的这几个特点,在教学中抓住重点,适度放手,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思路明确,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准“切入点”。所谓教学切入点,就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

“真实、朴实、扎实”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精神,“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简单、快乐和实用。教简单快乐的语文,抓住教学切入点是关键。那““长文”的教学怎样抓切入点?教材有写人、写事、写景状物、散文……不同的题材,所要表现的中心是不同的。写人的文章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事重在表现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在“长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找准“切入点”教学。

另一方面,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切入点”,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学生是思维的主体。教师在选择切入点时,一定要“目中有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处在信息时代的学生,他们学习的准备状态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往往在学习新知识前他们就对新知有着或多或少的认识,把握了这一点,教师就能正确地确定教学的起点,如果准备上三楼,学生已站在了二楼,切忌将其引向一楼再上三楼。

所以在“长文短教“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用我们的一双慧眼,找准“切入点”,这样既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激活学生阅读的潜力,又能使教材的生动形象快速地在课堂中得以再现。

选好文章的“切入点”学习理解“长文”,不仅是教师在组织“长文”阅读教学时的一种重要手段,更应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语文阅读能力,为他们以后独立阅读“长文”奠定基础。

当然,长课短教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从课文内容和写作特点等方面选择其中一个作为重点目标组织教学,进行专题学习,促使学生专项提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我们多思考,肯研究,总能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好方法。

无论我们采用怎样的教学设计,采用多么多样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学生的提升与发展,大凡远行的文字都是思想的嫁衣,与其说教给学生文字,不如说教给学生思想,与其说教给学生知识,不如说教给学生德性与智慧。文字的远行其实是思想的远行。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努力做到长课短教,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J].教育视界,2018(14).

[2]庄红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小学生(下旬刊),2018(1):24—2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