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食物过敏与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1-01-03罗雪梅唐红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14期
关键词:过敏原鼻炎过敏

刘 娴 罗雪梅 唐红平,2▲

1.吉首大学医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2.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湖南常德 415000

食物过敏又称食物变态反应,是指特定食物进入机体致敏后,机体对相应抗原产生可重复出现的异常免疫反应,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因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多样,可引起喘息、呕泻、心动过速、荨麻疹等多系统过敏反应,皮肤症状最常见,其次是呼吸道、黏膜、消化道症状等,其严重程度不一,重者甚至可出现过敏性休克[1-3]。食物过敏是“过敏进程”的早期阶段,自然病程开始于2岁之前。“过敏进程”中婴幼儿期表现为食物过敏、湿疹、特应性皮炎,儿童期逐渐出现过敏性鼻炎,哮喘,直至成年期。婴幼儿期食物过敏表现为特异性皮炎和胃肠道症状,持续至学龄期将增加进展为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4]。食物过敏可诱发呼吸道疾病,两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长期过敏状态,不仅导致患儿生长发育落后、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危害其生理、心理健康,严重者甚至可威胁生命,需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关于儿童食物过敏与呼吸道疾病相关性的研究报道少见,本综述目的在于总结食物过敏在儿童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阐明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早期干预、降低“过敏进程”中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1 流行病学

一项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有超过11%的儿童受食物过敏的影响,但具有一定地域和种族差异[5]。食物过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实际发病率不详。我国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显示,食物蛋白过敏的婴幼儿在学龄前期出现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比例达47.32%,确诊为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比例分别为43.75%、23.21%[6]。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食物过敏的患儿中有35%为过敏性鼻炎,35%为哮喘[7]。食物诱发全身性过敏反应时,51%的患儿并发呼吸道症状,仅有7%出现孤立性呼吸道症状[8]。

2 发病机制

食物过敏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可分为IgE介导、非IgE介导以及混合介导三大类型[9]。食物诱发的呼吸道症状大多与IgE介导的速发型免疫反应相关,暴露于变应原后数分钟至2 h即可发生。食物变应原通过摄入或吸入途径发生暴露,诱导浆细胞产生特异性IgE,特异性IgE与呼吸道黏膜中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表面高亲和力的IgE受体结合。当再次暴露于相同抗原时,可诱导鼻部和气道黏膜内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分泌组胺、类胰蛋白酶、白介素、前列腺素等促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气道平滑肌细胞收缩、黏液分泌物增加等,进而引起多种呼吸道症状[10]。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往往在进食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内发生,属于细胞免疫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肥大细胞释放介质,使上皮细胞上调对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趋化因子表达,同时类胰蛋白酶活化上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白细胞在相对无症状间歇期移行于气道,释放细胞因子及组织破坏性蛋白酶,引起鼻塞和气管收缩,最终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特异性T细胞产生记忆反应,相同抗原暴露时可激发呼吸道疾病。少数食物过敏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由非IgE介导,如Heiner综合征等,也可产生相关呼吸道症状。

3 食物过敏与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性

3.1 食物过敏引起呼吸道疾病

花生、牛奶、鸡蛋过敏的儿童,常预示将来发生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过敏原直接暴露于患儿鼻部时引起过敏性鼻炎,吸入较低气道可诱发哮喘[7]。婴幼儿时期食物过敏持续至学龄期,将增加进展为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澳大利亚一项关于幼儿期食物过敏是否进展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前瞻性研究显示,食物过敏幼儿发生过敏性鼻炎、哮喘的风险明显高于无食物过敏者。另外,对食入和吸入变应原敏感的患儿发生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比例更高[11]。Sampson等[12]研究发现,食物过敏患儿呼吸道疾病患病率较非食物过敏患儿显著升高,约半数因食物引起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可并发呼吸道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声嘶等。

食物过敏是哮喘发作的诱发因素之一,可由口服食物引起,还可以通过吸入烹调时蒸汽诱发。鸡蛋、牛奶、小麦、花生、坚果、鱼、大豆和贝类是哮喘中常见的食物过敏原[13]。烹调海鲜、鸡蛋、牛奶等的蒸汽或气味,也可导致哮喘发作。研究显示,存在食物过敏的儿童哮喘患病率是其他儿童的5~6倍[14]。食物过敏诱发的儿童哮喘占较高比例,且食物过敏原的种类越多,哮喘发病风险就越高。张向勇等[15]研究发现,258例哮喘儿童中118例确诊为食物过敏,发生率为45.7%,非哮喘儿童食物过敏发生率仅为12.4%。且多种食物过敏比单一食物过敏将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风险更高。

食物过敏是发生过敏性鼻炎的危险因素,食物过敏引起的鼻炎更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研究显示,77.4%的食物过敏患儿相比45.5%的健康儿童7岁时更易出现鼻部或支气管症状,且发生的年龄越早,持续的时间越长(>1年),进展为过敏性鼻炎的风险增高3.4倍[16]。多种食物过敏或有严重过敏反应的患儿患过敏性鼻炎风险增加。烹饪过程中,吸入挥发性食物抗原,尤其是植物、海鲜、鱼类等食物的气味或蒸汽,也可诱发鼻炎或哮喘症状。因此,早期发病、多种食物过敏是过敏性鼻炎较强的预测因子。

食物过敏患儿更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波兰一项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过敏中心登记数据显示,经过18个月观察280例10岁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患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的儿童分别为153例(54.6%)和96例(34.3%),并且患病率在各年龄阶段均有增加[17]。周莉等[18]研究分析14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发现,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具有较高阳性率,牛奶、蛋黄、蛋清、蟹是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主要食物。

