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旅游英语》考核方式改革初探与反思
2021-01-03丁莉梁洁
丁莉 梁洁
【摘要】《金州旅游英语》是一门以口语交际为主,强调实用性的课程,传统的以终结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是不相匹配的。为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学以致用”的目的,对该门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并对改革后的成效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考核方式;改革
【Abstract】“Golden State Tourism English” is a course that focuses on oral communication and emphasizes practicality. The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mode, whi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termination examination, does not match the need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eaching by examination, promoting learning by examination, and putting learning into practice”, the examination mode of this course is reformed. And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and rethinks on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reform.
【Key words】examination mode; reform
【作者简介】丁莉(1977-),女,贵州毕节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人口与社会;梁洁,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文件要求,各高校纷纷重视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管理及考核、探索建立过程考核指标体系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工作。《金州旅游英语》是本校的一门特色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地方培养能向外宾介绍黔西南州旅游景点、民俗风情、小吃特产等旅游产品的高素质导游人才。为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培养目的,对《金州旅游英语》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初探,注重学习过程而非考核结果,引导学生全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改革成效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金州旅游英语》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1.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地方专业导游人才难以培养。《金州旅游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前來黔西南观光旅游的外宾提供专业旅游服务。但强调终结性考核,忽视形成性考核课程的传统考核形式,导致学生普遍忽视过程学习,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从而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职业能力,限制了地方英文导游人才的培养。
2.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难以养成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学习习惯。《金州旅游英语》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参与课程的过程教学,日积月累地对英语的听说能力进行锻炼,口语能力才会得到改善和提高。传统的考核方式,考核不仅只有一次,并且考核内容陈旧、考核评价指标单一。学生通过短期的突击复习,提前对编制好的对话进行机械地背诵,就可以应付口语考试。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被激发,更难以刺激他们对课程进行深度学习。
3.反馈滞后,学生得不到及时指导,学习效率低下。“好的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金州旅游英语》的教学过程需要一个长期能动的反馈过程,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管,从而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扶。只有一次期末考试的传统考核,反馈必然滞后,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一方面,教师不能及时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对教学环节进行及时的调整和纠偏;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卷面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无法为他们进行解决,所以学习成效并不高。
二、《金州旅游英语》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施
《金州旅游英语》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首先提高形成性评价成绩的占分比,降低终结性考核成绩的占分比。另外,推行评价指标多元化。以下是形成性评价在《金州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形成性评价:占学生综合考核成绩的70%,主要由考勤(10%)、课程作业(10%)、学习笔记(10%)、课堂提问(20%)、期中实践考核(20%)构成。
相较传统考核,一是增加了对学习笔记的考评,要求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根据学习需求做笔记。二是提高了课堂提问的占分比,让学生更加关注和重视过程学习。三是增加了期中考核,要求学生提供将《金州旅游英语》所学知识实践应用的短视频,须体现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交际性。
2.终结性考核:口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考核成绩的30%,以口试作为考核方式,主要考核学生旅游英语口语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金州旅游英语》考核方式改革成效分析
1.关注教学过程,反馈信息及时,有助于教学管理。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师更加关注教学过程,更容易获得教学信息。通过过程教学中的反馈信息,便于教师安排和调整教学方案,还可以及时地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解答和帮扶,这些都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高效管理。
2.增加考核评价指标,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通过改革,学生笔记认真,对重要的词组和核心句型进行标注,对不认识的单词会提前查好音标,写上中文注释;课堂上,争相发言,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教学;高质量完成期中实践作业,不仅认真进行口语训练,而且对视频拍摄质量精益求精;期末考试,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展示自己本学期的学习成果。总体来看,学生拥有了比较强的学习内驱力。
3.培养了学生敢于开口敢于表达的自信心。在学习英语口语的初期,鼓励学生冲破“胆小、不敢开口”的心理关,让他们敢于张口敢于表达。通过增加平时成绩占分比、营造轻松友好的课堂氛围,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胆量,班上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4.有效降低学生考前临阵磨枪的现象,提高学生成绩的客观性。过程性评价一方面有效地减少了学生为了考试挑灯夜读、临阵磨枪的现象,有利于体现其真实学习水平;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提高了学生最终成绩的客观性,有利于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
5.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重视了过程学习,除了通过各种课堂教学项目的口语锻炼,还鼓励他们参与英语角,鼓励他们在日常的交流中,尽量和同伴说英语,培养英语思维。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过程学习,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为未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有利于建立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过程性评价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在丰富多样的教学互动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的帮扶者、激励者。这种新型的师生之间沟通机制的建立,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更愿意与教师吐露心声、交流学习疑惑。
四、不足之处
1.考核评价不够客观。由于时间匆忙和缺少设计的专业性,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指标设计不科学、权重也没有进行科学的鉴定。比如,对学生中期实践作业的评价给分,指标设定比较单一、权重设定不合理,最终导致考核结果缺乏客观性。
2.激励措施太单一。激励要产生作用,就要做到“你所给予的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个体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在对学生的激励方式里,目前只有分数和口头表扬,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励的作用也就很有限。
3.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监督不够。通过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缺乏监管的措施,也缺乏考核指标,所以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还是比较有限,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希望继续改革,敦促學生继续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有效加大深度学习的能力。
基于《金州旅游英语》的实践特征,对考核方式改革已是势在必行。通过评估,虽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改革过程中所暴露出现的问题、不足之处。分析这些问题,并研究对策,进一步对考核方式进行优化和调整,更加科学合理地设定该门课程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权重,提升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依托“全程式、多样化、复合型”的新型考核方式的实现,从而使得未来能有更好的教学成果,为地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国崇.“大学英语”过程性考核方式改革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2):165-166.
[2]钱小丽.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1):73-75.
[3]范莹芳,杨秀娟,王军.高校英语专业多元化考核模式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4):48-49.
[4]黄桂凤.旅游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新探索[J].考试,2011(5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