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及BMI的相关关系研究

2021-01-03谢劲彭春政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城市社区长三角老年人

谢劲 彭春政

摘    要:探討“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及其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关系,为健康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居环境适宜步行量表(简约版)”“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对“长三角”城市社区2 350名老年人进行测量,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s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论:1)被调查老年人对建成环境因素中道路连接性满意度最高,其次为治安安全性、目的地可及性、环境美化性和配套设施便利性。2)体力活动水平活跃组与不活跃组老年人感知“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中的配套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环境美化性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BMI<24 kg/m2和BMI≥24 kg/m2组别的老年人感知“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中的配套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3)被调查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与感知“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中的配套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环境美化性及治安安全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被调查老年人BMI值与感知“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中的配套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有显著相关性(p<0.01)。4)“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对被调查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和BMI均具有直接影响效应。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BMI;体力活动;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G 804.34 ;         学科代码:04030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built environment, physical activity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of the elderly in urban communities of“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human settlements. Method: Using the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Walkability Scale Abbreviated,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2 350 elderly peopl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region, and the data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Result: 1) The investigated elderly people are most satisfied with the factors of street connectivity among the built environment, followed by security, destination accessibility, landscaping and facility convenience.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active and inactive elderly in the perception of built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facility convenience, destination accessibility and landscaping factors in urban communities of “Yangtze River Delta” (p<0.05);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MI<24 kg/m2 and BMI≥24 kg/m2 elderly people in the perception of built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facility convenience and destination accessibility in urban communities of “Yangtze River Delta”(p<0.001). 3) th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of the investigated elderly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perception of built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facility convenience, destination accessibility, landscaping and security in urban communities of “Yangtze River Delta”(p<0.05); the BMI of the elderly is statistically related to the perception of built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facility convenience and destination accessibility in urban communities of “Yangtze River Delta”(p<0.01). 4) Built environment in urban communities of “Yangtze River Delta” has direct effect both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BMI of the investigated elderly.

Key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community; built environment; BMI; physical activity; elderly

201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1]。国民健康与人口老龄化趋势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健康老龄化成为我国应对此问题的重要战略。大量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是老年人维持和增强体质的理想方式,且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因素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身体活动受到居住地建成环境的影响与制约[2]。建成环境是由人为建设改造的各种建筑物和场所组成,是能够影响居民身体活动行为的土地利用模式、公共交通系统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一系列要素的组合[3]。部分学者认为,居民居住区到休闲活动场所的距离、设施齐全的运动场地、设计精美的道路、适宜步行的居住环境等与老年人“绿色出行”频率、体力活动之间有显著相关性[2,4-5]。一些居住地建成环境因素能有效提高老年人体力活动量,高土地混合利用度、高街道连通性和商业场所可达性等能间接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6]。从已有文献可知,建成环境还能通过影响居民体力活动对其能量消耗和摄入产生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居民肥胖和BMI指数 [7-9]。通常来说,老年人居住地附近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越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越完善、道路连通性越高,越会增加交通性体力活动发生的概率,从而降低肥胖风险[10-11]。还有研究显示,居住地附近道路交叉口的密度和公园内的设施数量、工作与居住地锻炼设施数量、是否有休闲运动场所等因素与居民的BMI水平有显著负相关[12-13]。

总之,关于城市建成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已经有许多高度城市化国家的学者进行了研究。虽然我国在健康促进、城市规划、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已逐渐开展了关于建成环境对居民体力活动影响的研究,且已有研究也证實了建成环境对BMI、超重和肥胖等健康指标具有影响作用,但建成环境对这些指标的作用机制研究还较为薄弱,影响的路径也不够清晰。在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下,居住地建成环境如何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及如何促进居民有效体力活动的产生,应当是健康城市环境建设和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本研究对“长三角”城市社区老年人感知居住区建成环境因素、体力活动水平和BMI进行测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更准确地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健康人居环境规划提供实证依据,并为改善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公共空间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其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笔者研究的区域为“长三角”地区的5个城市:杭州、宁波、南京、苏州、上海,共30个社区。笔者于2019年5-7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兼顾方便性原则,在每个社区招募100名60~79岁常住老年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以被调查居民的BMI值、体力活动情况及居住区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居住的小区均具有多个建成环境特征,入住率超过80%,且被调查居民身体健康、精神状态正常,愿意积极配合。本次调查由各社区居委会和老年体育协会协助,采用集中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3 000份,收回2 63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 350份,有效率为89.2%。男性居民为1 235人,占比为52.6%,女性居民为1 115人,占比为47.4%,平均年龄为(67.31±2.58)岁。

