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助力小学语文课堂
2021-01-03王春梅
王春梅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阅读教学为重要的基础,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发散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助于在阅读的过程中搜索更多的阅读素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将制定深入的把握阅读教学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开展群文教学模式,在核心思想影响下不断的调整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完善的阅读教学策略,以此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4-
引言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当前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需求,为学生进行主题阅读文章的搜集以及整理,并且教师还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交流,使学生能够在群文学习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另外教师还要着重的关注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及时的发现学生在阅读时所存在的困惑,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把握群文阅读的主题来解决在学习时所遇到的困惑,提高学生当前的阅读水平。
一、当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以往工作经验分析在教学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且还要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全文阅读的水平[1]。从以往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阅读基础相对来说较为薄弱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一味的追趕课堂教学进度,并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进行不同文章的对比阅读,并且将重点放在让学生死记硬背上,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太过单调和被动,并不能锻炼自身的阅读思维以及阅读思路,在这一教学背景的影响下,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非常单一和局限的学习和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基础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的方法
(一)基于教材内容的阅读整合
教材中的内容较为丰富,并且一个单元中各个教材的知识点连接较为紧密,能够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基于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进行阅读篇目的整合,充分的发挥教材的重要作用,开阔学生当前的学习思路[2]。
例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富饶的西沙群岛》这几篇课内文章进行整合,与此同时为了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引入《记金华的双龙洞》来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课内和课外文章的整合,不仅可以使学生提起对知识内容的印象,还可以对教材中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这几篇文章都属于描写景物的文章,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这几篇文章的景物描写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教师还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共同的探讨这几篇文章中所蕴含的写作技巧,在无形中学生就会形成正确的阅读思路,并且也对学生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帮助。在后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小组讨论的结果以及自身在写作方面获得的启示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以及交流,在分享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基于学生喜好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内容兴趣较高,为了激发学生当前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深入的分析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内容,之后将不同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小学语文阅读的乐趣和魅力,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生在以往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周边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时,要正确的看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根据学生的阅读喜好来为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例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时,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动画,让学生在快乐而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3]。在播放完动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性的选择一篇文章来进行阅读,或者是和其他同学构成一个小组进行角色的扮演。为了使课堂教学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或者是角色扮演之前,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主人公身上的良好品质或者是主要的情节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无形中对这些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思路,迎合教学大纲和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素养的要求,通过群文教学模式开创新的教育之路,并且在课堂教育时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制定出最符合学生当前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教学模式,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敏.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J].新课程,2017(28):11-13.
[2]李毅.中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8(04):67-68.
[3]吉娅俊.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