食物过敏是引起患儿出现反复喘息的常见原因。王婷等[19]回顾性分析135例反复喘息的哮喘高危婴幼儿发现,食物过敏与患儿反复喘息相关,其食物过敏原的阳性率为89%,第2次喘息患儿食物过敏原阳性率高于第1次喘息患儿。习力[20]研究120例反复喘息患儿显示,反复喘息患儿的血清过敏原检出率为40%,其食物过敏发生率高于非反复喘息患儿,食物过敏原主要为牛奶(61.11%)和鸡蛋白(19.44%)。说明食物过敏是反复喘息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反复喘息患儿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过敏原密切相关。

国外鲜有病例报道,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可患Heiner综合征,这是食物诱导的肺部过敏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慢性呼吸道症状、肺部浸润影、牛奶蛋白抗体阳性以及牛奶饮食回避治疗有效。Ojuawo等[21]研究发现1例16周Heiner综合征患儿,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影像学示肺部浸润表现等,反复抗生素治疗无效,回避牛奶饮食后体重逐渐增加,2周后呼吸道症状缓解。我国也有类似病例报道,1例4月龄患儿表现为贫血、便血、呼吸衰竭、多肺叶广泛浸润,肠镜有粘膜增生、肠活检示淋巴结增生,饮食中回避牛奶后临床症状显著缓解[22]。研究表明,食物过敏可引起婴儿反复喘息、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等呼吸道疾病[23]。

3.2 食物过敏与呼吸道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食物过敏与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有关,是重症哮喘、难治性哮喘及重度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24]。食物过敏的哮喘患儿与无食物过敏的哮喘患儿比较,其呼吸道症状更重,哮喘控制不良风险更高,合并一种以上食物过敏原的患儿发生重症哮喘的风险更高[25]。Boyano-Martínez等[26]对88名牛奶过敏的儿童研究发现,合并哮喘的儿童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风险是不合并患儿的10倍。Stern等[27]研究342名12~16岁哮喘儿童发现,29%的哮喘患儿合并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是哮喘相关死亡发生的高危因素。

食物过敏可诱发严重过敏性鼻炎。研究报道,坚果过敏患儿可诱发严重鼻炎,导致咽部水肿,甚至可危及生命[28]。过敏性鼻炎患儿可同时伴有吸入和食入变应原过敏,变应原数量与过敏症状呈正比,过敏原阳性数量越多,过敏症状越严重[29]。特异性体质的存在易使感染重症化,同时可与遗传、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慢性鼻窦炎、慢性溢出性中耳炎。因此,食物过敏或特应性体质是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及病情严重化的危险因素[30]。由此可见,食物过敏与呼吸道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情。

3.3 食物过敏与呼吸道疾病共存

食物过敏与呼吸道疾病常相伴出现、相互影响。儿童食物过敏与哮喘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两者均为过敏性疾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近年来,食物过敏与哮喘的共患率逐渐升高。食物过敏可加剧哮喘患儿发作的严重程度,哮喘发病率在食物过敏儿童中也明显增加。我国31个城市哮喘儿童食物过敏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哮喘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为14.66%(1354/9235),高于非哮喘儿童(3.99%,455/11391)[31]。哮喘儿童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比例也显著高于非哮喘儿童。研究显示,48%的哮喘患儿合并食物过敏,约一半的食物过敏儿童有呼吸道症状[32]。牛奶过敏合并哮喘的患儿发生严重致死性过敏反应的风险增加10倍,大多数食物过敏引起的致命性反应发生于患儿哮喘治疗期间。因此,哮喘是致死性食物过敏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食物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的患儿常伴哮喘控制不佳和危重发作,两者同时存在,加重疾病严重程度,甚至导致不良结局发生[33]。

食物过敏的幼儿随年龄增长可发展成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也是食物过敏发生的危险因素。Merras-Salmio等[34]研究报道,有鼻炎症状的婴儿中20%~40%合并牛奶过敏,而儿童中大约有近40%伴有食物过敏。我国一项研究发现,813例变应性鼻炎患儿血清中总IgE检测结果均为阳性,食物过敏原以牛奶、鸡蛋、花生阳性率高,分别为14.27%、15.62%、17.96%[35]。慢性鼻窦炎患儿的鼻腔黏膜中存在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该毒素作为超抗原刺激T细胞破坏胃肠道平衡,导致过敏原吸收增加,进而发生食物过敏[16]。温州市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10岁及以下过敏性鼻炎患儿食物过敏发病率显著增高,过敏原以海鱼、虾、桃子、蒜为主,两者共同存在可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6]。

4 总结

近年来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临床表现多样,食物过敏相关的呼吸道症状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大量研究证明,食物过敏与呼吸道疾病具有一定的联系。食物过敏是儿童发生哮喘、鼻炎、反复喘息、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儿童早期、多种食物过敏是将来进展为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重要预测因素。合并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也显著升高。两者共同存在,相互加剧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致死性过敏反应发生风险,甚至危及生命。对食物过敏的患儿早期规范化干预,可以减少其他过敏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过敏反应的进程。因此,寻求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但仍需大量研究证实。食物过敏和呼吸道疾病是儿童常见病,但我国关于儿童食物过敏缺乏大规模研究,食物过敏诱发的呼吸道症状相关研究更为少见,需引起高度关注,进一步探讨其流行情况、发病机制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避免疾病进展和不良预后的发生。

猜你喜欢

过敏原鼻炎过敏
过敏8问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查出过敏原 预防过敏反应
你应当知道的过敏知识
你对过敏知多少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葱汁治鼻炎
澳大利亚发布强制性过敏原标识问答
人为什么会过敏?