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素养的培养

2021-01-03陈维于娅慧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初中信息技术

陈维 于娅慧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初中学校开始设立信息技术这门科目,重视对初中生的计算机初级知识的教授,使初中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使其能够在现实生活当中灵活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当前,互联网+教育在全国广泛开展,素质教育这一理念正在我国的教育工作中有序地加以落实,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在教授学生理论与技术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全面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的喜好,有效提升其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

引言:互联网+的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信息获取的方式以及来源,但同时各类信息嘈杂而出,如何有效处理和判断信息成为人们必备的基础素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初中生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和完善,人生观、价值观未完全形成和完善,因此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显得极为重要。基于此,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多种方式,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1初中学生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的现状

1.1对信息技术认识不够全面,学生水平差距较大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再是人们存在误解的游戏、网瘾等等方面,再加上国家力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等,可以说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出行、旅游、社交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教育从业者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引起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足够重视。

由于学校及家庭的影响和限制,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差距是非常大的。再加上,不同学校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投入与重视程度也呈现极大的差异性。这样也就导致了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层次不齐的,教师们要对学生们的水平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并设计好教学内容和节奏,做到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同时,做好教学工作。

1.2教学方法与教学现状不匹配

在如今创客教育、人工智能的兴起,这就要求在进行这一门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运用新型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意在扎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当下大多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呈现严重的滞后性,很多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照本宣科的方式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在教学时,多是为学生演示具体的操作流程,让学生去模仿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能达成很好的效果,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会严重遏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情境创建设计教学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意识

在新时代的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被各种信息所包围。对于如此被信息所包围的环境中,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多数偏向于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讲解,从而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生活与信息之间如何处理的能力等有所忽视,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可以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将实际生活中的知识与信息技术教学相融合,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达到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如果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及在学生获取信息时,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之后遇到类似的生活问题。

2.2采用游戏竞赛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普遍存在贪玩、好动等特点,而且大多数学生自我约束力差,难以长时间集中地做一件事。基于初中学生这样的身心特点,因此,在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时,教师可以将游戏资源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中,让学生通过游戏竞赛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以此在课堂教学之初便能够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时,便可以为学生们介绍他们所熟悉的游戏,如《英雄联盟》、《地下城》、《梦三国》等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硬件内容,比如显卡、内存条等。利用学生们都感兴趣的游戏来讲解和切入新知,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他们会更加专注的听讲,从而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更加认真,掌握的也更加牢固。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3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基于学生成长环境、智力发育、学习习惯等多重因素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学生之间呈现极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这教师需要不断改良和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地开展对学生的教学指导,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所有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基于这样的情况,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信息技术的学习探究活动。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Dreamweaver”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页的制作。学生们就网页的制作进行交流,根据网页创建的步骤合作进行网页的创设,规划网页的主要内容,梳理和构建网页结构,选择和确定网页内容需要用到的图片与素材,整理网页内容并将完成后的网页上传到服务器。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位学生的特长都能够得到发挥,信息收集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网页内容的搜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网页的操作,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内容编辑,审美能力不错的学生则可以负责网页的设计等等。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增强自信心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手段。

2.4谨记创新教育核心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一般使用“灌输式教学法”,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课本、教学用书展开。虽然“口头讲述教学法”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节奏,但却不利于营造课堂气氛。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那么他们肯定不会主动加入到教学活动中,这自然无法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所以,教师要及时丰富教学形式,切勿拘泥于基本的教学任务、内容,而是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工作出发点,这正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

以“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为例,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常用函数inputbox的格式及其使用方法;掌握顺序结构的应用方法。將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班上的小组围绕以上习题进行比赛。将课堂中的“随堂练习环节”转变为“游戏竞赛环节”,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与沉闷的“练习环节”相比,“游戏竞赛”无疑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核心要求。

参考文献:

[1]杨俊莲.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91-92.

[2]乔永兴.“互联网+”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分析研究[J].新课程,2021(33):218.

[3]黄天虎.刍议提升初中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1(24):14-15.

[4]韩明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25):83-84.

[5]孙林娟.探究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5):83-84.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初中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