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推动落实高职院校“四史”学习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1-01-03毛毅娜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四史院校高职

毛毅娜

在发展历史进程中,明白“我们从何而来,为何而来,怎么来,又怎么去”等重大问题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举措。高职院校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输出阵地,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选拔和培育理念下,促进高职院校人才队伍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的提升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义务,各院校应扎实将“四史”学习落实到三全育人工作中。

“四史”学习作为重大的教育学习工程,必须贯彻好、落实好。高职院校是培养现代职业技能人才的主战场,承担着工匠型人才队伍培育壮大的历史任务,在高职院校开展“四史”学習,是落实党对教育工作领导、践行高职院校政治责任以及体现政治担当的重要举措,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学习工作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成为党和国家进步的生力军和助推手。

一、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觉悟把握“四史”学习教育深刻内涵

(一)思想理念需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共赴中共一大旧址,了解党史、革命史,始终牢记来时的路,并亲自主持和发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制度的形式,让全体党员铭记历史,正视现在,把握未来,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与品质一代代传承下去,始终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最前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为谋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革命史、建设史以及发展史,也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形成的伟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总结。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基地,要确保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偏,社会主义发展更科学,关键在人、核心在思想。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原则性与根本性位置,是历史的选择、发展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高职院校党委领导班子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站位认识“四史”学习教育在高职院校党建和学生思想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将其与学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未来学生是否合格的社会人才”等原则性问题挂钩,从而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向正确的方向深入推进,从思想层面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才会使后续的方案设计、决策部署落地实施,总结评估、实践检验更有效、更突出。

(二)长远意义需明晰

高职院校领导班子和各级教职工干部要在学生、教职工、党员干部群体间明确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长远意义是什么。第一,通过学习“四史”明白当今中国成就的来之不易,真正体会到“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一粥一饭恒念物力维艰”,无数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用生命和汗水才换来当下人民的幸福生活,因此人们必须倍加珍惜,不可荒废,不能开历史“倒车”,否则将成为历史罪人,绝不能没有原则任意评价党的历史,这是基本的底线和原则问题,也是由历史所决定的。第二,通过学习领悟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实行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共同富裕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也正是因为长期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梦的实现才有了牢固的发展基础。第三,通过学习与新时代历史使命相结合,将学习成果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深刻分析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挑战和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结出累累硕果。这些成就、经验、理论必须让青年一代了解、认可、领悟。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舆论方向引导下,保持高职院校内部政治立场的坚定性与正确性,同时将“四史”学习与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实践角度分析看待“四史”学习的长久意义,从身边事、细微事入手,体会其重大内涵,让学习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二、统筹部署,聚焦关键环节

“四史”学习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兼顾高职院校各项工作,共同服务于政治大局,围绕党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把握关键领域与关键环节,科学安排调度,聚焦核心工作,有条不紊、切实高效地贯彻落实学习教育工作,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细化目标任务要求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细化本校“四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阶段性工作、计划安排。尤其在学习教育目标方面,应以思想意识的认知为重点,统一思想路线,净化学习环境,着力让广大高职院校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领悟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带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成功的内在根本性原因,集中可表述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育人,因此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科研、教学和社会实践工作中,对于“走什么路、打什么旗”等原则性政治问题,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认知,这种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无法达到思想统一的效果,反而在后续其他价值理念误导下,容易造成高职院校部分教职工和学生群体思想混乱,不利于学校的团结稳定,若继续放任不管,很可能会导致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不安定因素出现,危害社会稳定健康发展。而“四史”的教育学习就是系统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从根源上破除思想疑惑,也是核心目标任务所在。

(二)突出重点,分清层次

树德立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追求,“四史”学习教育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同时聚焦突出学、思、践、悟几个重要环节,以常态化的学习,将日常专业课学习与实训实践相结合,让广大教职工与学生真正做到学懂历史、思考体会提出问题、实践感悟总结、反思回顾悟出道理。从问题出发进行学习,在学习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坚定信心,补充“精神之钙”。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到学习个体的个性和差异化特点,因人而异、分类开展,以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做到精准教育、差异化教育,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学习背景相结合、未来发展相结合,将“四史”学习作为高职院校生动的实践课,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抽象政治理论课,让受教育者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创新方法,注重实绩

“四史”教育必须以结果为导向,既要确保形式丰富,也要确保见真招,出实效。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使学习教育成为“一阵风”。在方法上,注重与学校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灵活创新,不拘泥于固定的一种形式,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方法创新:第一,利用书面资料,包括教材、期刊、报纸和专著,以独立学习、专家解读、党员带读的形式,多层次、多范围展开,激发高校党员干部的积极主动性,举办读书会以及讨论会等活动,让大家谈感悟和感想,将读的形式搞活,更有互动性,在交流过程中分享与解答大家的想法与疑惑。第二,利用网络拓宽教育渠道,利用学习强国、手机党建、云课堂以及慕课等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教育学习活动,以小集中的形式,分时段、分区域开展巡讲。第三,依靠内容充实创新吸引人。内容上以理论知识为引导,穿插案例和感想,丰富形式,增强学习活动的亲和力,使其更接地气,最好以身边事物为载体,实现高职院校干部职工和学生在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让有体验的人讲历史、让有收获的人讲经验,现身说法,既有较强的说服力,又能充实“四史”学习教育。

三、结语

强化组织领导是“四史”学习教育的坚强保障,高职院校必须从党委层面加强组织领导,有效推动“四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化高职院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的针对性,因此,必须在组织上明确责任,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才能使其得以持续并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王树荫,耿鹏丽.新时代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0(05):4-11.

[3]中共天津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决定[N].天津日报,2020-07-20.

[4]王丽梅,唐忠宝.论“两学一做”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意义[J].机械职业教育,2016(7):51-52.

(作者单位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四史院校高职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