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趣”贯穿于小学民歌教学
2021-01-03陈静芬
陈静芬
【摘 要】当下,小学生对民歌及其文化学习的兴趣缺失。对此,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将“趣”贯穿于民歌教学,并借助动作的参与、衬词的品味、方言的演唱及二度创作等途径,帮助学生体验民歌学习的乐趣,进而促进学生对民歌的学唱及其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趣”;民歌教学;《拔根芦柴花》;文化传承
民歌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在流行文化盛行的当下,学生日常接触、聆听民歌的机会比较少。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很多高年级的学生认为教材中选用的传统民歌“不时尚”“不好听”。加上部分歌曲演唱难度较大,学唱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对民歌及其文化学习的兴趣缺失。对此,教师应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歌曲的特点,将“趣”贯穿于教学始终。以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拔根芦柴花》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用以下方法展开教学。
一、动作参与,激发兴趣
《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流行于江苏扬州地区的“秧号子”,该歌曲原是当地人民在水田劳动中唱的歌,其曲调开朗又抒情。教学中,带领学生将身体参与到歌曲学唱之中,如模仿农民在水田中劳动的动作,不仅能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演唱与劳动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能释放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片段如下。
师:(课件出示农民下田插秧劳作的图片)同学们,图片上的人们正在做什么?老师小时候也曾经有下水田插秧的体验,一起看看我是怎样插秧的。等一下请你们也加入进来。
教师一边用“lu”模唱歌曲《拔根芦柴花》的旋律,一边弯腰模仿分秧苗、插秧苗的动作,同时双脚随歌曲踏恒拍并慢慢往后退。
师:看到你们都加入了我,老师忍不住要夸赞你们:真是一群插秧的小能手!请你们跟着音乐再来体验插秧这种劳作方式。(播放歌曲《拔根芦柴花》伴奏)
师:插秧时,我们反复做了哪两个动作?
生:分秧苗、插秧苗
师:对,这两个动作反复循环,让我们感受到了哪种节拍的韵律?
生:二拍子
师:所以,我们体验插秧时播放的音乐也是二拍子的。大家听到的这段二拍子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拔根芦柴花》的旋律,它是江苏扬州市邵伯镇的一首“秧田号子”,表现的是扬州妇女下田插秧劳作的场景。
师:老师想为大家唱一唱歌曲《拔根芦柴花》,请你们用插秧的动作为我伴舞,感受在水田里插秧的劳动人民的心情。
……
上述教学紧紧围绕歌曲的节拍与风格,引导学生观察、模仿、聆听、表现,让学生的身体充分地动起来。教师以动促听,让学生踩着二四拍的拍点模仿插秧的动作。这既让学生感受了劳动动作与歌曲节拍韵律间的关系,也让学生感知了歌曲浓郁的劳动气息,拉近了学生与歌曲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唱兴趣。
二、衬词品味,感受情趣
《拔根芦柴花》这首歌曲表面上看有三段歌词,实际上每段歌词只有第一句是“实词”,其后固定衬词“拔根芦柴花”和以虚代实的“清香玫瑰玉兰花儿开”是歌曲地方特色的集中体现。教学中,教师重视这一非语意性特点,引导学生从衬词品味中发现民歌浓郁的地方风情,唤起他们的演唱期待,让他们感受民歌中蕴含的情趣。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优美舒畅的心情,快速地浏览歌词,说一说你觉得哪些歌词特别优美。
生:清香玫瑰、玉兰花、月下芙蓉、牡丹花儿。
师:对,各种各样的花很美。开始我们介绍了这首秧田号子表现的是什么情景?
生:扬州地区妇女下田插秧劳作的场景。
师:那你们认为这些歌词都有实在的意义吗?
(学生大部分说没有,少部分说有)
师:我们一起来轻声唱一唱歌曲,将一眼看上去就能说出实在意义的歌词找出来。(轻唱第一句)
师:这首《拔根芦柴花》原是当地人民在水田中劳动时唱的歌。稻农为了消除疲劳、自我调节,便用歌曲来寄托、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一句的“实词”通常是即兴发挥的,其余部分为衬词,是相对固定的。一般来说,民歌里的衬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那能不能将它们去掉呢?
(学生对比演唱)
师小结:衬词虽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可以烘托气氛,抒发情感,而且具有地方特色。
师:这些衬词对应各自的旋律,哪一句的旋律起伏最大?
生:“小小的郎儿来”。
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演唱才能表现出稻农们借“花”寄情的状态呢?