1.2  测量方法

1.2.1  人居建成环境特征测量

采用Cerin 等[14]研制的简约版人居环境适宜步行量表(NEWS-A)来评价调查对象对体力活动相关的居住区环境感知情况。国内有学者[15-16]将该量表应用于中国城市社区居民,检验得出该量表适合在中国大陆使用。测量内容包括配套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道路连接性、环境美化性、治安安全性5个维度。配套设施便利性是指居住区周边是否有体育健身设施、户外场地、室内场馆、步行或骑行绿道供居民方便使用,共5个题项;目的地可及性指的是居住地到运动场地、公交站、广场、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临近程度,共6个题项;道路连接性是指居民居住区附近十字路口、街道数量、道路照明、路面及卫生情况,共4个题项;环境美化性指的是居住地周边自然环境、建筑物、绿化、公共绿道等对居民的美学欣赏吸引力,共5个题项;治安安全性指的是居民对居住地周围交通事故隐患、犯罪率、治安情况等安全因素的感知,共4个题项。以上5个维度,共24个题项的具体测量内容见表1。量表采用5点计分,分别为非常不同意(1分)、有点不同意(2分)、一般(3分)、比较同意(4分)、非常同意(5分),得分越高表示对人居建成环境满意度越高。2 350份问卷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χ2/df=2.78,RMSEA=0. 069;CFI、NFI、IFI、GFI 均大于0.9,表明量表效度较好。此外,选取了30名调查对象在调查的一周后进行重新测试,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32,且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0.90、0.86、0.88、0.91,说明量表的信度较好。

1.2.2  体力活动水平测量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长卷 [17]15-17在其他研究[18-19]中显示出较高的信效度,被认为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成年人身体活动测量工具。由于本研究对象是老年人,绝大多数是退休人群,因此将问卷中职业性体力活动部分的问题删除。由各项体力活动的运动频率和持续时间来评价体力活动水平,并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水平。各项体力活动的代谢当量(MET)值为,交通性体力活动:骑车为6MET、步行为3.3MET;家务性体力活动:重度为4MET、轻度为3MET;休闲性体力活动:大强度为8MET、中强度为4MET、小强度为3.3MET、步行为3.3MET;以公式“每周能量消耗(MET)×持续时间(min)”计算总能量消耗,一周的体力活动水平评价标准见表2。根据体力活动水平分为体力活动活跃组和体力活动不活跃组,其中:将高体力活动水平和中体力活动水平的老年人归为体力活动活跃组,将低体力活动水平的老年人归为体力活动不活跃组。

1.2.3  BMI指数测量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评价人体肥胖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指标。本研究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最近一次测量的身高、体质量,根据公式:BMI=体质量 /身高2,计算出BMI结果。依据2010年卫生部发布的《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卫疾控发[2010]73号)》中的“健康体质量”标准,将BMI≥24 kg/m2界定为超重,将BMI≥28 kg/m2界定为肥胖。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22.0” 及“AMOS22.0”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对调查对象的体力活动水平、BMI值及居住区建成环境因素得分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体力活动水平活跃的老年人有1 664人,占70.8%,体力活动水平不活跃的老年人有686人,占比为29.2%。BMI<24  kg/m2的老年人有1 262人,占比为53.7%,BMI≥24 kg/m2的有1 088人,占比为46.3%。建成环境因素中道路连接性感知得分最高,治安安全性、目的地可及性感知程度次之,感知度最低的是配套设施便利性,这意味着老年人对于其居住周边的街道连接性感知度最佳,而配套设施使用便利性方面满意度最低(见表3)。

