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数学生态教学研究

2021-01-03张继元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张继元

摘要:数学是高中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但对于学生来讲,高中数学中的许多知识过于抽象、复杂,在学习和应用上比较困难。时间长了,学生会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参与意识也会有所下降。这会大大降低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如何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实行相对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参与意识,进而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要面对的挑战。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主体意识;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如果想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就应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关注,并灵活使用多种授课模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从而实现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的全面提升。

一、转变教学观念,保障学生的主体性

有的教师仍然受到落后的教学观念束缚,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在课堂授课中居于相对被动的地位,缺乏主动学习和探求知识的意识。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其学习的积极性严重下降。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丢弃自己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意识,抛弃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引导式教学,最大的程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乐趣,进而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在学习统计相关的知识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以讲授的形式将那些较为繁杂的概念灌输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背诵理解,这样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在新的教学观念的指引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上网搜索各种统计的案例和应用,或是适当开展一些课外活动,组织学生针对学校中的某些事件、某种现象进行调查,让学生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然后把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一定的结论,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活动中对统计的相关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统计应用技能,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方面有了一定的概念,从而提升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意识,首先就需要激起学生對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产生主动学习、探究和钻研的意识,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和课堂学习的效率。然而,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内容比较抽象,概念繁多,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这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注意向学生充分展现数学的有趣之处,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授课时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也可以创设生动合理的教学情境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与其他学生展开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活跃枯燥烦闷的数学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向学生科普一些数学史的知识,播放一些数学史的纪录片,向学生展现数学的各个知识点的发展脉络,给学生讲一些数学方面的研究案例和历史故事,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时,由于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很高,如果依赖传统的板书图片开展教学,这些知识概念就会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比较困难,对于那些空间想象能力不高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种障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一些软件构建相应的三维模型,直观地将这些立体几何中各知识点的关联性以及变化展示给学生,也可以采用手机APP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立体图形中发生的各项变化。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更加容易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吸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观看和操作立体图形的不断变化和复原的过程中激起好奇心,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创新授课方法,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高中数学知识比初中数学知识学习起来更为困难,并且包含的知识面也相对较广。高中数学的有些知识看起来较为抽象,但其实与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有密切的关联。有些知识看上去十分生涩复杂,但其实与初中学过的知识存在紧密地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课堂的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从而加深理解。教师还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学习水平设置相应的问题,对于一些在知识和概念上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些更有阶梯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知识入手,逐步向更深层次的内容进行探究,拓宽思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并进行发散、创新。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共同对某一个问题进行钻研和思考,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交流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进步,以这种方式实现将课堂还给学生,全面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意识。比如,在学习函数的相关知识时,高中函数和初中函数相比要更加复杂,但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一下初中的函数内容,然后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初中函数知识中的局限性,从而引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能够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还能发现知识点中的关联性,理解课本上的抽象知识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对数学的应用性有了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学习、积极思考。

结语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对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勇于探索,不断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将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以科学的手段引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提升学生思维主动性,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自发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华玲.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素养的教学研究——以《回归分析》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32):7-8+28.

[2]徐文迟.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简易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对策[J].文理导航(中旬),2021(11):3-4.

[3]路江江,薛欢,巩铠玮.中日高中数学教科书例题难度的比较研究——以“指、对数函数”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37(10):82-88.

[4]梁长春.打造数学课堂文化味挖掘立德树人切入点——以《导数的概念》教学情境设计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20):29-34.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