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策略探讨

2021-01-03杨卓卫

考试周刊 2021年92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必备技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对于语文的学习十分重要,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要重视对于学生语文阅读的教学,对于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进行革新,教授学生更为高效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以后顺利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文章将从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部分出发,对如何培养学生高效、准确的阅读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一、 引言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改革意识不断提升,并不断将改革重心转移到日常教学中,小学语文作为核心基础科目,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不断摸索、探索、研究,构架高效阅读课堂,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水平,夯实语文基础,拔高语文质量层次。高效语文阅读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升阅读效率与质量,让阅读为语文学习服务。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重要素养之一,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的革新,教师队伍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语文阅读方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使得课堂氛围压抑,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学生的教学应该实行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以学生为主进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进行鼓励,突出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要先进行赞赏和鼓励,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无所顾忌地展示自己并提出学习中遇到的疑问。但是在鼓励学生的同时也要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进行纠正,一味地给予学生肯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进步。

(二)教学方式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没有高度注重。即便实施新课改以后,虽然对于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出了要求,但是课堂中的阅读教学依旧不够理想。造成这种结果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于阅读教学的方式仍旧没有改变,即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没有充分改变,教师依旧对于学生进行着灌输式的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产生了障碍,对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了影响。

(三)教学目标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往往教学目标制定的不明确,目标过于宏观,并且目标实现的周期比较长,以至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验证实施效果,以至于最终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语文阅读效果的实现虽然需要长期的坚持,但并非不可在过程检验。实际上,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适当制定阶段性目标,并及时调整阅读引导内容与方式,通过小目标的实现,才能达成最终大目标。教师制定阅读教学目标的时候,还需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从而有效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能够更好地设计教学阶段性目标与最终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方法策略

(一)多样读,培养语言感觉

在被要求“富有感情地朗读”时,如何读出感情常常成为教师的重要关注点,这意味着教师往往更多关注阅读文本语言的语音、语调与节奏变化。虽然朗读技巧也是教师的发力点之一,但是无论拥有多么高超的阅读技巧,没有感情的阅读也无法打开听众的心门,朗诵者也找不到通往作者内心的道路,所以阅读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走向作者的内心去理解他的作品,帮助学生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要避免单纯的阅读技巧教学,而是要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阅读方法对文章的感情形成共鸣,感受到文段篇章里的情绪思想,也使学生积极活跃地扩大语言材料库,提高感情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以《老人与海鸥》的阅读教学过程为例。教师采用多样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情感。文章在对海鸥的飞翔进行描写时,在形容词的加持下,海鸥们的悲痛与哀悼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在学生熟悉课文后,教师可以组织集体朗诵,通过朗诵和阅读感受语言带来的作用。通过仔细咀嚼品味细节,学生理解了细微动作背后蕴藏的细腻情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感受多样朗读方式丰富了感情,加强了语感。因此,熟练运用语言多样朗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二)立足语篇,整理语言规律

隨着阅读量的提升,学生也会在阅读中不断总结规律。例如,在阅读同一篇章的过程中,在高潮情节中会出现一些排比的短句。这些排比短句的出现往往更能表达作者震人心魄的真实情感;有些文本较多描写肢体动作与外貌,注重细节描写。这些句子为文本润色,使其富有更细腻的情感;还有一些段落多处运用描绘色彩的语言,被称之为色彩语言。这些语言往往暗示了作者的某些感情。上述都是语言的规律性。作者正是借助这些语言规律或明示或暗喻地表达主题情感,读者也正是通过这些语言规律或喜悦或悲伤地感知作者情感。这些语言规律对实现文章价值大有裨益。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语篇中的语言规律作为着力点,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掌握语言规律,助其培养阅读素养。