2.2  老年人感知居住区建成环境因素得分比较

2.2.1  不同体力活动水平被调查老年人感知居住区建成环境因素得分比较

对不同体力活动水平(体力活动活跃组和体力活动不活跃组)被调查老年人的居住地建成环境因素感知得分进行比较发现,体力活动水平活跃组老年人对于配套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环境美化性感知得分高于体力活动不活跃组,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居民对于道路连接性和治安安全性感知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結果见表4。

2.2.2  不同BMI等级水平老年人感知居住区建成环境因素得分比较

对不同BMI等级水平(BMI<24 kg/m2和BMI≥24 kg/m2)老年人感知居住地建成环境因素得分进行比较发现,BMI<24 kg/m2的老年人对于配套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的感知得分高于BMI≥24 kg/m2的老年人,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两组居民对于道路接连性、环境美化性、治安安全性的感知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5。

2.3&nbsp; 老年人感知居住区建成环境因素回归分析

2.3.1  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与居住区建成环境因素的关系

为探讨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与其居住地建成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年龄、性别、月平均收入、受教育程度变量后,以被调查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1=活跃,0=不活跃)为因变量,居住区建成环境的5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与居住地建成环境因素中的配套设施便利性[OR=1.879,95%CI:(1.295~2.751),p<0.01]、目的地可及性[OR=1.615,95%CI:(1.153~2.429),p<0.01]、环境美化性[OR=1.321,95%CI:(1.054~1.657),p<0.05]、治安安全性[OR=1.319,95%CI:(1.021~1.732),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说明居住地建成环境中的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环境美化性和治安安全性均对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有影响,并且配套设施越齐备、运动场地越容易到达,老年人的体力活动水平越高;而道路连接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2.3.2  老年人BMI等级水平与居住区建成环境因素的关系

为探讨老年人BMI等级水平和居住地建成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年龄、性别、月平均收入、受教育程度变量后,以老年人BMI等级水平(BMI<24 kg/m2设为其他=1,BMI≥24 kg/m2设为超重或肥胖=0)为因变量,居住区建成环境的5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7。由表7可知,老年人BMI值与居住地建成环境因素中的配套设施便利性[OR=1.592,95%CI(1.183~2.125),p<0.01]、目的地可及性[OR=1.463,95%CI(1.102~2.016),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说明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中的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对老年人BMI值有影响,且配套设施的便利性越好,老年人的体质量状况越好,而环境美化性、治安安全性及道路连接性因素与老年人的BMI值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2.4  城市社区建成环境、老年人体力活动和BMI的相关性结构方程模型

本研究采用“AMOS22.0”软件,对2 350份问卷的统计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建立了城市社区建成环境、老年人体力活动和BMI的相关性结构方程模型,如图1所示。表8显示的是模型的各类主要适配度拟合指标,由表8可知:χ2/df=2.63,RMSEA=0.051;GFI、AGFI、CFI、IFI值均大于0.9;PNFI和PGFI值均大于0.5,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是可以接受的。

如图1所示,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和BMI均具有直接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11和0.32。同时,体力活动的残差为0.34,表示建成环境因素只能解释一部分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老年居民体力活动水平,例如:心理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等。大量的研究表明,有效的体力活动能改善居民的BMI指数及肥胖状况,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验证。如图1所示,体力活动与BMI路径系数为0.38,表明体力活动对BMI有直接的影响效应,但是BMI中超重或肥胖残差(0.48)较大,说明体力活动不能完全对超重或肥胖状况进行解释。此外,从图1中还可知,城市社区建成环境中配套设施便利性的负荷指数最大(0.76),目的地可及性(0.63)次之,环境美化性(0.58)列为第三,道路连接性因素最小(0.40),这说明在与体力活动相关的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中,居住区周围的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的可及性和可利用情况与老年人体力活动行为的相关性较大。

