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2021-01-03车玉忠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教学课程标准也在不断提高。面临中考的压力,中学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对待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物理学科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方面更是如此。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仅与做题量相关,更与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物理实验密不可分,而物理实验的来源是生活现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文章分析当前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现状,并提出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主动参与物理学科学习,乐于探究以及研究物理学科问题,也为教师提供好的教学策略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现象;问题情境;物理教学
一、 引言
对中学生而言,物理课程的难度较高,思维拓展较宽,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授课能力等,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的学习模式多种多样,不仅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十分关键。在教师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提高对物理科目学习的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留心观察和思考研究。对教师而言,要注意教学的重点,只有正确把握知识要点,才能做到在解题时理解题目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同时要注意创新式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上,而且要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 目前初中物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
物理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视基础理论推导的学科,并且教材相对而言比较单一。虽然目前部分教师团体趋向于年轻化的,但是部分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模式还处于传统的讲授模式,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与理解知识点,不仅在记忆知识点方面效率低下,并且很难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导致学生不能利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同时,部分教师的授课思维比较陈旧,过于依赖课本,不会利用生活现象来创造问题情境,而是在课堂中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输出,忽视学生对于琐碎知识点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无法完全掌握。物理知识内容不仅抽象,学生也很难理解其本质内涵,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容易导致缺乏实践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角色定位模糊
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时容易产生定位模糊的现象。原因是中学物理体系庞大,内容点较多,老师容易为了追赶教学计划从而导致与学生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互动。中学生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对一名优秀的教师而言需要在教学任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不仅要做到亦师亦友,同时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共同参与到教学计划中进行良性互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教师为主体,对不主动的同学而言很难在课堂上有成为主体的机会,容易导致教学氛围压抑。这种教学模式是落伍的,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没有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应该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生活现象来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学的先进性。同时将生活的问题带到课堂中来能够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对课堂氛围重视不足
中学物理的课堂氛围感极为重要。然而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受传统教学思维观念的限制,對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认识不足,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课堂的氛围较差,学生学习仍然会觉得单调、枯燥。物理课程不仅是一门背诵原理并且解题的过程,它也是一门理解现象原理并且应用到各个方面的课程。教师如果过度在乎应试教育而忽略课堂氛围,则容易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以及互动,甚至一些先进的物理教学模式也很难应用在教学中。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的教学无法满足新课改的理念,也没办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利用生活现象来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十分重要,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让课堂教学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并且能够减少学生对成篇知识点的记忆量,对知识点产生共鸣。
三、 利用生活现象创造问题情境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传统的教材所提出的问题大部分都与现实生活有所脱节。对个别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存在认知程度较低,无法全身心地投入课本中的学习中。一旦脱离生活,学生难以产生代入感,从而教学的质量会大大降低。而利用生活现象来创造问题情境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能够从生活上引入简单的例子到学生的学习中,帮助学生解决认知模糊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
(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如果能够从根本上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会直线提高。建立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问题方面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替换不同的场景,将同样的知识点嵌套在场景中,检验学生是否还能够对问题有所思考。虽然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在不同场景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但是普通的情境很难让学生将主动所学知识去做串联。而运用生活现象来创造问题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去用物理的角度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并且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思考和记忆。
(三)实现学生知识迁移
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来说,学生所了解到的知识理论体系大部分都是封闭的、照本宣科的讲解。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少真正理解物理的基础,采用的都是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物理公式,而不是利用自己的动手操作来验证。死记硬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巩固了理论,但在考试中,这种方法只会逐渐切断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只会背诵而不会实际运用,不明白其真正的原理。一旦将知识的运用场景进行切换后,学生便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解题。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推导公式、理解公式,利用生活现象的情境去引导学生,去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从而实现学生的知识迁移。
四、 基于生活现象创造物理问题情境
(一)利用生活现象引导物理课堂实验展开
在中学阶段,物理是一门非常典型的基础自然科学学科,其原理以及现象都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在发现伟大的物理现象时都是从身边的自然现象开始的,进而引发出对现象的猜想、实验与证明。通过仔细研究以及分析实验得出结果,进而总结规律,得出理论。由此可以看出结合生活开展实验在物理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学学生正是处于兴趣以及能力发展的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学心以及良好的动手能力。对能够有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物理课特别地感兴趣。在生活现象的实验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思考解答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提升,而且使得课堂不再枯燥无趣,因此实验在物理课堂上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在讲解“蒸发”这一现象时,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更加快速地让衣服变干,并且让学生积极地讨论与回答,调动学生将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的积极性,碰撞出物理思维的火花。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蒸发实验,来进行测试比对,看看哪种方法更加有效。又或者在进行“声音”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各类声音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在学习“力学”时,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学生周围的学习用品或者是其他的物件来讲解,让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实验中来,亲自体会力学和振幅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改的课堂标准中,实验在课堂计划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在物理教学计划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基本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实验记忆性,还要重视实验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总结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加自然地懂得实验的原理,这是打好基础并且提升学生物理兴趣和物理能力的关键。纵观近年来的中考,卷面上有关实验的测试题目也越来越多,因此在课堂中对物理实验的开展十分关键。
(二)积极引导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在物理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是重要的并且也是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由于知识点的复杂性以及广泛性,师生双方是互相作用并且互相影响,整个教学进度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学生。根据构建主义的理论,学生的学习过程绝对不是教师灌输知识而学生一味地被动吸收的过程,正确的是主动地选择并且建构知识框架的过程。因此物理教师一定要充分地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用一味地只是进行“灌输式”教育,这样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大大下降,双方不平等。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要深刻意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规律,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更加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物理课堂的互动。如果学生没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则教学的质量会大打折扣。随着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也要不断更新,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学习作为出发点以及落脚点。
(三)结合生活现象,创建更好的教学情境以及学习氛围
对中学生而言,单纯的课程会显得课内学习枯燥、单調,学生容易出现感觉压力大的情况。而通俗易懂的生活现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扮演讲师的角色,还是一名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活动不仅包括课内新颖的教学方式,也包括课外活动。一个良好的生活教学情境以及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学习意识的提升、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产生活跃的思维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生活物理场景模拟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这种方法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还可以帮助学生适应各种学习题型,完善教学手段。例如采用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好地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举办物理知识分享会或者物理实验竞赛来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应用,进而提高其对知识的分享欲和学习积极性。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生活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对物理教学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利用生活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重视生活实验的操作,尊重物理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同时要注意课堂的氛围感,不能只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育,要结合相应的课堂互动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技的迅速发展,意味着对科技人才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促进物理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赵晋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王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J].新课程导学,2018(25):97.
[3]杨逊杰.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相关研究[J].信息周刊,2019(9):241.
[4]张长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6):1335-1336.
[5]王肇.创设情境,融实验、生活于课堂:初中物理教学之我见[J].新一代月刊,2011(5):178.
作者简介:
车玉忠,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桃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