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之 好之 乐之

2021-01-03潘雯雯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激发学情

【摘 要】通过对我校英语具体学情的分析,不断探索,再结合笔者多年中职课堂教学的成功实践,提出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措施,真正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由“知之”到“好之”,进而达到“乐之”。

【关键词】中职英语;学情;兴趣;激发

【作者简介】潘雯雯,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

毫无疑问,英语是目前国际通用语言之一,是世界范围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学好英语,可以更好地接触相关的学科资料,更为迅捷地掌握所学专业的前沿知识,从而为个人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一、我校中职学生学情现状调查

我校地处苏北,整体的英语教学水平较弱,再加上普高分流出绝大部分基础很好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的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基础都非常薄弱,由于成绩和学习习惯差,常常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无意识的批评或训斥,自尊心不断受挫,导致破罐子破摔。与普高相比,我校学生以专业实践为主,文化课要求相對宽松,部分学生存在着轻视“小科”的现象。就英语这门学科而言,每周虽仅有四节课且教学内容的设置简单,但因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不去重视单词词汇量的积累,以致绝基本无法掌握较完整的语法体系,甚至于最基本的音标发音,可以说学生的英语水平几乎是零基础。

另外,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比较含蓄、拘谨、爱面子、怕犯错,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即使开口说了,也是为了应付老师,学生的自信心明显不足。一提起英语,大家就谈虎色变,畏惧心理甚浓,对英语学习几乎无兴趣,这些认识偏差导致学生缺失中职英语学习备考的信心和动力!

二、基于学情几点激发兴趣的个人浅见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对某学科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且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激发更为巨大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时刻留意从激发、培养、调动和巩固学习兴趣入手,以唤醒学生的个体意识,使课堂学习保持在较好的思想状态中。

1.给学习预留成功的机会,提高其自信心——使学生做到“知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针对不同的学情,引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笔者不管教哪一个年级,哪一个班,一开始就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常把“相信你们一定会学好英语”之类的思想传递给学生,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地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这就使学生产生了跃跃欲学的冲动,享受了成功期待的喜说。

活的教育,最好且最时髦、最紧要的就是总要有个目的,先要设定一个计划,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所计划的路。若是没有个计划,那就等于一只船没有舵,进退两难。做教师,要能会设计,预知学生将有风潮,就先要设一方法,使那风潮从无形中消灭。知道学生程度不齐,就要设一种计策,使之能齐,且能获益。基于这一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大部分同学、甚至于部分后进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基点、进度、训练量,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基点低一些,进度慢一些,训练量不易过难过大。抓住要害、重难点,讲请句式结构,循序渐进,以使学生很快适应。

笔者改变“注入式”的老方法,代之以“设疑难”“答辩式”的新方法,把课堂数学的“静态结构”变为“动态结构”,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让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从“静听、坐视”到“动脑听、动脑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其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尝到成功的欢乐,在互相学习中获取大量知识。

从接手中职一年级开始,笔者就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利用好碎片时间大声忘我朗读。增强“五学”意识,即:苦学意识、自学意识、争先意识、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另外,注重培养他们“看到字,想到词;看到词,想到句;看到句,连成片;看到句,想结构”和“引词造句,串句成文”的好习惯,懂得“学即联结”的道理。平时,让他们随时记下常用单词、词组与句型结构,并背熟常用短语和句型结构,牢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

为激发和稳定学生兴奋状态,笔者绞尽脑汁地把课堂变成探索知识领域的活动阵地,尽力去挖掘课文内容的文化知识内涵,增加看似枯燥知识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pick sb. up(接某人)这一词组时,笔者有意让学生翻译句子“我拾到一个钱包”,当学生译成I  picked  a  wallet 时,笔者适时强调“ pick”单独用的时候意思是“扒窃”,而“pick up sth.”才是“拾起来”的意思,毫厘之差,“拾金不昧”就变成了“盗窃犯罪”。同学们听了大笑之余又收获颇多。借此机会,我分析、归纳、对比了一些易错句型结构,如“pick sth. from...” (pick an apple from a tree从树上摘了一个苹果)等结构,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

平时,笔者还强调动词与副词、介词等搭配的重要性及习惯用法。偶尔也结合课文,笔者通过讲故事的轻松方式兴奋学生的大脑。如此,孩子们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便会油然而生。学生明确了目标、方法及其重要性,了解了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学生有的放矢,有了“知之”,“好之”也就“渐浮水面”。

