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与问题解析
2021-01-03李思橦
李思橦
摘要: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充分彰显了谨慎性原则,企业可以针对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本文主要围绕资产减值会计,分析资产减值会计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应用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应用问题;解析
引言:
资产减值主要指受外部因素及内部使用方式影响,导致资产应用价值降低,致使资产未来可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普遍低于现有账面价值。但是,在资产减值会计应用时,常常存在问题,所以急需重视这一点。
一、资产减值会计对企业的影响
(一)资产减值会计影响所有者权益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在新会计制度中,指出了企业可以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而且每一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都可以影响企业利润,分别通过间接方式影响利润,或者是通过直接方式影响利润,直接损害企業经济效益,影响企业财务状况。若企业过多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则会导致企业利润随之下降,虚减企业利润。
(二)资产减值会计影响企业税务会计
企业会计制度和税务制度在确认以及计量资产减值时,存在明显的差异。国际范围内,通常使用税纳调整方法处理税务会计。如若和税务制度不一致,则需要在纳税之际调整纳税。所以,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互相分离的状态下,会计制度及税务制度通常存在很多不一致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调整纳税要点,并且修订税务机制,以便能统一会计制度和税务制度。
(三)资产减值会计影响企业理财
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理财困难程度。一方面,我国资产信息以及价格市场并不完备,资产减值程度不能得到客观且合理的界定,另一方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通常由企业决定,新制度的出台,为企业会计政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得不承认,我国现有会计人员支持水准较为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按照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操作,急需在日后工作过程中持续提高会计人员基本素养,强化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以确保其能正确认知计量减值方法与相关数量。
二、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盈余管理收益大出成本
单从企业管理角度分析,企业考虑自身利益,结合自身需求,决定减值准备计提比例,并非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和企业资产情况确定计提比例。如今,资产短缺属于股份公司存在的关键问题。一些股份公司为了达到上市标准,通常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粉饰财务报表。这种情况下,资产减值准备便成为了隐蔽,但又具有安全性的操作手段[1]。
站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角度分析,衡量公司高管人员业绩标准,通常以净利润为核心指标,但高层管理人员报酬则分为固定工资以及年终分红等部分。年终分红和企业净利润互相挂钩,企业净利润变为评价高层管理人员业绩和酬劳的关键依据。相比盈余管理收益,盈余管理成本偏低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方面是盈余管理极有可能被公布或者被发现,另一方面处罚力度不稳定,我国大多会计注册制在经济上并不独立,而且业务水准良莠不齐,加上审计质量良莠不齐,难以发现盈余管理的各种现象。由于管理被发现的可能性较小,这便导致内部盈余管理行为愈演愈烈。
(二)会计人员素养及能力偏低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需要由专业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关于会计人员素养的要求较为严格。目前,大多会计人员专业水准偏低,文化素养不高,在理解资产减值时存在较大阻碍。同时,由于公司内部财务基础水平较差,而且疏于管理,现有的财务制度如同虚设,导致计提减值准备工作丧失积极性,进展效果不如意。
三、资产减值会计改进方法
(一)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无论企业经营业绩是否优良,都应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下足功夫,以便能增强企业依法运作自律性及自觉性,保障信息披露良性循环。所以,应充分完善股东会职能及董事会职能[2]。与此同时,要重视披露信息,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创建易于企业发展的现代企业机制,并形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内在机制。同时,应明确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框架中的关键地位,增加上市公司董事会监控力度,全面发挥董事会作用以及职能,以便能对其他部门及人员起到监督作用,促使其他人员能加强资产减值会计工作热情,优化内部管理水平。
(二)完善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属于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以及会计法律允许范围内,灵活使用会计选择方法,实现盈余目的资产减值准备和盈余管理间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资产减值准备理论有待完善,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出现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可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在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方面极具可比性及可靠性。最后,由于会计选择权的存在以及应用资产减值准备理论不能彻底消除盈余管理,甚至还会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之际,既要重视分析经常性收益,又要重视分析非经常性收益,即使经常性损益可能被不法分子粉饰,但是经常性损益要比净利润以及利润总额更实在,更能反映企业情况。
(三)规范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主要指会计人员参照法律法规及相关准则,全面考虑企业现实及未来理财情况和经营特点,应用自身专业知识与经验,针对经济事项进行判断与裁决。因此,就需要创建完备的经济法规和会计法规,如若发现随意操纵行为,则要严惩到底,增加有意混淆操作行为的机会成本。同时,要创建科学的经理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全面遏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如若信息不对称,管理人员应选择性提供对自身有益的信息,隐藏不利信息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及计量,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极其严格,不仅要具备清晰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具有主观性,在会计核算过程内,需要得到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难度以及监管难度。致使在工作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及判断能力不高,或者企业信息披露不完备等,这便需要遵循相关会计法律法规,重视联动理论与实务,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1]林茜.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比较研究分析——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为例[J].纳税,2021,15(33):133-134+137.
[2]吕燕.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J].财会学习,2021(30):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