(学生用强、弱两种力度对比演唱)
……
上述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音乐活动:首先让学生找一找特别有美感的歌词在哪里,接着在师生共同演唱中找出歌曲的“实词”,然后在对比演唱中分析衬词所承载的意义。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借助第二次对比演唱,体验歌曲的“转”句——“小小的郎儿来”所具有的独特韵味。整个过程由表及里,学生感受到了衬词对音乐形象的表现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体会到了民歌语言的情趣。
三、方言演唱,体验乐趣
方言是民歌的载体,其声调、语调均渗透在当地的民歌旋律中,方言性正是民歌艺术的精髓所在。同样一首《拔根芦柴花》用普通话和用扬州话来演唱,能给听者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在教學中,只有引导学生了解方言在民歌中的运用,并尝试用方言去演唱,才能体验民歌独有的韵味,进而感受到民歌演唱的乐趣。教学片段如下。
(学生用普通话唱熟第一段歌词后)
师:如果用一句扬州话来评价你们刚才的演唱,那真的是——“乖乖隆地咚”!
(生哈哈大笑)
师:猜一猜扬州话“乖乖隆地咚”是什么意思?
生:很厉害、很好……
师:确实,“乖乖隆地咚”在扬州话中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同时也表示了不起、很棒的意思,请你们也来学一学。
(学生学习,课堂气氛热烈)
师:听老师用扬州话来唱一唱《拔根芦柴花》,说说扬州话有什么特点。
生:翘舌变成了平舌,很轻柔……
师:是的,扬州话说起来比较轻柔,细声细语,前鼻音较多,发音的位置相对靠前,翘舌音要读成平舌音。老师请你们也来当一回“小扬州”,一起来学学扬州话。
(出示课件,如图1)
(学生充满乐趣地读词、唱词)
师:普通话和方言的演唱,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1:我更喜欢用方言来演唱,因为很有趣。
生2:普通话的演唱太平淡了,不足以表现这首秧号子爽朗而又抒情的特点。
生3:用方言演唱能让人身临其境,我感觉自己和扬州邵伯镇的农民们在一起插秧,一起唱歌,一起休息……
上述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方言性是民歌独具魅力的关键所在,教师首先用扬州极具代表的叹词评价学生的演唱,激发学生学习扬州方言的兴趣。接着,教师抓住学生好奇、求异的特点,用扬州话演唱歌曲,让学生感知扬州方言的特点。最后,教师由说过渡到唱,让学生体验用方言演唱歌曲带来的乐趣。这样的学唱过程,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体验到了方言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满足了学生对民歌特有的审美需求。
四、二度创作,探究妙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民歌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在经历着不断的创新,越来越多的民歌在当代演唱中被注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借鉴同一歌曲在不同表现形式中出现的个性化音乐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对所学民歌进行适度的“二度创作”,进而加深其对所学民歌的印象,激活其表现的欲望。教学片段如下。
师:让我们来欣赏歌手柏文演唱的《拔根芦柴花》,听一听她的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跟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1:歌词跟我们唱的有一些不同。
师:是的,歌曲《拔根芦柴花》在传唱过程中有两个版本,柏文演唱的就是另一个版本。
生2:她的演唱是独唱。
生3:她的演唱好像加入了流行歌曲的元素,听起来更轻快、更动感一些。
师:那么,这种更轻快、更动感的感受是改变了哪种音乐元素而形成的?是节拍、速度还是节奏?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复听片段)
师生小结:在歌手柏文的演唱版本中,节拍没有变化,速度稍微加快了一些;更轻快、更动感的听觉感受主要是源自节奏的变化,是切分节奏运用所产生的效果。
师:我们能不能也试着改变歌曲的节奏,创作属于我们自己的《拔根芦柴花》?
学生分小组改编、汇报。
师:你们的改编让这首《拔根芦柴花》散发出了新的活力,但在创新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继承传统,保留民歌那份独特的韵味儿。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民歌的传播者与传承者。
上述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歌手柏文的《拔根芦柴花》,让学生在对比中思考、分辨、创造。由此,学生不仅感受到对民歌进行恰当的改编,可以赋予歌曲新的生命力,更体验到了音乐创作的快乐。在此过程中,学生巩固了对所学歌曲的认知,提升了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民歌教学中,若能从学生的天性出发,以“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定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而促进民歌的学唱及其文化的传承。
參考文献:
[1]冯星星. 让音乐生根 让情怀落地——以《打麦号子》一课为例浅谈民歌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16(4).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柘塘中心小学 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