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2021-01-03崔丹宝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教育初中

崔丹宝

摘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初中生物教学旨在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提高环保意识,培养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要摆在重要位置。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德育教育

1引言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与智育、美育、体育相结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初中,是一个身体心理巨变的时期,是孩子们构筑人生理想的分水岭。初中生物学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生物,同时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书本知识至关重要,但良好的德行却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因此,生物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2教材解读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不是死板枯燥的教材,各个单元围绕不同的主题展开,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生物课堂不仅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活动,更是师生良好互动的平台。生物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科学与思想的统一性。同时生物学中贴近生活的实验探究,让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丰富。

3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绝非直接将某一主题抛出,而是寓情于教,寓情于景,是在教学中进行一种情感的渗透,而采取不同德育教育的方式所取得的成果也大不相同。德育教育的手段有很多,我们要熟练多种教学手段。

3.1能够发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的主要媒介,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教师如果想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就必须熟读教材,才能够轻松驾驭教材,利用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教育。这需要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图,积极探索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二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时,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例如:不乱扔垃圾。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样课程的主题就得到了升华,巧妙地将环保教育融入到课堂。所以,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发现德育素材。

3.2通过课堂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方式。所以,寓德育教育于教学活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课上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德育教育得到充分的渗透。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时,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和使用显微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努力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3利用新颖的教学设计,让德育教育不再枯燥

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仅仅将教学局限于书本。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适时地增加一些趣味性教学。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肺循环时,使用动态视频展示,心脏模型展示,这一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间接让学生热爱生活。在课后习题的环节,设计一些趣味性游戏。例如:我曾经将几道课后选择题改编成一个叫做“消灭气球”的趣味游戏,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气球,回答其中的问题,答对的同学给予小奖品,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积极举手回答。这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3.4把握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契机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隐藏着许多教育契机,我们教师若能把握这些,及时引导学生,效果更好。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通过才艺表演,作品展示的形式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在生物课最后五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题可以做一个适当的升华。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十章第二节“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时,课程末尾播放人与自然的视频,教育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课程结束前抓住德育教育时机,让学生印象深刻。

3.5生物教师要有德育意识

我认为单纯把学生培养成只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将他们培养成有德行高素质的新一代青少年。当代社会,父母和老师往往被一些错误的观念误导,盲目地追求分数,却忽视了学生的德行。《易经》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由此可见,德行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不仅要刻苦钻研教材教法,还应加强个人品德修養,努力提升和完善自我,争取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4小结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而人类本身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群体。生物学的学习如果能够在研究广大生物的基础上,让人类更好的认识和反思自我,提高自身品德,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那才真正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雪.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2]玉凤.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生物学教学,2011,36(12):56-57.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德育教育初中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