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趣”为基,为“学”导航

2021-01-03沈燕丽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荷叶趣味语文课堂

沈燕丽

摘要:语文教学要富于情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将语文学习的“趣味”渗透到课前导入、朗读感悟、创新拓展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趣味学习激发孩子生命中最灿烂的部分,启迪与浸润生命的智慧,回归儿童的生命本真,从而引领生命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趣味语文;生命成长

“语文教学要富于情趣性,否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低年级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天真烂漫而又稚嫩无比,等待教育者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内容。在我们的低段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尤为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使然,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愉快地学习,在课堂上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共鸣。

就像特级教师窦桂梅曾经说过:“我们没有权利用成人世界的成败、积极或不积极之类的原则去约束儿童,评价儿童。因此一个学校尽可能提供好的物质教育环境,而我们语文教师应当采取的最好办法就是,尽量用客观的‘语言文字’激起每一个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热情。”[2]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趣味”,其实就是在语文学习中为孩子们创造充满乐趣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浓浓的语文味儿久久荡漾在鲜活生动的“趣味”课堂中。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喜欢上学校,让其健康成长的同时能热爱知识、热爱祖国。

一、课前导入,营造趣味的氛围

低年级的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并且充满好奇心。上课伊始,他们往往会期待老师讲的第一句话,注意力也特别集中。因此,在课前导入环节,我们的教育者应当调动可用的教学资源,通过“激”趣,为孩子们的学习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氛围,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不断创造好的环境。

(一)不同图画的对比结合

学习简单绘画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充满乐趣的,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就可以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学之间也可以合作,趁机灌输合作意识,一旦互相合作完成画作,对于培养合作意识非常有效。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往往能够最先吸引他们的眼球。在教学《大还是小》一课时,我们可以在大屏幕上出示两幅图画,分别是庞大的大象和小小的蚂蚁,让孩子们观察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区分两幅图画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接着,出示小蚂蚁运骨头的场景,让学生们猜一猜蚂蚁会不会成功?在学生的猜想和交流中出示课题。这些不同的画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视觉享受,更激发了他们对大还是小的疑问,产生了阅读期待与阅读兴趣。

(二)绘画比赛的有机结合

课前利用两三分钟时间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绘画比赛也是让孩子们感觉特别兴奋的事情。在教学《影子》一课时,可以与孩子们一起玩绘画比赛,每个孩子在桌上的白纸上,用铅笔画一画自己影子的形状。

教师还从中抽取了几张图画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属于自己的影子,在孩子们交流得正欢的时候揭示了课题,并引导孩子们与文中的主人公赛一赛谁的影子更有趣。通过“趣味赛”的形式让学生时刻牢记自己也参与到了课文的角色中,对于文本的感受也会更加深刻。

(三)形式多样的适当结合

当我们在课堂上与孩子进行对话时,本质上也是在引领孩子生命的发展,所以更应该把语文课堂视作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并尊重它。当孩子们对课堂有了一定的兴趣,对学习有了一定的体验时,便是生命最原始的流露。

叶圣陶说过:“教育之所以可贵,乃在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他们发生需求,努力学习”,的确,做好课前导入其实就是带动孩子们走进课堂,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趣味”手段让孩子们能够真正走进充满趣味的课堂,接受快樂的语文学习。

二、文本朗读,演绎趣味的韵律

文章如果没有人读,情感就会在文字里无声的“休眠”。“文字中的思想感情就像人的气息一样,生来就要宣泄、生长、开花、结果。”[3]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朗读时往往能够把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展现出来,这种“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暖感觉与文字带来的触动,正是“趣味”之下所演绎出来的的一种极致的韵律美。

(一)创设趣味情境

低年级的课文中,童话体裁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大部分孩子开始阅读都是从童话起步的。一篇篇经典的童话中,充满乐趣的故事情境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学习能力,而且他们也乐意将这种童话世界中的趣味与小伙伴进行分享与交流,孩子们的作文能力也能由此启发。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童话故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故事情境,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其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或是角色扮演,或是联想创编,或是拟人化事物等,都可以让学生尝试在情境中朗读,在趣味中感悟。这样的情境创设对于学生也是课堂上较为新鲜的玩意儿,他们往往非常感兴趣,课堂也会充满乐趣。