3   讨论与分析

3.1  “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相关性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是动态且复杂的。在社会生态模型理论视角下,邻近社区的建成环境特征和公共设施能对居住其中的居民的体力活动水平产生影响,例如,较高的安全性、较低的车流量、充足的公共设施、优美的景观等都可以产生积极作用[10-11,20]。也有研究表明,可使用性的建成环境有助于居民维持良好的体力活动[21],因此,就影响居民体力活动水平的因素来说,居住社区建成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支持因素。本研究证实了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中的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环境美化性和治安安全性与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在结构方程模型中也验证了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体力活动具有直接影响效应。

对于配套设施便利性和目的地可及性这两个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本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水平活跃组的老年人对其满意度高于体力活动不活跃组,且配套设施越齐备、使用越便利,以及运动场地越容易到达,居民的体力活动水平越高。许多研究证实了公共设施,特别是娱乐设施的可及性较好时,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休闲体力活动量,从而影响其健康水平[6,12-13]。Van等提出公共配套设施可达性越高、使用越便利,越有利于老年人进行步行体力活动,还能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率[22]。Spring指出健康支持及服务较好的社区,例如:老年活动中心、公共体育设施、休闲娱乐场所等可及性较好,居住其中的老年居民的健康状况较好[23]。这些研究均支持了本研究的结果。可见,如果居住社区周围有良好的体育设施、锻炼场地或者适合运动的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均能对居民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其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越高,体力活动水平就越有可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对于环境美化性和治安安全性这2个建成环境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较好的环境美化情况和社会治安情况对老年人体力活动有积极的影响。这与一些欧美国家的研究结果一致,例如有学者认为令人愉快的建成环境能够提升老年人的体力活动水平[24-25],治安良好、绿化较好、景观宜人的社区建成环境会增加居民户外体力活动的时间,从而提高日常体力活动量[26-27],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安全性与老年人的体力活动情况无显著相关性,例如Humpel等的研究便显示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28]。究其原因可能是治安情况较复杂,与社会制度、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与建成环境因素中的治安情况相关性检验的结果可能不同。

3.2  “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与老年人BMI的相关性

本研究以居民BMI值为24 kg/m2作为分界线,对是否超重人群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发现,BMI<24kg/m2和BMI≥24kg/m2组别的老年人在居住社区配套设施便利性和目的地可及性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erke等研究发现,生活区域更高的步行适宜指数与老年人BMI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降低了肥胖的风险[29]。日本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居住区周边的步行环境和自行车设施情况与居民的体力活动水平呈正相关[30]。在本研究中,步行适宜指数体现在步行或骑行绿道等设施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BMI<24 kg/m2的老年人對于居住区周边环境中配套设施便利性的主观评分更高,这与Berke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在老年人BMI与社区建成环境相关性分析中发现,配套设施便利性和目的地可达性对老年人BMI值有积极影响,这说明社区建成环境因素中的健身、步行等设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居民的肥胖状况。其原因可能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越完善、使用越便利,居民对体力活动环境的满意度会越高,也更愿意主动去使用健身设施、步行绿道等进行休闲性体力活动,从而也能维持健康体质量,降低肥胖的风险。

3.3  “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各因素的重要性

在本研究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中发现,配套设施便利性是社区建成环境构成要素中负荷指数最大的因素,其次为目的地可及性,而治安安全性和道路连接性负荷指数较小。原因在于,具有可使用的健身服务设施和运动场所能够为居民提供较为专业的活动场地和器材,从而更好地诱发居民体力活动行为。同时,目的地可及性表示居住区周边配套设施的距离适宜性以及完善程度,这与居民进行体力活动的方便性和目的性直接相关。而环境美化性和治安安全性突出城市绿化、景观改善以及交通状况,侧重社区建成环境的生态性和美学功能,在社区建成环境规划上则是考虑减少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而形成可进行身体活动与锻炼的场所是社区建成环境的次要功能,甚至可能会减弱支持居民户外活动的功能。所以,相对于配套设施便利性和目的地可及性,环境美化性和治安安全性对老年人体力活动行为影响较小。

