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评课中课堂观察的三个关键环节

2021-01-03魏涛

甘肃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听评课课堂观察小学英语

魏涛

【摘要】听评课是教师教学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听评课缺乏课前准备、目标性和系统性,习惯于对课堂做主观判断,对所得信息材料和教学过程缺乏深入细致、客观和针对性的分析。作为一名专业的英语教师,需要实现从听、评课向专业的课堂观察转变,不断提升课堂观察能力,通过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观察;听评课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7—0069—02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1],并在此基础上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标,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和研究[2]。

听课是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了解和认识的重要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评课是听课活动结束后对课堂教学进行评议的活动,是加强教学管理、开展教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听评课缺乏课前准备、目标性和系统性,习惯于对课堂做主观判断,对所得信息材料和教学过程缺乏深入细致、客观和有针对性的分析。而教学具有艺术化、个性化、专业化,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我们需要正视问题,实现从听、评课向专业的课堂观察转变,不断提升课堂观察能力,推动自身提升专业能力。

一、课前准备:强调目的性和计划性

课前准备的主要目的是给参与课堂观察活动的教师提供平台,让观察者了解课情,以增强听评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课前准备的主要程序是学科组成员在课前开展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上课教师主体的意愿和听课教师任务的分解,即先由上课教师阐述本课中教学设想和教学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听课教师据此向上课教师提问,上课教师再进一步阐述,在此基础上经过讨论,各位听课教师确定课堂观察的角度,并根据确定的维度制作观察量表,以供听评课时使用。例如观察教师课堂提问的教师可以制作《课堂提问观察量表》,内容可以设置为设问情境、问题类型、回答方式、及时评价、归纳点拨五个观察的维度。因此,有效的课前准备能避免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增强听评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保证听评课高效率、高质量的首要前提。

二、课堂中观察:彰显针对性和技术性

课堂观察是指听课教师进入课堂,每位教师根据事先制定的观察量表进行记录。观察要有针对性,即根据事先确定的量表有针对性地观察;观察还要有技术性,需要强调以下四个方面:

听。一是听教师是怎么讲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教学手段如何、教师启发是否得当;二是听学生的讨论、反馈,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性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安排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课堂教学氛围如何等。

看。一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法是否得当、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巧妙,即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二看整个课堂气氛,学生情绪是否饱满、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思维是否活跃、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即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想。听课的过程必须伴随着一定的思考。一是思考教师上课时的教学方式,他们是怎样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这样做有什么优势?二是换位思考,这个问题换成自己该如何處理?他在教学中有什么值得自己学习的?自己应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等。

记。教师要及时地将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一是定量的记录,比如教师提问的时间和出现的频率、学生回答的方式和时机、情景材料运用的效率等;二是定性的记录,比如探究活动的内容是否合理、学生课堂参与是否热情、教师的课堂机智是否充分体现等,此外也要记录观察者的现场感受、理解与思考。当然,“听”、“看”、“想”、“记”的内容不能是泛泛的、随意的,而应根据事先量表框架内框定的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

三、课后反思突出研究性和生成性

课后反思是在课堂观察结束之后,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针对上课的情况开展讨论,根据课堂观察和原始记录,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分析和总结,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制定后续跟进方案。课后评课一般包括自我反思、分析观察结果、思考和对话、提出改进建议、撰写反思心得等内容。这样的课后反思能凸显研究性:它实现了评课与评价的脱离。它不再是对上课教师课的好差进行评析,而是对课堂教学进行专业分析讨论;反思和讨论的对象不再只是教师的教,而是既包括教师的教,还有学生的学。同时它也凸显了生成性,即讨论和反思的内容不再是目前评课中的一些条条框框,而是课堂上生成的活生生的案例,是观课时所记录的重点;讨论时,不同听课者和评课者的思想和观点还会产生碰撞和摩擦,从而激发其他人的思维和火花。例如,授课教师在评课时,对自己上课的亮点和遗憾谈了自己的想法,反思自己在课堂生成资源处理的问题上有待积累和改进的地方。其他教师依据课堂观察和记录,真诚、到位地分析该教师的课堂在某一维度的优缺点。如在提问方面,设问情景材料丰富,形式多样,关注热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问类型以开放性设问和归纳型设问居多,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演绎和归纳能力。此外,点评教师还需对自己制作的量表进行思考:量表还应该从多个角度对提问本身进行设置。如提问语言的准确性、提问的时机等。

总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重心,怎样通过课堂观察提高听评课实效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专业的英语教师,需要实现从听、评课向专业的课堂观察转变,不断提升课堂观察能力,通过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雅琪.创造LICC课堂观察的新范式——《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评介[J].地理数学,2021(02):1.

[2]姚萍.高中思想政治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2014(08):89.

编辑:赵玉梅

猜你喜欢

听评课课堂观察小学英语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对《液体的压强(1)》一课的点评
课堂教学诊断:铸造现代校本教研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