以《少年闰土》的教学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体会了细节描写,并帮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语言规律,在阅读中体会到这些细节描写的细腻。例如文章起始段落中,作者写道“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这些细腻的细节描写不仅仅是描绘出闰土的外貌,更表达出闰土父母对闰土血浓于水的亲情,同时也突出了当时闰土的自由和烂漫。又如,“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角鸡、鹁鸪、蓝背……”这些细节描写描绘出一个有老道捕鸟经验的少年,使其面目更加立体。此外,教师也立足于文章内容带领学生领会色彩描写,体会色彩语言。比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些明亮鲜艳色彩的运用都表达了作者儿时的快活和轻松无虑。由此可见,色彩语言帮助渲染文章感情色彩,奠定文章感情基调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语言规律,学生可以掌握理解文章的方法,同时提高阅读水平。因此,探究语言规律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语言规律,提高阅读效果,提升综合素养。

(三)拓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范畴,让小学生有机会去接触更多内容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桎梏,许多语文教师并不支持小学生自主寻找课外阅读材料,怀着“自主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不合适的读物”的担忧,教师认为这样的阅读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对于课外阅读进行限制。从而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极窄,在范围内能阅读的读物很少,这些“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往往不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且这类教辅类读物常常与课本内容相近,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慢慢消磨殆尽。而现在,全新教学理念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一定要求,明确要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拓宽视野,更好地认识、感知世界。因此,在当前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也身体力行地帮助拓展学生课外阅读范畴。语文教师也会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人格的书目。比如,一些国外名著,如《爱丽丝梦游仙境》《小王子》等。这些传播正能量的书籍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真善美。且这些外国文学的经典译本也都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以扩大词汇量,认识词汇的不同用法,积累文学素材。这是阅读带来的另一种无形的、日久方见成效的积累与收获。

(四)要适当加深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深度

部分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够了解,导致推荐给学生的读物和阅读教学任务较为幼稚。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布置任务时会有意降低教学深度,担心学生过早接触深层次的读物会产生偏差。虽然对学生推荐有深度的读物或者布置一些高难度的知识有可能会对学生拔苗助长,给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但是根据调研发现儿童群体的理解能力已经超出社会想象,学生有能力理解我们认知中并不适合他们掌握的概念。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也可以尝试着加强难度并延展深度。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酌情增加难度。举例说明,小学课本中《草船借箭》一文改编自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很多学生在学习完这篇文章后被文中诸葛亮的才智所折服,也有许多学生因此对周瑜与诸葛亮的故事产生浓厚兴趣。但这篇文章在有限的篇幅里只重点描述了二人的一次交锋,他们还有更多故事值得学生去发掘。教师可以借助传授课文后学生的兴趣提前准备更多课外故事,供学生一并阅读了解,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评价诸葛亮与周瑜的课堂任务,通过学生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揣摩、思考学生价值标准的思维模式,更好地调控后续教学难度。

(五)以兴趣为基点,鼓励学生阅读

任何高效率的学习都是以兴趣作为动力基础进行推动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培养中应该以兴趣为基点,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采用兴趣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激发学习的动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语文阅读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一,设立一个结合现实生活且容易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地沉浸在教学情境中,跟着教师的步伐,进行阅读的学习。比如在教鲁迅先生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鲁迅先生的纪录片和当时社会的景象,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情境中充分了解鲁迅先生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第二,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的阅读,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长久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课外可以多开展阅读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分享最近阅读的书籍,并分享自己在阅读后产生的感想和收获,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产生阅读带来的收获感和自豪感,從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积累,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阅读能力的成长是不断的,这种能力会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心智的发展与技巧的成熟过程等不断变化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点不应放在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到确切水平上,而应该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打造更加适宜合乎其水平的阅读起点上。同时,教师也要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实现教学理念与方式的革新与优化,保持学生阅读兴趣,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更是其提高语文水平的利器,想要语文能力得到质的提升,高效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雷晓莉.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97.

[2]陈娟娟.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72-73.

[3]赵培香.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85-87.

作者简介:

杨卓卫,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阿阳小学。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