另一方面,道路连接性对社区建成环境的负荷指数最小,且并没有显著影响老年人的体力活动水平。原因可能在于,街道连接性较好意味着有较高交通通行量和车速较快,也容易存在安全隐患,例如交叉路口和人行道上发生交通事故,一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和行人等都可能会对老年人的出行产生影响。也有可能较好的街道连接性促进了汽车通行,但降低了老年人交通性体力活动水平,对他们步行出行的安全感知产生了消极影响。有研究认为街道连通性越好、街道越密集越有利于减少人们出行的距离和增加人们路径的选择,从而能鼓励人们更多地选择步行和自行车出行[31]。但也有研究显示,周边街道的连接性与居民的闲暇步行水平呈负相关,街道连接度越高,中老年人的交通安全感越差,每周进行体力活动的时间会缩短[32]。可见,城市社区的街道连接性是影响居民出行方式的因素之一。

3.4  本研究对城市人居环境规划的启示与不足

从体力活动的建成环境影响因素来看,促进老年人健康的城市人居环境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划:1)可及的游憩场地及配套生活设施要方便居民使用和到达,功能布局尽量多样化,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多样需求,同时社区空间上要考虑居民的地域性和文化偏好,以及不同人群的需求。2)居民居住区周围的活动场所在规划时应当注重建筑实用性、环境开放性和景观审美性相结合,营造有吸引力的自然、人工、文化景观和户外活动空间,在满足居民视觉上美学享受的同时,引入体验式设计,拉近人与户外活动环境之间的距离,提高社区建成户外活动空间的使用率。3)提高步行路径和骑行车道的连通性,合理规划广场、公园、绿道等公共场所与户外活动空间,建立便捷的公共交通乘换点,实现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方式的便捷转换。4)构建安全的过街通道,采取一定的措施在街道连接处降低机动车车速和噪音,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设置和完善无障碍设施。总之,在规划户外活动支持型的健康城市时,应该注意社区建成环境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立足于与体力活动相关的建成环境因素,着力营造有利于体力活动生活化的氛围,从全面、系统和综合的视角进行城市社区建设。

同时,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虽然通过调查数据探讨了“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及BMI之间的相关关系,但未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因而无法探究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其次,研究采用了主观测量法来测量老年人对社区建成环境的主观感知和体力活动,因此,还存在研究方法的缺陷。在今后研究工作中,应融入更多的客观测量方法,例如采用GIS和加速度计等分别对社区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进行测量,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客观性,还可以将其他和BMI相关的影响因素,例如对社会环境等进行分析,以优化社区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及BMI的相关性模型。

4   结论

通过对被调查老年人感知“长三角”城市社区环境建成因素与体力活动及BMI的相關性分析得知:1)被调查老年人对“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中的满意度依次为道路连接性、治安安全性、目的地可及性、环境美化性和配套设施便利性。2)体力活动水平活跃组与不活跃组的老年人感知社区建成环境因素中的配套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环境美化性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BMI<24 kg/m2组和BMI≥24 kg/m2组的老年人感知“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中的配套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1)。3)被调查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与感知“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中的配套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环境美化性及治安安全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被调查老年人BMI值与其感知“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中的配套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可及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4)“长三角”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对被调查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和BMI均具有直接影响效应。本研究对“长三角”城市建设健康人居环境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要在今后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7-10-27)[2019-08-16]. http://www.gov.cn/zhua

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  陈春,陈勇,于立,等. 为健康城市而规划:建成环境与老年人身体质量指数关系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7,24(4):7.

[3]  冯建喜,黄旭,汤爽爽. 客观与主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不同体力活动影响机制研究——以南京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2017,7(3):17.

[4]  VOJNOVICI I,KOTVAL-K Z,LEE J,et al. Urban built environments,accessibility,and travel behavior in a declining urban core:the extreme conditions of disinvestment andsuburbanization in the detroit region[J].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2014,36(2):225.

[5]  张延吉. 城市建成环境对慢性病影响的实证研究进展与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2019,34 (1):82.

[6]  吴志建,王竹影,宋彦李青. 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建成环境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1):64.

[7]  HOEHNER C M,ALLEN P,BARLOW C E,et al.Understanding the independent and joint association of the home and workplace build environments on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body mass index[J].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3,

178(7):1094.