(二)扮演趣味人物

充满趣味的语文课堂,是为了激发学生心灵中最灿烂的部分,我们应该积极的站在孩子的兴趣点,多多示教和累计经验。而不是循规蹈矩的用成年人的方式处理问题。如果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衡量学生的一切行为,那就不会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最值得保护的就是那一份充满童趣的稚嫩与纯真。

在教学《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时,老师依旧别出心裁地做好了文中人物的头饰(鸭先生、兔姑娘、鹿先生),按照故事中阐述的:“抓住“啊,多美的小鹿啊!”以及“呀,美丽的小鹿怎么不见了?”等语句请小朋友上台戴上头饰分别扮演三位人物,并让孩子学着人物的口吻进行模仿,孩子们可爱的朗读声中洋溢着稚嫩的童趣和浓浓的语文味儿,并且老师们也非常享受这种教学过程。

(三)开展趣味活动

在教学《村居》这首古诗时,正值春暖花开之季,因此,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在放学后组织了放风筝的活动,并事先了解有关风筝的历史简介。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当读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时,孩子们的脸上似乎都洋溢着昨天傍晚放风筝时的快乐,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读出了散学儿童的那一份惬意与轻松。

其实,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语文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教室里充满笑声,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里都能够被尊重,那么教室必然春意盎然,学生必然春风满面。正是因为充满趣味的语文课堂,孩子们对于朗读才会有真切地流露,才会演绎出文本的童趣,从而感悟文本的内蕴。

三、创新拓展,彰显趣味的深度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源头有活水流淌,教学就有活泼的生命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精神觉醒,在感受和表达中获得思想情感提升的过程。拓展延伸,就是对文本内蕴的再一次创新,让鲜活的感悟在“趣味”中一次次获得升华。

(一)实验演示,发挥创意

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老师事先准备好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和若干石子,教学最后一段时,老师通过亲身示范实验过程,让孩子们体会“一个一个放进瓶子”、“水渐渐升高”等直观的形象,孩子们在真实鲜活的实驗中仿佛看到了课文中的乌鸦正在喝水的场景。

同时,还从中激发了孩子们对“你还能帮乌鸦想想办法怎样喝到水吗?”这一问题的思考,引导孩子们在趣味盎然的实验之后进行主观的思考与探索,“用吸管吸”、“用草做一勺子”等富有创意的点子也在趣味浓浓的课堂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实物投示,身临其境

我们说,在语文课堂中倡导“趣味”的渗透往往能够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充满乐趣,同时也助长生命力的发展。在教学《荷叶圆圆》这一课时,期间为了更形象地让学生感受一池碧绿的荷叶,老师事先准备了一张又圆又绿的荷叶以及荷叶的其他小伙伴(萤火虫、小蝴蝶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的最后,老师将大大的荷叶出示,并请学生说一说“荷叶还会有哪些小伙伴?你能不能依照课文来说一说?”孩子们提到小动物,老师就将荷叶和小动物交给孩子,指导他说一句完整的句子。正是因为荷叶和小伙伴吸引了孩子们,激发了他们说话的兴趣,在“趣味”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趣味想象,挖掘深意

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趣味的想象不仅能够激发孩子思维的火花,还可以让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与众不同的自信。特别是在文本的基础上,对内容本进行再一次的加工,比如:模仿、改编、换句等形式,孩子们在发挥想象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

“教育显然不能允诺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美好,但教育必须要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引导儿童去感受、见证、分享人性中的单纯、优美、丰富、高贵与和谐,这是他们见证美好人生的基础。”[4]低年级的孩子是所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到处都散发着因为趣味所带来的浓浓的语文味儿,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觉不辍。”我们的语文课堂,有了趣味奠基,不仅仅只是教给孩子某种语文知识,而是在充满乐趣的学习中通过语言文字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我们的语文课堂因为“趣味”而折射着内在的情感流露,因此充满了成长的意味。

可以说,课堂上趣味的渗透与演绎,激发了孩子心灵深处最灿烂的部分,这样充满语文趣味、生活趣味甚至成长趣味的的课堂,是对儿童本真的回归,对生命的全程负责。趣味奠基的课堂,相信会成为孩子语文学习的导航,见证每一个孩子独特的生命表现,见证每一次精彩而又健康的生命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唐光胜.“语文素养”概念的界定及其提高策略.达州职工技术学院学报,2007

[2][3]窦桂梅.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4]刘铁芳.培养儿童本真而健全的人格.教育学术月刊,2009

猜你喜欢

荷叶趣味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荷叶像什么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荷叶圆圆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