2.为学生做好从易到难的多重学习铺垫,增强其学习兴趣——让学生“好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严、从广、从深”的方法,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初中联想到高中,又从高中回到初中的循环反复训练,以让学生补上所缺知识,厚实基础。在此过程中,笔者认真细致地归纳总结,整理使用频率高、复现率高的英语语义结构等,如“值得干什么”就有五种英语说法。在分析讲解课文时,首先向学生讲清应该用哪种语义结构,如何用已学过的英语解释,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来学习和思维的能力,提高其对已学单词和语义结构的熟悉再用能力。在复习初中练习时,笔者不让他们只局限于书本,而是让他们先说出该句用的是哪一种语义结构,使学生充分理解和记忆那些精确表达语义的英语语言结构。像数学一样,外语也有一定数量的公式、语义结构及句型结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熟练地选择公式性的模式结构来表达思想。因为理解吃透的英语材料偶尔重复比不理解的重复百遍收效还大。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如,有一父母让孩子去买花椒,而孩子又不理解花椒是干什么用的,嘴里来回重复“花椒,花椒……”,可摔了一跤,爬起来却变成“浇花,浇花……”,原因就在于不理解而致错,如事先理解了再重复,就不会出笑话,就是这个道理。

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到过去学的单词、短语、语义结构、语法,都被作为印迹而深浅程度不同地保留在学生脑中。为了继续维持学生头脑中的这种印迹,笔者有意识地多次重复,在重复中加强这种印迹,印迹的再现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回忆,二是再认,三是复做。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能启发而且有助于回忆,板书示例要能便于学生再认识,而课后练习则要求学生回忆再复做。复现是复习之本,开学伊始笔者就强调“预习、练习、复习”三个环节。力求做到八个结合:预习上做到自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预习词汇、语法与课文段意、句意结构相结合;归纳与板书相结合;作业精批精改與精讲精评相结合;要求学生做到理解与运用相结合;读听与说写相结合;复习做到书面和口头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在教学中,笔者还坚持课前三分钟值日生用英语汇报制度,让学生在三分钟内Free speaking,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表演,即使后进生也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至少能说出日期、值日问候等用语,这无疑激发了他们的成功感,增加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而所谓的优生则在三分钟内如鱼得水,大显身手。时间长了,喜欢英语便会成为一种习惯。

3.对学生一视同仁,从培养兴趣出发,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期望学生“乐之”。“严师出高徒”,一直是笔者的座右铭,“严、实、爱”三字又是笔者的教学准则。

“爱”就是爱本职,爱学生;“严”就是严于律己,严要求学生;“实”就是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地工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掌握好生与后进生,班与班之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要做到这些,首先须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并做到“四多”:一是多鼓励。如后进生问一次问题,做好了一道习题,或发现他们在其他方面有闪光点时,我都及时提出真诚的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课堂上无论提问、造句,还是翻译我都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的原则。难题让优生答,容易的就提问后进生,尽量让学生人尽其才,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二是多辅导。每节课,笔者都会留安排几分钟,深入课堂进行个别辅导,更多地把注意力关照到“短腿”学生身上;三是多练习。布置假期作业时,笔者总会有针对性地布置练习,根据学生差异设置不同题型,让不同层次学生来完成,最大限度地深挖他们的潜能;四是多谈心。谈心、交心是沟通的桥梁,常交流会使许多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爱、付出和回报是相得益彰的,学生爱你,喜欢你,就越信任你,越听你的话,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你所教的课自然会产生兴趣,“要我学”自然就会过渡到“我要学”。

总之,笔者把中职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整个知识结构的回忆、补缺上,使知识更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使学生达到对整个中学英语知识结构的融会贯通,以至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精神,笔者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优化重点,而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又是重点中的重点。从接手就注重培养学生“大容量、快节奏”的阅读习惯,有计划、有重点地强化学生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语言运用,在语言交际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愉悦轻快的学习氛围能充分调动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英语应用掌握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笔者看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几点粗浅的做法,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抓学习兴趣的培养完成了学生从“知之”到“好之”“乐之”的华丽蜕变,兴趣、信心足了,良好的英语成绩也就会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潘雯雯.翻译法仍适用于目前中职外语教学[J].高考,2018(25): 277.

[2]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教师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激发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浅谈“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革新的影响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