[8]  陈春,塔吉努尔·海力力,陈勇. 女性老年人肥胖的建成环境影响因素及规划响应研究[J]. 人文地理,2018,33(4):76.

[9]  孙斌栋,阎宏,张婷麟. 社区建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基于居民个体超重的实证研究[J]. 地理学报,2016,71(10):1721.

[10]  YANG L,GRIFFIN S,KHAW K-T,et al.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built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in active commuting[J]. BMC Public Health, 2017, 17(5):458.

[11]  CRANNEY L,PHONGSAVAN P,KARIUKI M,et al. Impact of an outdoor gym on park users’physical activity:a natural experiment[J]. Health & Place,2016,37(11):26.

[12]  JANSEN M,ETTEMA D,PIERIK F,et al. Sports facilities,shopping centers or homes:what locations are important for adults’physical activity?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Public Health,2016,13(3):287.

[13]  CANIZARES M,BADLEY E M.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physical activities over time in the canadian population:an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J]. BMC Public Health,2018,18(1):304.

[14]  CERIN E,SAELENS B E,SALLIS J F,et al.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walkability scale:validity and development of a short form[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2006,38 (9):1682.

[15]  周熱娜,傅华,罗剑锋,等. 中国城市社区居民步行环境量表信度及效度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2011,27(7):841.

[16]  杜宇坤,苏萌,刘庆敏,等. 城市体力活动相关建成环境客观评价工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7):551.

[17]  李洋. 社区人群体力活动测量与促进[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5-17.

[18]  王晓波. 国际体力活动长问卷在中国老年人群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0):5912.

[19]  DUNCAN M J, KELLY A N, MEHALA S, et al. Revisiting 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IPAQ):assessing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J]. Schizophrenia Research, 2017, 179(9):2.

[20]  BARNETT A, CERIN E, ZHANG C J P,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neighbourhood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older adults with specific types of chronic conditions:the ALECS cross-sectional study[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2016,13(1):53.

[21]  WINTERS M, BARNES R, VENNERS S, et al. Older adults’ outdoor walk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does income matter? [J]. BMC Public Health, 2015, 15(1): 1.

[22] VAN C J,NATHAN A,BARNETT A,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neighbourhood physical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 and older adults’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ports Medicine,2018,48(7):1635.

[23] SPRING A. Short-and long-term impacts of neighborhood built environment on self-rated health of older adults[J]. The Gerontologist, 2018, 58(1):36.

[24]  KOOHSARI M J, MAVOA S, VILLANUEVA K, et al. Public open space,physical activity,urban design and public health:concepts, methods and research agenda[J]. Health & Place,2015,33(2):75.

[25]  NNTHAN A,WOOD L,GILES-CORTI B. Perception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associations with walking among retirement village residents[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14,46(1):46.

[26]  LU Y, CHEN L, YANG Y,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built environm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older adults:using a city wide public housing scheme to reduce residential self-selection bias[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15(9):1973.

[27]  RALATON M. The role of older persons’environment in aging well:quality of life, illness,and community context in south africa[J]. The Gerontologist, 2018, 58(1):111.

[28]  HUMPEL N, OWEN N, LESLIE 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ults’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y:a review[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2,22(3):188.

[29]  BERKE E M, KOEPSELL T D, MOUDON A V, et al. Association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with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in older people[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7,97(3):486.

[30]  INOUE S, MURASE N, SHIMOMISU T, et al.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among japan-

ese adults[J]. Preventive Medicine,2009,48(4):321.

[31]  HELBICH M, EMMICHOVEN M J, DIJST M J, et al. Natural and built environmental exposures on children’s active school travel:a dutch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J]. Health & Place,2016,39(3):101.

[32]  VAN D D, CARDON G, DEFORCHE B, et al. Environmental and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accelerometer-assessed and self-re-ported physical activity in belgian adul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11, 18 (3):235.

[33]  劉芳梅.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及干预对策研究——以广东省高校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7):108.

猜你喜欢

城市社区长三角老年人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关于宁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2014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年七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